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赏忠厚之至论》原文翻译赏析-苏轼文言文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7 19:54

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原文翻译赏析

刑赏忠厚之至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1) ,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2) ,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3) ,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4)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5) ,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取焉。

《传》(6) 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7) 。四岳曰:“鲧可用(8) 。”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9) 。”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苏轼

【注释】

(1)尧:陶唐氏,史称唐尧。舜:有虞氏,史称虞舜。禹:亦称大禹、夏禹,其子启建立夏朝。汤:又称成汤,建立商朝。文:周文王姬昌。武: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建立周王朝。成:武王之子周成王。康:成王之子周康王。成康之世,号称大治。

(2)哀矜:怜悯。惩创:惩治警戒。

(3)吁:叹其不然之词。俞:应许之词。

(4)虞、夏、商、周之书:《尚书》中有《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5)吕侯:周穆王司寇,史录其事作《吕刑》。

(6)传:指《尚书》孔安国传。

(7)皋陶:舜时掌刑法之官。宽:宽恕。

(8)四岳:官名,总掌四岳诸侯之事。鲧:四岳推举鲧治水。后失败被杀,其子禹继而治之。

(9)方命:逆命不从。

《刑赏忠厚之至论》原文翻译赏析-苏轼文言文

【译文】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在位的时候,那是多么无微不至地爱护百姓,为百姓着想,并且用对待仁人君子的礼仪来对待黎民百姓。有人做了一件好事,便奖赏他,还用诗歌的形式来赞扬他,以此肯定他的做法并勉励他坚持下去;有人做了一件坏事,便惩罚他,并满怀怜悯痛心地教训他,用这种方式来使他弃恶从善、悔过自新。所以人们表示赞成或反对的感叹声,喜悦欢欣或悲伤忧愁的感情,在虞、夏、商、周的书里都有记载。成王、康王先后去世以后,穆王继承王位而周朝开始衰败,但是他仍然召见他的大臣吕侯,告诫他要谨慎地使用刑罚。他的话忧愁而不悲伤,威严而不愤怒,慈爱而又果断,对无辜者充满了同情和怜悯,所以孔子认为《吕刑》有可取之处而把它选进《尚书》中。

《传》说:“对将要奖赏的人即使有所怀疑,也还是照样奖赏他,这是为了推广恩德啊;对将要处罚的人若有疑惑要免于处罚,这是为了谨慎地使用刑罚啊。”尧在位的时候,皋陶担任法官,将要处决犯人,皋陶三次说“杀”,尧帝却三次说“赦免”。所以百姓都畏惧皋陶执法的坚决,而庆幸尧帝量刑的宽大。四岳建议说:“鲧可以用。”尧帝说:“不行。鲧常常抗命违众。”过后又说:“就试用一下吧。”为什么尧帝不同意皋陶处决犯人的意见,却接受四岳用鲧的建议呢?圣人的用意,从这里大致也能看到啊。《尚书》上说:“对罪行有疑惑,只能从轻发落;对功绩有疑惑,仍要重奖。与其杀死一个无辜的人,宁可自己承担执法不严的罪责。”唉!再没有比这更仁至义尽的了。可以奖赏,也可以不奖赏,奖赏他就过于仁厚了;可以处罚,也可以不处罚,处罚他又过分严厉了。过于仁厚,仍不失为君子;过分严厉,就会成为残酷无情的人。所以仁厚可以过分,严厉却不能过分。

古时候奖赏不单纯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单纯用刀和锯。用爵位和俸禄作奖赏,那只能把奖赏的范围局限在享有爵位和俸禄的人们之中,而无法奖赏这个范围之外的人;用刀锯来处罚,这只能把刑法的威力施加在罪犯头上,而对未犯罪的人则无威慑力可言。过去的帝王深知天下做好事的人多得赏不胜赏,如果用有限的爵位和俸禄作奖赏是根本不够奖赏的;也深知天下做坏事的人多得罚不胜罚,光用刀锯是无法制裁的。所以凡是对赏罚对象有所怀疑的都一概用仁厚的态度来处理。用对待仁人君子的礼仪对待黎民百姓,使黎民百姓相互督促着向仁人君子学习,所以说这是忠厚到了极点啊。

《诗经》说:“君子如果喜欢好的,祸乱就会迅速结束。君子如果痛恨坏的,祸乱就会很快平定。”君子使祸乱迅速平定,难道有什么奇招异术吗?该喜就喜,该怒则怒,不过始终不失仁厚罢了。《春秋》一书的要点便是,制定法律贵在严肃,而处罚人则贵在从宽。根据其褒贬的原则进行赏罚,这也是忠厚到了极点啊。

《刑赏忠厚之至论》原文翻译赏析-苏轼文言文

【评析】

本文是嘉祐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的一篇策论。文章质疑儒家典籍中的“疑”字,援引古时仁者以忠厚为本进行赏罚的事例,阐述了仁政的思想,认为忠厚在于以“君子长者之道”治国,而不全在于刑与赏。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对此文评价很高,曾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

《刑赏忠厚之至论》原文翻译赏析-苏轼文言文

更多苏轼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