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仝之搜肠润吻:成仙七碗茶,赴死一根钉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7 03:05

【成语1】搜肠润吻

【释义】谓饮茶润泽喉吻,促进文思。极言饮茶的乐趣。

【成语2】搜索枯肠

【释义】搜索:搜查;枯肠:比喻才思苦窘。形容写作时苦思苦想。

【出处】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十一月十四日夜,三更时分。

在东都洛阳的一个茅屋内,有一个人,迟迟不能入睡。

他叫卢仝。为了一句诗,他起坐徘徊,绞尽脑汁,也没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茶,已经喝光了好几杯。清醒着,却找不到灵感,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到外面走走吧。

卢仝披衣来到了院中。月光满院,如水泻地。

天上的月,圆如银盘,看上去遥远而又神秘。

茅屋,在月光下更显破败和冷清。

但这毕竟是自己辛苦经营起来的家,在这东都洛阳,能有房有院,已经很不错了。

想到前几日,宫中第二次派人来,力邀他去朝廷做官,且许了明确的官职。

卢仝当时也的确动了心:身份如此一变,不仅可以去施展自己的抱负,还可以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毕竟,他还是这个十多口人之家的顶梁柱啊。

可一想到宪宗皇上正在被宦官集团操控,想到官场一团乱七八糟的景象,卢仝又犹豫了:到朝中还不是得看宦官们的脸?跟他们斗,消耗精力不说,又能有多少胜算?

最后,卢仝拒绝了去朝廷做官的邀请。

卢仝收回思绪,突然感觉眼前似乎变得黯淡了,抬头看,原来那轮圆月被一块黑云遮住了边缘……再细看,哪是什么黑云遮月,分明是发生月食了!

卢仝惊奇万分,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奇观啊!他立住身子,开始聚精会神地观察月亮的变化。

月亮一点点被“蚕食”,院子里的光线一点点暗下去,暗下去,直至整个世界完全陷入黑暗。

卢仝在这黑暗中,思潮汹涌--这月食多像残酷的宫斗!这黑暗多像无情的官场!

传说月食是因为有蛤蟆精吞食了月亮,那蛤蟆精是怎么炼成的?那些为虎作伥的“邪星”又为什么能够那样猖獗?那些代表正义的“官星”为何不去尽责,以振朝纲?

面对天空,卢仝脑中浮现出一个个朝廷官员的形象。

他开始为宪宗担心,也为李唐王朝担心。

慢慢地,天上的月亮又一点点地露出面目。

月食结束,世界重回光明。

但愿邪能胜正,光明永存。卢仝顿觉新的灵感已来,他的心中升起了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情。

回到房间,展纸提笔,郑重地写下了诗题:月蚀诗。

凌晨时分,一首一千六百余字的长诗,终于大功告成:

新天子即位五年,岁次庚寅,

斗柄插子,律调黄钟。

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赑屃顽无风。

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

天色绀滑凝不流,冰光交贯寒曈曨。

初疑白莲花,浮出龙王宫。

八月十五夜,比并不可双。

此时怪事发,有物吞食来。

轮如壮士斧斫坏,桂似雪山风拉摧。

百炼镜,照见胆,平地埋寒灰。

火龙珠,飞出脑,却入蚌蛤胎。

摧环破璧眼看尽,当天一搭如煤炱。

磨踪灭迹须臾间,便似万古不可开。

……

愿天完两目,照下万方士,

万古更不瞽,万万古,

更不瞽,照万古。

(赑屃,读bì xì;炱,读tái;瞽,读gǔ)

几日后,卢仝将修改定稿后的《月蚀诗》拿给好友韩愈过目,韩愈读完拍案叫绝,连称“极其工”,之后还忍不住作了《月蚀诗效玉川子作》七古一首以回应。

玉川子是卢仝的号,因其家乡是河南济源,济源古名即为玉川。卢仝少时从老家跑到少室山隐居,年过而立,便又从少室山来到洛阳定居。

来到洛阳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河南令韩愈。他们常常一起作诗,一起喝茶。见卢仝的住处只是几间破屋,家里人口又多,生活很是困难,韩愈经常用自己的俸禄去帮助他。

这一天,韩愈来到卢仝家门口,就见一个一脸恶相的少年正在和他们一家人争吵。卢仝气得直跺脚,他妻子怀抱着不满一岁名唤“添丁”的小儿子、手牵着名唤“抱孙”的大儿子,讲着苍白无力的道理,那个胡子拉碴的老家奴和那个光着双脚的老婢女更是不敢吭声。

韩愈过去劝走那个少年,然后进屋问原因。卢仝便说那少年是邻居,无赖又霸道,是个亡命之徒,平时经常欺负卢家人。

韩愈很是气愤,就表示哪天带几个小吏来收拾收拾那恶少。

卢仝连忙阻止:“多谢你的好意,今天你来,他知你是县令,应该是怕了,再说你要是带人来收拾他,又不能让他坐牢,得罪他反而对你我不好,我看还是算了吧。以后我小心点就是。”

韩愈就叹口气说:“你总是为别人着想。而你平时多数时间都待在家里,也不怎么和外人接触,其实外面也不是如你想象的那样糟;如果你想进官场,机会也是很多的,你现在就可以去见见河南尹,他一直很认可你的。”

卢仝揺摇头,道:“你喝茶!”

“要改变现状,只是你一转念的事。”韩愈继续劝道。

“改天我请你到我老家的桃花泉那里,喝好茶去!”卢仝继续岔开话题。

韩愈见卢仝无意入仕,只谈喝茶,就不再劝,便把话题转到茶上面来。

又过了一些时日,卢仝兴高采烈地来到韩愈住处,取出一纸包摆到韩愈面前道:“这是孟简从常州那里托人给我送来的新茶,真的很好喝,等你有空时,咱们约几个人,就去桃花泉那儿煮茶品茶去。”

言毕,卢仝又拿出一诗稿,道:“这是我为孟简的新茶而写的。”

韩愈接过诗稿,先是默念,接着就兴奋地出声诵读起来: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

“七碗茶,七碗茶,真的好极了!”韩愈赞道,“知茶者,玉川子也!”

这孟简是诗人孟郊的一个从叔,与卢仝交好,原在京城任谏议大夫,寄新茶时正在常州当刺史,所以卢仝这七碗茶诗的全名是《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后来,卢仝还跟孟简去常州玩了一段时间。回来后,他就专心读书、写诗、品茶,批注《春秋》,编写《茶谱》,除偶尔和韩愈、孟郊、贾岛等几人交游外,基本上成了一个隐士。

不知不觉间,二十多年就过去了。

这一年,已是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卢仝年已花甲。十一月二十一日,宫中突发骇人听闻的“甘露之变”。是夜,卢仝恰巧在宰相王涯的相府书馆中,与王的几位幕僚聚餐后又留宿,宦官头目仇士良派来的吏卒深夜赶到,便把卢仝当成王涯的人一块抓捕了。

卢仝辩解:“我是个隐士,跟宰相素无来往,跟你们也无瓜葛,抓我干啥?”

吏卒斥道:“既是隐居之人,那现在跑到相府干什么?想必有事!”

不容分说,卢仝就被抓走了,且很快被定了死罪。

行刑时,需要把犯人的头发散开,系在后面的柱子上(便于砍头),而卢仝因为年纪大,头发都掉光了,所以太监就在他脑后的那块木板上,钉了一颗大钉子,以充当头发的作用。

卢仝死后,有人说:他有个儿子名叫“添丁”,“添丁”读起来不是“添钉”吗?这不是一名成谶吗?

一辈子都在躲避官场纷争的卢仝,最终却莫名其妙遭遇“甘露”之祸而亡。

他是冤死鬼,也是后人心目中的“茶仙”。

卢仝之搜肠润吻:成仙七碗茶,赴死一根钉

诗人卡片

卢仝(约795-835),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早年隐少室山,后迁居洛阳,自号玉川子。“初唐四杰”之卢照邻嫡系子孙。博览经史,不愿仕进;嗜茶,以茶诗闻名,被尊称为“茶仙”。代表作品《茶谱》等。


注:唐代诗词中“月蚀”即为现在的“月食”。

甘露之变,即唐文宗和宰相李训等人为铲除宦官势力而策划的一次以失败而告终的事变。因事变以唐文宗带仇士良等人去金吾左仗院内观看祥瑞之兆--石榴树上的“甘露”为幌子,故曰“甘露之变”。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