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二首·其一-赏析(高适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4 08:06

别董大二首·其一作品原文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曛读如勋,落日余光,曛黄即黄昏。

别董大二首·其一-赏析(高适作品)

别董大二首·其一作品赏析

两首诗都是送别,却多有不同。

王维的故事在春天。

清晨,一场小雨湿润了大地。西去的道路不再尘土飞扬,驿站客舍的杨柳也被洗得干干净净,翠绿翠绿地清新可人。这可是出发的好时候,何况行人已在渭城。渭城就是咸阳,在长安之西,渭水北岸。唐代送别西行者,往往在这里。

如果东去,则送到灞桥。

灞桥两岸遍植杨柳,亲朋好友都在这里折枝相赠。

传为李白所作《忆秦娥》便说: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灞桥在东,渭城在西,都有杨柳。酒过三巡,应该启程,送行的人却说:来来来,再喝一杯,阳关之外可就没有老朋友了。

阳关在今天的甘肃省敦煌市。由于在玉门关的南边,所以叫做这个名字,意思是关南的关。两座边关自汉代以来,一直就是内地前往西域的通道;而从军或出使塞外,无论西域还是东北,在盛唐之人心目中都是豪情万丈的壮举,高适的《燕歌行》就说: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因此,尽管“西出阳关无故人”云云,多少有点“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思,却也跟“羌笛何须怨杨柳”一样并不伤感,甚至只是诗人的劝酒之词,顶多略显遗憾惆怅而已。

然而就连这点惆怅,也被高适一扫而光。

高适的故事在冬日。

黄昏,西下的夕阳在密布的彤云中变得昏黄。凛冽的北风送来南飞的大雁,接着又下起雪来。尽管我们不知道旅人的去向,也不确定是否西出阳关。但在这种天气出门肯定是迫不得已,而且十有八九是要远行到陌生的地方。此时此刻,那位朋友的心情岂非简直有如出没寒云的离群之雁,洒落大地的纷飞之雪?

于是,友情变得格外重要和温暖。

诗人也说:不怕!天底下有谁不知道老兄!

这是有可能的,因为告别之人据说是著名的音乐家。

不过这无所谓,要紧的是心态。有豪爽洒脱的心态,即便云遮白日,风吹大雁,天降雨雪,也不必有前路茫然之感。这当然正是盛唐诗人的心态,也是这两首送别诗共同的调性,尽管他们的故事一个在春天在清晨,另一个在冬日在黄昏。

但,朋友的前路都可以理解为阳关道。

实际上,阳关道的意思,是宽阔的道路,光明的前途。

那又何妨将西出阳关想象成阳光灿烂的样子。

就连阳关之夜,也星光迷离而明亮吧!

更多高适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