《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原文赏析-谢灵运古诗-南北朝诗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8 19:06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原文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蔓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廓。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注释】

1、憺:安适。

2、阳:日光。微:昏暗。

3、霏:云飞貌。

4、映蔚(音郁):双声,言光色相映照。

5、稗:植物名,草之似谷者。因依:双声,言相依倚。

6、披拂:犹“扇动”,言趋行时扇动空气,有凉拂拂的快感。

7、偃:息也。

8、此句言如果思想澹泊就觉得外物无足轻重。

9、惬:满足。本句言志满意得由于不违于理。

10、摄生客:注意保养生命的人。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原文赏析-谢灵运古诗-南北朝诗歌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赏析

本篇前幅写石壁游观的乐趣,中幅写湖中所见晚景,后幅写从一天游览生活中体会到的理趣。诗中所与的景物在会稽。

谢灵运以写山水诗著称,这首诗就是一篇长期广为传诵的山水佳作。此诗以“还”为线索,铺叙了一天徜徉山水之间以及傍晚归来时的情景。

前两句写畅游一天的总体感受。特别点出“昏旦”,说明是一整天,同时,规定了此诗取材的重点所在。清晨和黄昏,从肤觉而言,温差变化大:气温渐渐变暖或者越来越冷;从视觉而言,光线变化快,山光水色,一时一景。用一“变”字,真实而又生动。“含清晖”用得也好:旭日东升或者日衔西山时,没有昏暗的压抑,也无炎阳的烤灼,阳光像流水一般泻出,清爽而新鲜。用“清晖”来状写,非常准确。而这时的阳光只能斜照山头水面,伫立远眺,恰像口含“清晖”。

如此美景,对迷恋山水的诗人,自然有巨大的吸引力,以至使他乐而忘归。“清晖能娱人”,像前两句一样,都是主谓结构,这就使作为主语的“清晖”拟人化了,仿佛山水也有了生命,有了情感,殷勤地以其清晖,以其灵秀挽留着游子,使他忘记了“出谷”的目的——归。忘归到什么程度呢?“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是对“游子憺忘归”的具体说明。为什么清晨从石壁动身,直到日落西山才到湖边呢?是路途遥远,还是行动迟缓?联系全诗,与其说是路途迂回遥远,不如说是山景引人入胜。“阳已微”才登舟,确乎是“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了!“出谷日尚早”照应前句之“旦”字,“入舟阳已微”与“昏”字呼应,同时暗扣诗题“还湖中”,自然地引出下文对泛舟湖上的景致的描写。

如果说“清晖能娱人”以下四句重在写主观感受——情,反衬客观美景。那么,“林壑敛暝色”以下四句则重在描摹客观物质——景,再现其幽静淡雅、娱人心意的神韵。诗人登上小舟时,尽管“阳已微”,还是依依不忍离去,频频回顾远处的山,近处的水。他看到:不久以前尚含清晖的山岩和那充满金色光线的树林,现在聚集着浓重的暮色,变成黑乎乎一片。灿烂的晚霞,在愈来愈浓的夜色中弥漫消散,收起了最后的余辉。湖面上,菱蔓荷叶交相映照,在清澈的湖水中投下重重叠叠的阴影;菖蒲稗子相互纠缠,犹如手挽手嬉戏玩耍的一群少女。诗人写远景阔大,如林谷暮色,晚霞余氛;写近景细致,如蒲稗互依,菱荷弄影,很符合“阳已微”时的真实情景。至此,诗人的妙笔回还往复,前提后携,层层渲染,处处呼应。既有主体的微妙心态,又有客体的精美形态;既有远距离的摇镜头,也有近距离的特写。时空不断跳动,笔法腾挪多变,诗意含蓄,意境开阔,耐人回味。

山光水色,赏心悦目,夜色却毫不客气地将它们藏了起来。诗人不得不舍舟登岸,“披拂”而归,高卧于东窗之下。一天的游玩结束了,但是,娱人的山水引起的内心波动继续着。诗人因景生情,进而悟理,不由得想起了老庄哲学和养生之道。于是,有了最后四句富于哲理性的诗句。

借用山水谈玄理,是魏晋以来士大夫的通病,谢灵运也常常如此。不过此诗情景理熔于一炉,贯串始终,并非“淡乎寡味”。比如首四句,既写到情,“游子憺忘归”;也写到景,“山水含清晖”;也写到理,“清晖能娱人”。只不过这时正在畅游,举目即景,美不胜收,触景生情,溢于言表,当然以抒写情景为主。一旦高卧于东扉之下,自然景致从眼前消失,诗人闭目回味,才有了更为深沉的哲理感悟。这种感悟又是“清晖能娱人”的山水之景所启迪,因而“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神理流乎两间”(王夫之《古诗评选》)。情景理在诗人的胸中笔下相互渗透,相互发明,使这首诗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程远)

【诗人名片】

谢灵运(385—433),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入宋降为侯。累官至侍中。喜游山陟险,每出游,随从数百。元嘉十年获罪,弃市广州。年四十九。灵运的诗好摹写山水,往往工妙,但有时累于繁富,伤于刻画,或夹杂玄言理语,淡而少味。

更多谢灵运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