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筝》古诗翻译赏析-白居易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2 12:21

夜筝原文

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注释】

①紫袖:代弹筝人。

②红弦:代筝。

【译文】

明净的月色中,一双紫袖轻轻地在红弦上飞舞,女子信手弹着自己的心事。忽然弦声凝绝、柔指轻顿,那片刻的宁静又诉说出千万重的深情。

《夜筝》古诗翻译赏析-白居易作品

夜筝赏析

《琵琶行》是白居易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代表着他诗歌艺术的极高成就。后来,诗人又作了一首《夜筝》,这首诗可看做是《琵琶行》的精妙缩本。

“紫袖红弦明月中”,“紫袖”是弹筝人的代称,“红弦”指筝,此处与李贺《将进酒》“皓齿歌、细腰舞”句以“皓齿”代歌者、“细腰”代舞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紫袖红弦”不但交代出弹者的乐妓身份,也写出其修饰的美好,仅两个词就将女子弹筝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明月”点“夜”,“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如果“举杯欲饮无管弦”,那是不免“醉不成饮”的,由此读者联想到浔阳江头那个明月之夜的情景。

第二句描写女子弹筝的情景,连用了两个“自”字,但这并不是说女子自弹自听(诗题又名《听夜筝》,俨然有听者在);这里的“自”,结合诗意,应是“旁若无人”的意思。两个“自”字表明弹者已经沉醉于筝乐的世界。“自弹”,是信手弹来,表明弹者的技艺高超;“自感”,可见弹者已完全沉浸于乐曲之中。也唯有“自感”,方能打动别人。“自弹自感”将弹者灵感所至、信手挥洒的情态写得惟妙惟肖。古时的乐妓,大都有一段心酸史,诗中的筝人虽没有像琵琶女那样敛容自叙一番,但也“暗低容”,这三个字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音乐的魅力本在于声音的美妙,但诗人对筝乐除一个笼统的“弹”字几乎没有正面描写,后两句又集中笔墨描写了一个无声的瞬间。其实,诗人正是通过对无声瞬间的描写让读者自己去想象筝曲的美妙。这无声的瞬间称为“弦凝”,是乐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无声的瞬间又是“指咽”,是如泣如诉的情绪上升到顶点所引发的突变;这无声的瞬间还是“声停”,但并不是一味的沉寂。正因为与声情攸关,它才不同于真的无声,因而听者从这里获得的感受是“别有深情一万重”。由此,诗人再次强调了“此时无声胜有声”之美妙境界,读者也不由联想起《琵琶行》中“冰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描写。

《夜筝》古诗翻译赏析-白居易作品

【诗人名片】

白居易(约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十六年考取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曾担任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赞善大夫。后因上书发表议论得罪朝廷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迁忠州刺史。唐穆宗初年,被任命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后上书请求到外地任职,先后任杭州、苏州刺史。唐文宗即位后,受秘书监诏命,升任为刑部侍郎,后官至刑部尚书。晚年信佛,定居于洛阳。他常与元稹吟诗作赋,唱和往来,世称“元白”;与刘禹锡亦有诗作相酬咏,世称“刘白”。

《夜筝》古诗翻译赏析-白居易作品

更多白居易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