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席大光书,因以诗迓之》原文赏析-陈与义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3 04:50

得席大光书因以诗迓之原文

得席大光书,因以诗迓之

陈与义

十月高风客子悲,故人书到暂开眉。

也知廊庙当推毂,无奈江山好赋诗。

万事莫论兵动后,一杯当及菊残时。

喜心翻倒相迎地,不怕荒林十里陂。

得席大光书因以诗迓之赏析

这首诗写于高宗建炎元年(1127)十月。上年十一月,金人攻下汴京,徽、钦二帝被俘。此年五月,康王赵构即位南京(今河南商丘南),改元建炎。当此大乱之际,作者正寓居邓州(今属河南)。他忧心国事,无时不兴起家国之悲。“去岁重阳已百忧,今年依旧叹羁游”、“凉风又落宫南木,老雁孤鸣汉北州”(《重阳》)、“龙沙此日西风冷,谁折黄花寿两宫”(《有感再赋》),在这些充满了伤感的诗句中,表现出他忧国伤乱的情怀。此时突然接到老友席大光的书信,真是喜出望外,于是在高兴之余,写下了此诗。席大光,名益,绍兴三年(1133)曾参知政事。他早年在京城时,即与作者往来甚密。这次去郢州任官,途经邓州,将特意来探望老友。在动乱中,“有朋自远方来”,当然是一大乐事,于是“以诗迓之”。迓,迎接之意。

“十月高风客子悲,故人书到暂开眉。”起调高骞,著一“暂”字,看出诗人前此是悲多乐少。这一联既写出了诗人自己的心情,又点出了迎客之意。

“也知廊庙当推毂,无奈江山好赋诗。”承“开眉”而来,既是对朋友得官的祝贺,也表明二人相聚,正好把臂同游,得啸傲河山之乐。“廊庙”指朝廷。“推毂”原意是推车前进,后来用以指推荐人才,这里喻朝廷任贤,致使故人得官。语本《史记·荆燕世家》:“本推毂高帝就天下,功至大。”“无奈”二字,暗寓山河残破之意。

“万事莫论兵动后,一杯当及菊残时。”这两句是说:战乱之后,种种伤心之事无从说起,还是趁残菊尚在,早日到来,共饮一杯吧!这是劝说,也是宽慰。为什么诗人要讲这些话呢?原来席大光在河中府任上时,金人进攻,他弃城逃跑,因此受到朝廷严厉指责:“弗思为国,专主谋生”,“坐令百万之民,皆被侵陵之毒。”(汪藻《浮溪集》卷十二)席大光作为一府之长,临难脱逃,自有罪责。但当国家需才之际,朝廷并不因他有失职守,弃而不用,反而在一年之后,又起用他到郢州任职。但席大光怎能忘记这一罪责呢?朋友的这种内疚,即令不说,诗人也会了解,所以在朋友到来之前,不能不略加宽慰,但又不能直指其事。怎么办?作者巧妙地采取了笼统的含蓄笔法。用“万事”概括一切,当然最大的痛苦也在其中。“兵动后”显然是暗指河中府失守之事。这种似明似暗的劝解,能不伤朋友的自尊心。他还怕朋友未能尽消心中苦痛,于是又加上一句:“一杯当及菊残时”,更作宽慰。

诗人在劝慰朋友之后,接着又表现出迎接朋友的热烈心情。“喜心翻倒相迎地,不怕荒林十里陂。”(“喜心”句,语本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之二:“喜心翻倒极。”)听说你要来,我欣喜若狂,即令要走上十里荒岭,我也要前往相迎。从中可见诗人深厚诚挚的友情。

陈与义是学杜的,此诗感情诚笃,忠厚之情可比老杜。此外,虚字运用巧妙,“也知”、“无奈”、“莫论”、“当及”四语,使全诗前后呼应,转运灵便,气韵生动。可见诗人很能吸收江西诗派的长处。而且此诗语句明畅,音节浏亮,又能避免江西末流槎枒枯涩之病。所以刘克庄评论陈与义的诗说:“以简严扫繁缛,以雄浑代尖巧。第其品格,当在诸家之上。”(《后村诗话》前集卷二)简严雄浑,此诗当之无愧。

(孟庆文)

【作者】

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官参知政事。其诗出于江西派,上祖杜甫,下宗苏轼、黄庭坚,自成一家。宋室南渡时,经历了战乱生活,诗风转为悲壮苍凉。元人方回立“一祖三宗”说,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及与义并列为“三宗”。有《简斋集》。

【相关阅读】

更多陈与义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