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宫曲》古诗赏析-王昌龄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9 22:20

春宫曲原文

春宫曲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春宫曲》古诗赏析-王昌龄作品

春宫曲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汉代卫子夫得宠的情景。卫子夫是平阳公主家的歌伎,容貌美艳、能歌善舞,来散心的汉武帝一眼就相中她,在平阳公主家中极尽欢娱。之后子夫被送入宫中,后来做了武帝的第二任皇后,给家族带来极大的荣耀,以至时人不重生男重生女。

可是,性情暴戾的汉武帝仅皇后就立了两个,更遑论其他嫔妃了,得宠与失宠只是须臾之间。在平阳公主家就得到宠幸的子夫初入宫时,也是立刻被抛之脑后,一年后遇到汉武帝释放宫女,才再次面君,她抓住这最后的机会,用眼泪再次获得怜爱,生下皇子被立为后。后来子夫色衰爱弛,李夫人、钩弋夫人相继得宠。太子又遭陷害身亡,子夫也受到牵连而自尽身亡。知道了这个背景,子夫的得宠也只是昙花一现的灿烂,让人唏嘘不已,诗中的种种风光也蒙上了一层沧桑。

全诗从“昨夜”落笔,点明了时间。第一句中的“露井桃”值得我们玩味。王昌龄的另一首《长信秋词五首》(其一)写一个失宠者,对环境的描写是“金井梧桐秋叶黄”,用的意象是井边的梧桐,时间是万物凋谢的秋天。而此诗中,对一个得宠者的环境描写则是井边的桃花,时间是百花盛开的春天。桃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美丽,情感上是愉悦的,而梧桐则象征着凋落、枯萎,情感上是悲伤的。风开露井桃,春风送暖,桃花应时而开,露珠盈盈,宫中景象变得暖意融融,这种比兴写法为后面奠定了情感基础。可见,诗中所用意象都是诗人刻意选择的,而非真实的时间与景色,其间充满了浓郁的情感。

诗人在第二句中将明月下灯火通明的未央宫呈现在人们面前。我国历史上现存时间最长的宫殿是汉代长安宫殿,而未央宫又是汉朝的宫殿中最重要的一个,它甚至成了汉朝的代名词。它的基础是秦朝的皇宫兴乐宫。汉朝建立后,高祖刘邦派他的亲信重臣萧何监造,对兴乐宫进行扩建而成未央宫。其位置在长安城的西北,也是长安城位置最高的建筑。汉代历任皇帝处理朝政、饮食起居都在这里,金屋藏娇的故事发生在这里,王昭君也在这里自请前往匈奴和亲,著名的钩弋夫人的故事也在这里演绎……可以说,汉朝重要的政治决策、著名的宫廷故事都与未央宫的亭台高楼有关。其间的悲欢离合、刀光剑影,使得未央宫不再仅仅是一个建筑、一道风景,而成为一种情绪或者说一种情结。每向这里跨进一步,就是向皇权靠拢一步。高高的未央宫不仅是雄踞西北、俯瞰长安城的高大建筑,也是所有雄心勃勃的人们挑战的心理高度。在这首诗中灯火通明的未央宫显然充满了得志者的愉悦。古代的时候没有街灯,下面一片昏暗的长安城,高处灯火辉煌的未央宫,在皎洁的月光下映衬下,更显得明亮。

尽管人们都说高处不胜寒,可是得宠者所受到的恩遇又实在丰厚。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云:“只说他人之承宠,而己之失宠悠然可会,此《国风》之体也。”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云:“失宠者思得宠者之荣,而愈加愁恨,故有此词也。”此诗是否是失宠者的愁恨之声还可斟酌,但“不寒而寒,赐非所赐”确是事实。想子夫得宠时武帝确实对卫氏一门是宠幸过分的。她的家人在短短的时间内都得到了恩赐:她的弟弟卫青,就是后来抗击匈奴的大将卫青,被升为侍中兼“建章监”,不久加升为大中大夫。别的兄弟在几天时间内就得到了价值千金的赏赐。她的两个姐夫都迅速得到提拔。

古代的君王都是一样的,那“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白居易《长恨歌》)的杨妃也是让明皇一掷千金。为了取悦美女,动用官驿为她从岭南运荔枝,《旧唐书》中记载杨妃宫中织锦刺绣工人就有七百人……王昌龄是否想借此来讽刺唐明皇宠幸杨贵妃呢?

(梅红)

更多王昌龄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