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翻译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8 08:54

登鹳雀楼作品原文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翻译赏析

登鹳雀楼注释译文

【注释】

[注]王之涣(688-742),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诗人。

【译文1】

太阳,渐渐落下山岗,黄河,朝着大海奔流。要遥望千里,要穷尽目力,就必须,再登上一层高楼。

【译文2】

落日渐渐在山的尽头西沉,黄河水滚滚东流。要想欣赏更远处的风景,必须再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翻译赏析

登鹳雀楼赏析评点

【赏析1】

这是一首中国人都能脱口即诵的诗。

鹳雀楼位于今天的山西蒲州西南,前临黄河,许多诗人都曾登临,从古到今在鹳雀楼留下的诗作不知有多少,但都被笼罩于王之涣此诗的光芒之下。

诗的第一联便已无人能及。诗人登上鹳雀楼,放眼天地间,被苍茫的景象所震撼,以大手笔描绘出了这一景象。向西望去,一轮落日正缓缓坠入连绵起伏的群山之后;气势磅礴的黄河滚滚而来,沿着河水奔流的方向,向东望去,黄河最终汇入遥远的茫无边际的大海。画面极其简练,从西到东,落日、群山、黄河、大海,依次展开;画面也极其阔大,仿佛将整个天地都纳入其中。

诗的第二联看似说了一个生活常识,站得越高,看得越远。但有了前一联的壮阔景色做铺垫,这个生活常识升华成了富有意趣、极其贴切的人生哲理,其中写出了唐人不断进取的时代精神,大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赏析2】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诗句朴实简练,言浅意深,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首句写遥望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呼啸奔腾、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向大海。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在用词上,“依”字意为“依靠、依存”,把白日拟人化,构思巧妙,修饰生动。而“黄河入海流”中的海是诗人的想象,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和宽广的“视野”,由眼前的黄河看到了远方的大海,描绘出滚滚河水奔腾如海的壮观景象,气势雄浑。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地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紧密。诗句里有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胸襟开阔的情怀,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这首诗是全篇用对仗的绝句。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寓情于景,是千古名篇。

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翻译赏析

【赏析3】

这首诗之所以能使后人吟咏不已,大约在于它奔放的气势和开阔的境界上。

诗人登高望远,但见西边的太阳缓缓地向山下沉去,滔滔黄河滚动着、咆哮着,向东奔流而去,一泻千里,直入大海。诗人未写较为细小的风景,事实上,正是这样一幅宏大的图景才构成了此诗雄伟奔放的气势,诗人着眼于这种雄浑阔大的风景,正是其宽广胸襟的外化。

诗人尚且不满足于眼前所见的这种雄伟宽广的风景,他想再上一层楼,他要望见千里之外的莽莽群山、滔滔奔流。如果说,此诗的前两句已与诗人的胸襟相类的话,诗的后两句可以视作诗人具有的不断进取的雄心。

【诗人名片】

王之涣(约688~742),字季陵,祖籍晋阳(今太原),高祖时迁绛州(今山西新绛)。自小喜欢行侠仗义,与侠义之士交往甚密,也因此直至中年都未曾任一官半职,后自觉年华虚度,开始用心于文学。曾任衡水主簿,职内因受到诬告而辞官还家。后十几年中游历全国各地,见多识广。晚年任文安县尉,卒于职上。其人性格豁达开朗,常舞剑而歌,其作品经常被乐工制为歌曲加以传唱,因此闻名一时。与高适、王昌龄等关系甚佳,风景、边塞题材诗作尤为著名。其作品保留至今的只有六首。

更多王之涣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