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四》(栖栖失群鸟)原文赏析-陶渊明古诗-魏晋诗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9 13:06

饮酒原文

饮酒(其四)

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晨,远去何所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饮酒·其四》(栖栖失群鸟)原文赏析-陶渊明古诗-魏晋诗歌

饮酒赏析

“鸟”在陶诗中是一个含有多种比兴意义的意象。在诗人笔下,有“恋旧林”的“羁鸟”,有“欣有托”的“众鸟”,有“相与还”的“飞鸟”,有“望云”而令人兴“惭”的“高鸟”,有“翩翩飞鸟”“翼翼归鸟”,有“倦飞知还”的鸟,也有这里的“栖栖失群”的“鸟”。为什么他这么爱用鸟作为诗中意象?主要在于:鸟是逸放、自由的象征;追求精神逸放、欣慕解脱自由(陶诗中称之为“适性”),正是陶渊明人品及诗心的结穴。

这首诗以“栖栖失群鸟”开篇,诗旨并不在写其失群之悲,而在写其“托身得所”之乐。因此,这首诗可分为两个层次,前一层六句表现徘徊无依的彷徨,是反衬;后一层写托身孤松自适之乐,才是正意。

第一个层次,作为意象的这只鸟,观其形是孤独失群的,体味其心,栖栖然心神不安。天下之大,鸟类之多,为什么它单单失群,而且如此遑遑不安呢?诗一上来便引人沉思。看来鸟亦如人,各以类聚。这只鸟之所以日暮独飞,是因为它别有怀抱。它不屑趋附于燕雀之群、傍人门户,也不愿随鹰隼之相残同类、血洒平芜。在那个“一世皆尚同”的时代,它怎么能不失群而孤独?它并非自绝于俦类,而是爱惜自己的羽毛。诗一起,意象的蕴涵便十分饱满,而且显得神形兼具。

然而,它的失群独处,实乃求仁得仁,为什么又要“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呢?读这三、四两句又不禁有此一问。显然,诗人内心充满了矛盾痛苦。这只鸟之所以“徘徊无定止”,与其说象征诗人多次出仕归农的栖遑不定,无宁说是表现了他在出世、入世之间内心的依违熬煎。他本是有“猛志”、有“远翥”之心,且曾游好六经的儒者,何尝不想用世而大济苍生?但多次步入仕途,发现迎接他的处处是“尘网”,处处是“樊笼”。现实逼得他不能不缘儒入道,抱璞全真。显然,在儒道之间,出世、入世之际,他是有过无数次的徘徊斗争,因而深感栖栖不安,乃至悲鸣夜夜的。五、六两句“厉响思清晨,远去何所依”就是补足这一层意思。昨夜悲鸣,晨思远引,但远处哪里又有安身托命之所?诗思到此,仿佛山穷水尽,彷徨之情,愈演愈炽。

人生每有顿悟,诗境也随之路转峰回。经过一番徘徊悲鸣之后,这只鸟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颗“孤生松”,诗情至此大变。它终于看到了前路,找到了归宿。这孤生的松树是诗中出现的又一个意象。诗人着重描写了它的外形和内美。末世衰风,席卷天下,昔日华茂之树木无不随风披靡;独有这棵苍松,依然青翠掩映,不为劲风所偃。显然,这里是安静、纯洁、末世衰风永远吹不到的世外桃源。孤鸟托身于此,爰得其所;一如诗人退隐田园、适其性分。这是孤鸟长期徘徊后做出的抉择;它一旦做出抉择,便永远不肯背离,“千载不相违”即永远不离开之意。这一层中,第八句“敛翮遥来归”是传神之句,不止“敛翮”二字形象逼真,“遥”字尤具神态,仿佛这只鸟儿老远地便收紧了倦飞的翅膀,箭一般直投松荫,写出了它抉择的坚定执著。不止画形,而且活脱地显出“今是昨非”的顿悟之心。

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说:“此诗纯是比体。盖陶公自彭泽解绶,真如失群之鸟,飞鸣无依,故独退守田园,如望孤松而敛翮,托身不相违也。公尝有《归鸟》四言诗,正与此诗同意。”他的话大体是不错的,只第三句未尽惬诗心。诗人有失群之悲,去来无所之意,绝不在辞去彭泽令之后,而是在此以前。诗的前六句所描绘的是他解绶之前依违矛盾、飞鸣彷徨的意象,是“误落尘网中”,“心为形役”的写照,而不在解绶之后。

作为《饮酒》二十首中的名篇,这首诗蕴涵了诗人对人生道路探寻、挣扎之后得到顿悟的哲理,也像一支追求、动摇、乡恋的叙曲。在形象、意蕴、气氛、概括四方面都有其短造之处。从形象塑造看,写那只失群的鸟,透过“独飞”“徘徊”“去”“来”字样,其形历然在目,其声凄然在耳。写那棵“孤生松”挺立在“荣木”全被“劲风”摧折之后的大自然中,青翠劲拔,傲然特立,也是鲜明突出的。从诗中意蕴看,此鸟何以“失群”?正因为“世人皆浊我独清”,通过一只鸟,反映了一个时代。此松何以“独生”?正由于劲风使一切“荣木”尽偃,通过一棵树,反映出狂澜既倒的末世衰风。观此鸟独飞于日暮之时,悲鸣夜夜,象征了那个社会的阴沉黑暗。可是,诗中的意蕴是十分丰富的。至于诗中气氛,通过“徘徊无定止”“远去何所依”这种复沓回旋的句子以造型,用“日暮”“夜夜”染色,再用“声悲”“厉响”作为和声,又皆一意两出,反复重言,把气氛渲染得十分浓郁。又因为前六句着意渲染彷徨之悲,后六句转为深得其所之乐,两相映衬,诗情更为激越。全诗总共才十二句,前六句写尽诗人归田之前的抑郁彷徨;后六句写出“来者可追”的一生归宿,更是概括深广,隐然可见诗人出处行藏的心路历程。因此说,这首诗之所以深为读者推崇,就在于形象的鲜明,意蕴的丰富,气氛的浓郁,概括的深广。四者具一,即为好诗;四美并臻,便成绝唱。

(赖汉屏)

【诗人名片】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的祖和父都做过太守,但在他少年时代生活就是贫困的。他自己曾做过几次小官,时间都很短。最后一次出仕做彭泽令是在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元年(405),在官八十几天就辞职归去。从此隐居躬耕,过了二十年的田园生活。他之所以退隐,固然和他天性淡泊,不受羁束有关,但主要还是因为当时政治黑暗,仕途污浊,使他厌恶。他的许多好诗是写农村生活和他在躬耕中体验到的人生道理,大都自然深厚,亲切有味。他也有少数诗篇说到政治,或表示他的政治理想,见出他对于世事并不曾遗忘或冷淡。

更多陶渊明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