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吟》古诗赏析-王维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8 02:20

陇头吟原文

陇头吟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陇头吟》古诗赏析-王维作品

陇头吟赏析

“陇头吟”,或“陇头水”,乐府横吹曲辞,曲调慷慨悲凉。“陇”是甘肃省简称,旧属陇西郡。一向为历史上汉胡征战之地。

王维这首诗前后有两幅画面复叠映衬,对比成文。前一幅画面是“长安少年”,初入伍的新战士。“游侠客”体现了新战士的尚武精神。他们血气方刚,夜间在戍楼上值哨,凝视临风猎猎的战旗,不觉心旌激荡。“太白”,旗名。《战国策》:“卒斩纣之头而悬于太白者,是武王之功也。”解之为太白星亦通。此时,一轮明月已升中天,高高照临陇头关隘,关上“行人”(戍卒)吹起了征笛,悠扬的笛声与清冷的月光弥漫成一片。镜头隐去即出现后一幅画面,“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老将听到笛声,揽住缰绳,回想往事,悲不自胜。为什么会这样?马背的“关西老将”与戍楼的“长安少年”,既是平面对比,又是立体复叠,时空变化造成形象与心理巨大落差。这里又有两个层面交叉,一个层面是触景生情,回忆起自己漫长的军旅岁月,那在“戍楼看太白”的“长安少年”和“吹笛”的“陇上行人”,正是他当年初出征时青春年少的写照。数十年过去,战士换了一批又一批,有的已在征战中捐躯,长眠黄沙;有的则依旧在陇头戍边,早生华发,而战争却仍无休止,这笛声也许是悠悠不尽的思乡曲、绵绵长恨的安魂曲。从“长安少年”到“关西老将”,镜头转换之间,压缩了“大小百余战”的空间与时间。时间能改变人,却无法改变战争的劫运。这一层面构成王维《陇头吟》的主旋律和基调,它深刻地反映了军人对于战争的矛盾心理:一面是勇敢地投入战争,舍生忘死;一面却是殷切地盼望战争结束,重过和平生活。这种矛盾心理有很大的普遍性。高适《燕歌行》云:“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据说当代有些从战争中九死一生的老将军从不看战争片,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战争充满正义与暴力,理性与杀戮,神圣与野蛮,庄严与无耻。它既能清洗污俗,却又制造污浊,军中苦乐不均、赏罚不公也是普遍现象。汉代苏武为“关西老将”自喻。苏武在匈奴十九年,须发皆白,节旄尽落,艰苦卓绝,可歌可泣,但他从出使时的中郎将到回国后的“典属国”(主管边境外交事务),职务并没得到升迁。诗中这位“关西老将”“身经大小百余战”,他手下的将佐(“偏裨”)都积功封了“万户侯”,而他也像苏武那样背时不走运,垂老“才为典属国”一级,实在令人愤慨与扼腕。这是诗的另一层面,但并非诗的主旨所在。牢骚归牢骚,大义归大义,对于这位从“长安少年”到“关西老将”身经百战仍在卫国戍边的职业军人来说,回想起为国捐躯、埋骨黄沙的袍泽,还有什么可以计较的?有些赏析文章只说“抒发了当时一些仕途失意者的不满情绪和他们的苍凉悲怨之叹”,那是很片面的说法。

唐代诗人写诗,喜欢以汉代唐,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汉皇重色思倾国”(白居易《长恨歌》),这两个朝代存在可比性。王维曾一度入河西节度使幕,任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相当于今天的纪检干部),到过塞上,见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他写的边塞诗大都充满英雄气概。《陇头吟》中的关西老将也不失为久战沙场老而弥坚的英雄,即使有牢骚不平,悲歌慷慨仍是他的英雄本色,也是诗的基调。

(方牧)

更多王维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