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原文翻译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7 12:08

五柳先生传原文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靖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注释】

1、何许人:什么地方人。

2、闲靖:安闲平静。

3、不求甚解:指不穿凿附会,刻意求深。

4、造:到,去。辄:总。

5、吝情:在意,顾及。

6、环堵:指屋内四壁。萧然:空虚貌。

7、褐:粗布衣。穿:破洞。结:补丁。

8、箪瓢二句:语本《论语·雍也》:“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箪,盛食竹器。瓢,舀水用具。晏如,安然自在。

9、黔娄:春秋时鲁人,不求仕进。死后妻子说他“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列女传》)。

10、戚戚:忧愁不解貌。汲汲:尽力以求貌。二句又见《汉书·扬雄传》。

11、极:推究。其言:指黔娄妻之言。俦:类。

12、酣觞:犹畅饮。觞,酒杯,代指酒。

13、无怀氏:与下“葛天氏”同为传说中民风淳朴时的上古帝王。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原文翻译赏析

五柳先生传赏析

【赏析1】

据沈约《宋书·隐逸传》及萧统《陶渊明传》等书记载,诗人“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且事在“起为州祭酒”之前,因知它是陶渊明出仕前的一篇早期作品。这篇传记以自画像的方式记事立言,真实而又传神地反映了传主年轻时贫寒的家境和处之泰然的情怀。你看他尽管家贫,“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却全然不以为怀。相反,读书成癖,却不求甚解,只求意会;嗜酒成性,而不能常得,逢招必醉;著文成习,又自得其乐,以明心志——一种率真、任性而又豁达、洒脱的情怀,一个“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高士形象,就这样通过寥寥数语,被栩栩如生地传示了出来,让人直觉面对的就是性情淳朴的上古遗民。诗人以后的人生道路,虽然曾因迫于生计而不得不违心出仕,但仕而复隐直至终结的总体轨迹,则完全实践了他在这篇短文中所称许的处世美德,那就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因此这篇早期之作,既是陶渊明为人性格特征的真实写照,同时又是他一生处世的行为准则。我们今天要走进诗人所处的那个时代和那种生活环境,要体验他的感受、了解他的情怀,就不能不由此起步。

【赏析2】

这篇所谓“传”,实际是作者抒述自己志趣的小品。林云铭《古文析义》,谓赞末“无怀”、“葛天”二句,“暗寓不仕宋意”,吴楚材《古文观止》谓“刘裕移晋祚,耻不复仕,号五柳先生,此传乃自述其生平”。刘裕之篡晋为宋,在永初元年(420),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采林、吴之说,因而假定为陶渊明五十六岁前后之作。陶渊明的贫困,也至晚年而益甚。

全文共用了九个“不”字,钱钟书《管锥编》第四册,以为“不”字为一篇眼目。既然称为“传”,岂有不知自己为何许人,不详其姓氏籍贯之理?现在这样写,“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地者而破除之尔”。说得也对。总之是对世俗势利的一种蔑视。文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即《庄子·外物》的“得意而忘言”之意。

其次,文中的“不慕荣利”、“忘怀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云云,推测陶渊明的原意,大概以此表白自己无意于仕进,不以得失为怀,因而希望人家不要推荐劝诱,最后的无怀、葛天之民,便是“帝力于我何有哉”之意。但张廷玉《澄怀园语》卷一说:“余二十岁时读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以为此后人代作,非先生手笔也。盖篇中不慕荣利、忘怀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诸语,大有痕迹,恐天怀旷逸者不为此等语也。此虽少年狂肆之谈,迄今思之,亦未必全非。”也确实是“未必全非”。因为不慕荣利、不忧贫贱这一类志趣,即使产生于其他文士,也是被人看作清高雅洁的,如今由陶渊明自己来说,反而成为标榜,率真还得有一个界限。

(金性尧)

更多陶渊明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