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原文翻译赏析-曹操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0 12:37

观沧海作品原文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注]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末政治家、诗人,在当时的战乱中统一北方,造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

《观沧海》原文翻译赏析-曹操作品

观沧海作品赏析

【赏析1】

开头两句起得很平稳,只不过是说站在碣石山上俯视大海,然而这番交代非常重要。因为同样是观海,站在不同的地方(如山顶、船头、岸边),从不同的角度(如俯视、平眺),所得到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先把立足点交代清楚,后边的描写才有着落,这是第一。第二,碣石并不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山,《史记》和《汉书》上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登过此山,而且秦始皇还曾刻石于此(1982年4月,辽宁省文物部门在渤海之滨、距山海关十五公里的绥中县黑山头发现了汉代“望海台”遗址,据考证很可能就是秦皇、汉武和曹操观海的遗址)。试想,登上这样一座山去俯视大海,怎不格外激动呢?下面就接着写观海所见:shu籍 分.享 V信whair004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从大处落笔,着力表现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水何澹澹”形容海水摇荡波动的样子,其中有惊讶、有赞美,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个印象。这两句是写大海的全景:极目远眺,一片汪洋,唯有山岛竦峙在海中。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

巍然的山岛夺去了诗人的注意,他便索性撇开大海去写山岛的景色: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时间已是初秋,山上却依然是一片繁荣的景象,似乎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诗人去发现。这寻常的八个字把人带进一个不寻常的境地,可是诗人不肯让我们在这儿多流连一会儿,他突然掉转笔锋出人意外地写出这样两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万丈狂澜,真叫人惊叹不已!但是等我们转眼去看那洪波的时候,诗人却又撇开眼前的实景,把我们带进一个更加宏伟的想象的境界中去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太阳和月亮出自东方,落向西方,日复一日地运行着,好像始终没有离开过大海的怀抱。银河灿烂斜贯苍穹,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犹如发源于海底一样。日、月、银河,这三者可算是自然界最伟大、最辉煌的形象了吧?然而在曹操的想象里,日、月、银河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像孕育它们的母亲一样。这种想象很雄伟,但是又很亲切,使人觉得那吞吐日月的大海汇入了诗人的感情。这样的境界在别人的诗里是很少见的。

最后两句是配乐时加上去的,每章的末尾都要重复一遍,它们和全诗的内容无关。

曹操这首《观沧海》寄托了很深的感慨,虽然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曹操不是到碣石来游山玩水的,当时他正走在北征乌桓的路上。乌桓是汉代东北部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三郡乌桓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馀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勾结辽西乌桓蹋顿屡次骚扰边境。所以这年冬天曹操不得不凿渠通运准备出征。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不顾刘表、刘备可能乘虚进袭而毅然北上。五月,到无终(今河北蓟县),沿渤海往东北行,七月遇到大水海道不通,于是改从陆路出卢龙塞(今河北迁安市西北,喜峰口至冷口一带)。八月,大破乌桓于白狼山,斩蹋顿,降者二十馀万。这次巨大的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曹操才能南下长江攻打东吴,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场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观沧海》正是这年秋天胜利归来经过碣石所写的。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正是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昂扬的斗志、统一天下的理想,以及忧世的感慨,一并写进这首诗里。这就构成了《观沧海》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苍劲古直的风格。

《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由于我国古代人民和海洋的关系不像和山河那样密切,所以过去以海洋为题材的诗不多。又由于海洋的形象比山河显得单纯,比较难以表现,所以写海的诗成功的也不太多。姑以名家而论,像谢灵运、谢朓、李白等虽有这一类诗,但多半是着力描绘惊涛骇浪,或者堆垛些鼋鼍龙鱼的神话,很少有几首能够反映出大海的气魄。曹操这首《观沧海》只是淡淡几笔,就准确、生动地勾勒出大海的形象,单纯而不单调,丰富而不琐细。它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呢?因为曹操不是简单地再现眼见耳闻的素材,不是自然主义地模拟海洋外在的特点,而是力求透过表层去捕捉它内在的精神,力求表现它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洋在曹操笔下具备了人的豪爽和坚强。这样写不但没有歪曲它,反而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它的面貌。艺术创作最忌见物不见人,优秀的文学家和艺术家都懂得因物见人的道理,这是一种似纡实直、似易实难的写法。因为既不能脱离景物,又不能拘泥于景物,而要在全面地把握了景物的特点之后,取其主,舍其次,再把从生活中感受到的美的理想融会进去,用饱蘸感情的笔墨表现出来。这样,作品里的景物就高于自然景物,就有了灵魂、有了生命,而作家也就得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否则顶多是徒有其表地把景物的轮廓、色彩、明暗照原样搬进作品而已。

把《观沧海》和曹操的另一首诗《龟虽寿》的表现方法比较一下是很有意思的。首先,《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实景、自己的想象以及个人的雄心壮志这三者很巧妙地交融在一起,写得十分雄壮。《龟虽寿》却是一首非常朴素的诗,从这里你几乎找不到一个悦人耳目的词句,它尽用了些“龟”“蛇”“土灰”“老骥”“枥”“暮年”一类缺乏诗意的辞藻,但是凭着那股要求突破天命限制的气魄,有力地打动了我们的心弦。《龟虽寿》和《观沧海》同样是抒发感情,但它采用了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好像是一句句喊出来的一样。节奏十分急促,顿挫非常分明,从反正两面一句紧似一句地逼出那个中心思想,达到了全诗的高潮,这就是那有名的四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其次,《观沧海》的高潮在诗的末尾,《龟虽寿》的高潮却在诗的中间,高潮之后诗人用四句议论来煞尾。这样就把满腔的热情凝聚在一个哲理之中,显得非常稳重有力。这当然不是说《观沧海》那种写法不好,它自有它的好处。《观沧海》的感情很奔放,思想却很含蓄。惟其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更耐人寻味。过去人说曹操“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我想,从这两首诗里是可以得到印证的。

【赏析2】

曹操是三国时期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英雄。他也这样自视。他曾对刘备说过:“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演义》把这句话敷衍成一段“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还让曹操对什么是英雄发表了一番议论:“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虽是小说家言,但这段话非常契合曹操的胸襟与气度。《观沧海》透露的是同样的胸襟和气度。

诗人登上碣石山,看到无比广阔的大海。海中有岛,岛上有山,山的高耸巍峨更显海的阔大。当秋风吹起,海中汹涌起巨大的波涛。这是眼前的实景,已经足够让人震撼了。然而诗人并未就此打住,他仿佛还看到日月星辰都在大海中起落运行。这虽是虚写,是诗人的想象,但实实在在展现了诗人比海更为阔大的胸襟。

更多曹操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