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徐州稷》原文赏析-范云古诗-南北朝诗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4 03:53

赠张徐州稷原文

赠张徐州稷

范 云

田家樵采去,薄暮方来归。

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

傧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

轩盖照墟落,传瑞生光辉。

疑是徐方牧,既是复疑非。

思旧昔言有,此道今已微。

物情弃疵贱,何独顾衡闱?

恨不具鸡黍,得与故人挥。

怀情徒草草,泪下空霏霏。

寄书云间雁,为我西北飞。

【注释】

1、款:叩。

2、傧:前导者。从(读去声):后随者。传瑞:都是符信之类。传,或用棨,或用缯帛。瑞,用玉。这里用来作为符节的代称。以上四句是稚子口中描述的张来时车骑盛况。

3、方牧:犹言方伯,州长的代称。

4、疵:过失。作者言张来访已是不弃疵贱,言外有感张不势利的意思。大约这诗作于作者被免官的时候。衡闱:衡门。《诗经·衡门》“毛传”:“衡门,横木为门,言浅陋也。”以上四句言张独存古道,与世俗势利之交不同。

5、这句用东汉范、张事。李善引谢承《后汉书》云:“山阳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元伯为友。春别京师,以秋为期。至九月十五日,杀鸡作黍。二亲笑曰:‘山阳去此几千里,何必至?’元伯曰:‘巨卿信士,不失期者。’言未绝而巨卿至。”

6、挥:挥觞。陶渊明《时运》诗:“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7、草草:劳心貌。

《赠张徐州稷》原文赏析-范云古诗-南北朝诗歌

赠张徐州稷赏析

本篇赠张谡,因张来访不遇,以诗致谢。《文选》李善注此题“谡”作“稷”,是误字。同书丘希范《侍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诗》李善注引刘璠《梁典》云:“张谡字公乔,齐明帝时为北徐州刺史。”也作“谡”,不作“稷”。

“人心不古”,是人们常常慨叹的话题。但是,早在一两千年以前的我们的祖先,何尝就认为人心“古”了呢?西汉翟公为廷尉时宾客填门,一旦失势,不是门可罗雀吗?太史公不是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吗?虽有“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忘”的格言古训,但实际生活中更多的不是“富易妻,贵易交”的实践吗?南朝时期,门阀专政,也许人心更势利一些吧,乃至刘峻《广绝交论》有“叔世民讹,狙诈飙起,溪谷不能窬其险,鬼神无以究其变”之叹。正是由于社会上大量存在的“利交”现实,所以人们对那些能恪守交友之道、不以富贵骄人者,常有出自内心的称许和赞美。范云的《赠张徐州稷》便是这样一首诗。

为了突出徐州刺史张稷不以贵弃友之难能可贵,这首诗采用了古人所谓“垫拽法”——把夸张和对比结合起来的一种表现手法,也就是对所写双方的情况分别进行某种程度的夸张,从而造成更加强烈的对比,使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田家樵采去,薄暮方来归”二句写自己。“田家”言身份之低,“樵采”言躬操“贱役”,薄暮方归更可见家庭之贫、劳动之苦。(按:南朝风俗糜烂,士人多以劳动为耻。)到溉祖父到彦之曾以担粪自给,时人遂讥到溉“尚有余臭”(《南史·到溉传》)。范云出身世代官宦之家,绝不至于亲自耕作樵采。这样写,显然是一种夸张,以和对方锦衣玉食、威镇一州的方镇大员身份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是夸张对比之一。

“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可见家无僮仆,唯有稚子说有客扣门。而对方却是“傧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珠玳”,典出《史记》,赵平原君派使者去楚国,为了炫耀,使者皆以玳瑁为簪,刀剑用珍珠为饰。“轻肥”,典出《论语》,“(公西)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这里二句形容张稷的随从人员穿戴装饰之豪华气派,显然也是一种夸张。这是夸张对比之二。

诗中写自己的居住之所是“柴扉”,是“衡闱”。“柴扉”,即柴草所编之门。“衡闱”,《诗经·陈风·衡门》有“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谓横木为门即可居住,指居室之陋。“衡闱”义同“衡门”,而“闱”为小门,更见其陋。而对方却高车驷马,轩盖鲜明,光照一村。这是夸张对比之三。

“疑是徐方牧,既是复疑非。思旧昔言有,此道今已微”四句,假借自己的怀疑,慨叹当时现实生活中交情的淡薄、人情的势利,衬托对方不忘贫贱之交的古道热肠。这又是一次对比。

有了上面这一系列强烈的对比,徐州牧张稷珍惜旧交的君子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鲁同群)

【诗人名片】

范云(451—503),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沁阳西北)人。仕齐官至广州刺史。入梁为吏部尚书。钟嵘《诗品》中称范诗“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

更多范云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