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渔》原文赏析-方岳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4 04:53

观渔原文

观渔

方岳

林光漏日烟霏湿,鸬鹚簇立春沙碧。

湘竿击水雪花飞,鸬鹚没入春溪肥。

银刀拔剌争三窟,乌兔追亡健于鹘。

搜渊剔薮无噍类,余勇未厌心突兀。

十十五五斜阳边,听呼名字方趋前。

吐鱼筠篮不下咽,手捽琐碎劳尔还。

呜呼,奇哉子渔子,塞上将军那得尔!

【注释】

噍类:原指活人,语本《汉书·高帝纪上》“(项羽)尝攻襄阳,襄阳无噍类,所过无不残灭。”噍,咀嚼之意。这里指尚生存的鱼儿。

观渔赏析

这首诗完整地记叙了鸬鹚(即鱼鹰)在渔夫的指挥下捕捉鱼儿的全过程。读着此诗,仿佛也和作者一起站在河岸边,怀着新奇的心情,饶有兴味地观看着这场鱼鹰与鱼儿之间进行的追击战,并情不自禁地为鱼鹰的勇敢拍手叫好。

首起四句,是写捕鱼开始之前的情景。和煦的阳光,透过树杈枝叶,直泻地面。只见烟霭纷纷,湿气腾腾,这是近河的树林在朝阳下特有的景象。首句七字,不仅点明了时间地点,写出了眼前景色的特点,而且为下文写捕鱼作了铺垫。有树必有水,有水就有鱼。穿过林间,来到河岸,这就自然引出第二句“鸬鹚簇立春沙碧”。“簇立”在沙滩上的鸬鹚身上黑中带绿的羽毛把沙滩都映成了青绿色,它们正静静地等候着渔夫的命令。猛然间,渔夫手中的竹篙挥动了,竹竿拍打着水面,溅起雪白的浪花,下水的信号发出来了!鸬鹚就像接到了冲锋命令的战士,一下子全部没入水中。“春溪”下著一“肥”字,则写出了春水弥漫之状。春水方生,鱼儿必多,鸬鹚攫食之心也必切。这样多的鸬鹚竟然能令行禁止,无一混乱,又足见渔夫平素训练有方。

“银刀拔剌争三窟”以下四句,写鱼鹰在水中追逐捕食鱼儿的情景。在鱼鹰的袭击下,鱼儿在拼命地逃跑。有的急不择路,跃出水面;有的躲进深渊或水草丛中。可是鱼鹰毫不放松,到处搜寻,直到把水中生存的鱼儿全部捕捉,仍意犹未足,余勇尚存。“乌兔追亡健于鹘”一句,作者巧妙地化用了两个成语,用“乌飞兔走”形容快,用“兔起鹘落”形容狠。尽管狡兔三窟,也难对付动作敏捷、目光犀利的老鹰的攻击,犹如眼前的鱼儿使出浑身解数也逃不出鱼鹰之口一样。这四句既写出了攻击者鱼鹰的勇敢,又写出了被攻击者鱼儿的可怜。

“十十五五斜阳边”以下四句,写水中追逐搜捕结束后,鱼鹰回到岸边交纳战利品的情景。时近薄暮,夕阳西下,一群群鱼鹰抖掉身上的水珠,回到岸边。作者用“十十五五”而不用常见的“三三两两”,正与上文的“簇立”相呼应,也是形容鱼鹰数量之多。它们身带斜阳,井然有序地听从渔夫的呼唤。呼到自己名字时,就上前将口中捕捉到的鱼儿吐到竹篮里。然后渔夫挑选出其中零碎的鱼块喂它们,以示慰问。从这个动作中,可以联想到渔夫脸上满意的笑容以及他对赖以谋生的生产工具———忠诚勇敢的鱼鹰的爱怜之情。

一天的猎渔结束了,目睹这一切的作者被深深吸引住了。眼前的场面是那样不可思议,鱼鹰竟然通人性似的,乖乖地听从渔夫的调遣,就像兵士服从军令。作者情不自禁地从心底发出赞叹:“呜呼,奇哉子渔子,塞上将军那得尔!”威风凛凛犹如驻防戍边、指挥千军万马的塞上大将军一样的渔夫形象,这才正面出现在读者眼前。读者这才恍然大悟:诗人赞美鱼鹰,更赞美它们的主人渔夫。当然难以设想,没有渔夫的精心训练,如此众多的鱼鹰能够如此听从号令。上文重点描写的是鱼鹰的形象,但通过那击水溅花的湘竿,那呼唤鱼鹰名字的叫声,那拿小鱼慰劳鱼鹰的大手,已经多侧面地烘托出了渔夫的形象。结尾明白说出对渔夫的赞叹,接着又缀上一句“塞上将军那得尔”,这就使全诗主题深化,不仅停留在对捕鱼场面的记叙,对渔夫的勤劳与智慧的钦敬,而且借对渔夫的赞扬,讽刺那些宋末守边将军的庸懦无能,使这首诗具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

(沈时蓉 詹杭伦)

【作者】

方岳:(1199—1262)字巨山,号秋崖,歙州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历南康军及滁州教授、太学正、宗学博士等。淳祐中,知南康军,后知袁州。先后触忤贾似道、丁大全,被劾罢官。其诗与刘克庄齐名。有《秋崖集》、《秋崖先生小稿词》。

【相关阅读】

更多方岳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