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桂伯墓下》原文赏析-冯班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1 22:39

临桂伯墓下原文

临桂伯墓下

冯班

马鬣悠悠宿草新,贤人闻道作明神。

昭君恨气苌弘血,带露和烟又一春。

临桂伯墓下赏析

“临桂伯”,瞿式耜的封爵。式耜,江苏常熟人,明末著名的抗清大臣。南明时任广西巡抚,后拥立桂王,为东阁大学士兼桂林留守,桂王转徙各地,式耜坚守桂林四年,抱定“城存与存,城亡与亡”(《临难遗表》)的决心,击退了清兵多次进攻,最后被俘牺牲。式耜的英雄行为,赢得了汉族人民普遍的同情和尊敬,他死后五年归葬家乡,苏州一带人民纷纷传说他成神显灵,向他祭拜。这诗就是一首祭吊之作。

第一句是凭吊瞿墓的印象。马鬣,指坟上的土封。宿草,指墓上经年的草。这句写式耜的墓安闲地、静静地躺在这里,墓上的草又青青一片了。这景象传出一种肃穆而动人哀感的气氛。下面一句“贤人闻道作明神”,写到成神的传说。“作明神”是式耜最后也是最高的归宿,也是时人对他最好的褒奖,写出这一点,“贤人”的贤迹就可以想见了。中间用了“闻道”一词,一见得是传说,二点示出作者的思想活动,三显出怀念、追慕之情,涵咏之间,颇多意味。

一、二句由吊其墓到想其人,三、四句是赞叹,大意是说,式耜虽长眠在这里,但他的遗恨、他那忠于明朝的意念永远是不会消歇的。这里用了两个典故:“昭君恨气”指昭君恨死异域、怀念故国的感情;“苌弘血”指苌弘身死而遗恨弥笃的精神(据说苌弘被杀,其血三年化而为碧)。这两个典故用到式耜身上,精神实质十分相合,甚至细节也有相类之处;杜甫想象昭君“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式耜的魂魄是否也从南国归来了呢?苌弘血三年成碧,式耜死后五年迁葬,都会是历时愈久,其志愈坚吧?“带露和烟又一春”,是前句的谓辞,表示时间,很有弹性。一是表示已过时间,又是一年了,又表示将过时间,“又一春”,还有多少“一春”呢?此意也可说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带露和烟”,春景很美,“苍凉之意出以绵丽之词”(张维屏《听松庐诗话》),更觉悲惊,同时这样写,又是对墓下这个美的灵魂的一个表彰。诗从吊墓起,又落到墓前,颇具回环之美。

(汤华泉)

【作者】

冯班(1602-1671),字定远,号钝吟,江苏常熟人。少与其兄舒齐名,号二冯。明末秀才,入清佯狂避世。论诗反对江西诗派,诗宗晚唐,尤推李商隐。为文考据精确。对经史小学,极有根底,开清初汉学风气之先。有《钝吟集》《游仙诗》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