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是贯线物,目中恒有丝-陈留长公主《无题》古诗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2 06:51

无题原文

无题

南北朝·陈留长公主

丝是贯线物,目中恒有丝。得帛缝新去,何能纳故物?

丝是贯线物,目中恒有丝-陈留长公主《无题》古诗赏析

无题赏析

这是一首情敌之间的宣战诗,乃是南齐首屈一指的儒学家王肃的妻子陈留长公主写给王肃前妻谢氏的宣言。这个故事,还要从琅琊王家说起。

这个家族在世人眼里多带着传奇色彩,在它的怀抱里,诞生了王导、王羲之、王献之等一系列两晋南北朝的重臣。它似乎总能在乱世中屹立不倒,看着天下改朝换代,我自依旧岿然不动。

琅琊王氏,百世盛名。

而王肃,便出生于此,他的命运也同许多先辈一样,历经坎坷。在他三十岁那年,王家这一支旁系遭遇了灭顶之灾,他的父亲王奂以及几个弟弟相继被杀,王肃不得已,抛弃了妻子和一双儿女逃往北地。

在一路几近于乞丐的流浪路途中,他逐步走进了北方辽阔的土地,在这里,他遇见了他的明主——孝文帝元宏。

元宏识才且有野心,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汉文化的神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他是整个北魏最英明的帝王,而他的孝文帝改革,也充满了王肃的身影。

王肃对汉文化的了解,以及对南方朝廷的憎恶,成为了他在北魏生活的力量,他竭尽所能地教会孝文帝更多的东西,更改官制,大推汉化政策,步步高升,这一切都将王肃在北魏的地位推到了一个最高点上。

王肃毕竟是一个汉人,元宏是鲜卑人,他欣赏王肃的才华,并且想留下这个人才。自古帝王采纳最多的方法是什么?尚公主。

在孝文帝的极力挽留之下,王肃无可奈何地尚了陈留长公主。

王肃在南齐的妻子,是陈郡谢氏的女儿,便是谢安的那个谢氏,名门闺秀,风骨自高,王肃料想在那般惨剧下,妻子已绝无幸存之理,再加之自己回南齐无望,便也安心与陈留长公主过起了日子。

纵有千般无奈,王肃身为一个儒家文化熏陶下的士族,再娶总是有千百条理由可以说服自己——明明是他弃她在先,却能自以为是地转身娶了新人。

王肃虽文采出众,才能无双,可在人品这一项上,首先便跌了一层,与他的前辈王献之相比,既异曲同工,却又让人感慨他的无情和冷漠。

然而谢夫人出自谢家,又岂是一般女子,她不仅想方设法活了下来,还千辛万苦带着一双儿女来到了王肃在北方的驻地寿阳。

相见不如不见,谢夫人悲愤交加,但她到底不是男子,没有舍弃的勇气,只写了一首诗转送给王肃:

本为箔上桑,今作机上丝。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

原本是桑叶上蚕儿吐出的蚕丝,现在却是机杼上的丝线,现在你走上了高升的道路,可还记得当初恩爱的时光?

王肃自然无言以对。

男人便是如此,如司马相如,如焦仲卿,哪一个不是有情有义的男子?到最后面对妻子亦是愧无言说。

少年夫妻的恩爱,自然胜过以往,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但却也是他抛弃了妻子儿女独自逃亡,现今又有什么面目将他们拒之门外呢?王肃的心中充满了挣扎和惭愧。

就在王肃犹豫不决之时,他现在的妻子,北魏的陈留长公主却是个果决而坚持的女子,她毫不犹豫地提笔以王肃的名义,回了谢夫人这样一首诗。她说,丝本来就是穿针用的,针眼里总是有丝线,现在已经有了新的丝线缝衣服,又怎么能穿进旧线呢?

言下之意便是:木已成舟,王肃已是我的丈夫,怎么能接纳你?

谢夫人读之悲恸欲绝,心冷如死,索性绞了头发出家为尼。

情理之上,我怜悯谢夫人的坚毅柔韧,但我更欣赏陈留长公主的魄力,她的言行充满了浓浓的女性意识——我的东西,你别碰,我的男人,你离远一些。她不在乎王肃过去如何,她只知道,这个男人现今是她的丈夫,谁都不能夺走,谁也不能动摇。

倘使谢夫人也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恐怕也不会是这样一个结局,毕竟在那个年代,平妻,或者接纳旧人,都是一种风度的展示,一旦摆在了明面上,陈留长公主再无反对的立场。

而这两首诗,又何尝不透露着两个同样优秀的女子的智慧?以比兴说事而不直接说破,含蓄委婉,无论结果如何,颜面不伤。

谢夫人固然是谢家养出的风度傲骨,陈留长公主也未尝不是一当世奇女子,只可惜这样的女子终究还是要依附于男人,还是要为一个其实并不值得的男人,斗得死去活来。

这就是乱世的悲哀,也是那个王朝的悲哀,谢夫人是牺牲品,陈留长公主又何尝不是呢?谢夫人以遁入空门这样的方式决然离去,令得王肃愈加悔恨交加,不久就英年早逝,死时仅仅三十八岁。这对陈留长公主来说,想必也是痛苦难言的,倘若她知道了结局,又是不是会接纳谢夫人,忍气吞声呢?无论哪一种,她都不会快活。

人世间痴缠爱恋,又有哪一样不折磨人?

乱世、烽火,不过是以情为刃的战场而已,权力、野心,统统抵不过一个情字,只这一字,只一言一语,便足以伤人刻骨。

更多陈留长公主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