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其一》(昔欲居南村)原文赏析-陶渊明古诗-魏晋诗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9 13:05

移居原文

移居(其一)

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注释】

1、南村:又名南里,在浔阳负郭。

2、素心:心地朴素。

3、数晨夕:屡共朝夕。

4、邻曲:邻居,指殷景仁、颜延之等,即上文所说的“素心人”。

5、在昔:古时。

《移居·其一》(昔欲居南村)原文赏析-陶渊明古诗-魏晋诗歌

移居赏析

《移居》二首是作者在义熙六年(410)迁居南里时所写。第一首写良友过从谈论之乐。

陶诗以淡泊清新著称于世,更可贵的是其诗并非淡而枯,而是“淡而腴”(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淡中别有滋味,不求深而自深。脍炙人口的《移居》(其一)便是这样的代表作。

义熙四年(408),陶渊明住所毁于大火,两年后,他移居至浔阳南村(今江西九江城外),《移居》二首便是这期间的作品。

诗的开头四句交代移居的原因。“昔欲”表明早就有心移居,“卜宅”本指用卜筮的方法选取吉宅。“非为其卜宅”化用《左传》中“非为卜宅,惟是卜邻”之语,表明自己移居南村,不是希求新宅的舒适与吉利,而是为了寻找声气相通的邻人。以上两句用否定的方法,从反面排斥一般人对他移居南村原因的猜测,接下来两句从正面直接点明移居的原因:“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素心人”,指心地素朴的高人。因为听说这里有许多真淳高古的人,所以自己很高兴来此地与他们朝夕相伴。这四句一正一反,相反相成,在平淡的语气中展示了诗人超凡脱俗,寻觅知音的生活态度。“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是过渡句。前一句再次强调移居南村是自己多年的愿望,与前面“昔欲”二字呼应,后一句写今日终于得遂此愿,平淡的叙述中透露出一股掩抑不住的兴奋。

从第七句开始到结尾都是写移居后的快乐,“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这两句与前面“非为卜其宅”呼应,表明诗人甘于清苦的生活态度,茅庐不求宽大,只要能遮蔽床席就行了。在东晋末年那样黑暗的年代,世家大族无不醉生梦死,穷奢极侈,诗人却淡泊明志,穷且益坚,在柴门荆扉中保持自己高洁的人格,这种生活态度本身就是对那个人欲横流社会的批判。但诗人并没有大声疾呼,也没有长篇抒情,而是淡淡道来,点到即止,内在的情感却又十分强烈。然而,陶渊明的理想又并非仅仅停留于此,他不是为了清苦追求清苦,为了淡泊寻求淡泊,他移居弊庐为的是构筑理想的净室,他甘于寂寞为的是消除精神上的寂寞。朱自清先生认为“陶渊明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鲁迅先生说:“陶渊明正因为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其实,陶渊明之伟大正在于静穆中见出热烈,清淡中包孕深厚。诗的最后四句正是这种热烈的静穆之写照。“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邻曲”,即前面提到的“素心人”。“抗言”,即高谈阔论。“在昔”,即往事。这四句热情赞美了恬淡而欢乐的南村生活。虽身居弊庐,生活清苦,诗人并没有虚无忘世,他结交邻曲,谈古论今,奇文共赏,研讨学问。“时时”写出交往之密切,“共”“相与”写出交情之深厚。在与邻人的交往中,诗人表现出了对人生的深沉而热烈的挚爱。这绝不仅仅是传统文人的雅兴逸趣,而是深刻体现了陶渊明淳真而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旷达高洁的襟怀。这两句诗的语言很有表现力,那飘逸潇洒的韵味,那质朴热烈的情怀,把读者带入了一种纯真愉悦的艺术境界之中。

和陶渊明的全部隐逸生活一样,他的《移居》诗表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消极的避世情绪,而是描写了一个淳真清新的境界,并以此展示了在那个黑暗和异化的社会中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遗世独立精神和积极地寻找人生真谛的生活态度,诗中讴歌的自由的、脱离庸俗化倾向的生活态度,以及那追求自在的生命存在形式,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代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从而具有永恒的美感。

(金启华 史双元)

【诗人名片】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的祖和父都做过太守,但在他少年时代生活就是贫困的。他自己曾做过几次小官,时间都很短。最后一次出仕做彭泽令是在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元年(405),在官八十几天就辞职归去。从此隐居躬耕,过了二十年的田园生活。他之所以退隐,固然和他天性淡泊,不受羁束有关,但主要还是因为当时政治黑暗,仕途污浊,使他厌恶。他的许多好诗是写农村生活和他在躬耕中体验到的人生道理,大都自然深厚,亲切有味。他也有少数诗篇说到政治,或表示他的政治理想,见出他对于世事并不曾遗忘或冷淡。

更多陶渊明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