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古诗翻译赏析-白居易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2 12:38

钱塘湖春行原文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北一直游玩到贾亭西面,西湖水与堤岸相平,片片白云,投影在波光粼粼的湖面,水云仿佛连在了一起。一群黄莺正争夺向阳的树木,不知谁家檐下的燕子正忙着衔泥筑巢。就快怒放的花蕾渐渐迷住了人们的眼睛,刚长出的浅草恰好能遮没马蹄。我最喜欢饱览西湖东边的美景,特别是绿柳掩映下的白沙堤的景色。

《钱塘湖春行》古诗翻译赏析-白居易作品

钱塘湖春行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约创作于长庆三年(823),时年白居易五十二岁。本诗的创作背景是诗人春天去西湖游历。诗中抓住一些富有典型特征的细节,如云雨、湖水、动植物等,形象生动地展示出西湖初春的美景,成为历代咏春作品中的佳作。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开篇四句由湖上春色写起。诗人先点明环境,然后才开始描写春景。“孤山寺”、“贾亭”都是西湖名胜。“水面”,指西湖。“云脚低”,是指春天湖水上涨,舒卷的白云和碧波荡漾的湖面看上去连在了一起,所以有此说法。

第三、四句从小处着手,着重描绘了西湖早春的典型景物。诗人用“几处”、“谁家”而非“处处”、“家家”来形容“早莺”、“新燕”,更符合此时的时令,突出了早春的特征。“争暖树”和“啄春泥”,赋予这幅早春图以动感,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后四句中景色由湖上转到湖岸,由“白沙堤”结尾。与前四句相比,后四句先写景,再写环境。“乱花”是说花蕾刚刚绽放,还不是很繁盛。但“渐欲”又告诉人们,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时候很快就会到来了。“浅草”句引用了唐朝到西湖骑马游春的风俗,“没马蹄”形容嫩绿的浅草,将眼前的初春景色呈现于读者眼前。最后两句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由衷喜爱西湖的感情。

全诗构思巧妙,诗人从景点开始描写,最后又以描写景点结束,用白描手法将精心选择的景物写入诗中,寓情于景,着力描绘了湖上蓬勃的春意,表现了诗人游湖时的喜悦之情。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遣词造句独具匠心。

《钱塘湖春行》古诗翻译赏析-白居易作品

【诗人名片】

白居易(约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十六年考取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曾担任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赞善大夫。后因上书发表议论得罪朝廷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迁忠州刺史。唐穆宗初年,被任命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后上书请求到外地任职,先后任杭州、苏州刺史。唐文宗即位后,受秘书监诏命,升任为刑部侍郎,后官至刑部尚书。晚年信佛,定居于洛阳。他常与元稹吟诗作赋,唱和往来,世称“元白”;与刘禹锡亦有诗作相酬咏,世称“刘白”。

《钱塘湖春行》古诗翻译赏析-白居易作品

更多白居易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