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翻译原文赏析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7 02:2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自唐代刘禹锡《陋室铭》文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名句翻译】

名句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名句译文:山不一定要高,只要有神仙住就会有名了;水不一定要深,只要有蛟龙藏于水,便会有灵气。这虽然是间简陋的房子,只要有我的德行,便可以让它馨香美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翻译原文赏析故事

【名句故事】

《新唐书·刘禹锡传》记载:“禹锡恃才而废,褊心不能无怨望。”刘禹锡不仅仕途坎坷,结婚九年后妻子便过世了,因此他心地并不宽阔,而且常怀有怨恨。有幸刘禹锡和白居易同年,他“与白居易酬复颇多”,算是知交很深的朋友。白居易本人就是以诗闻名者,却还推崇刘禹锡为“诗豪”,又称赞刘禹锡:“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刘禹锡的诗像是有神灵护持,可见其浑然天成的才气。

《陋室铭》是借物抒情、以物喻志。谁是“仙”?就是刘禹锡;谁是“龙”?也是刘禹锡;其中的“山”、“水”,事实上就是指“陋室”。而“仙”是高风亮节的人物,“龙”通常用来形容出类拔萃者,二者皆是用来衬托作者的品行与能力。因为有仙,所以山才会出名,吸引人们游访;因为有龙,所以水才显得更为清澈灵明。自比仙、龙,作者果然豪气干云。而刘禹锡的“陋室”,虽然只是一个简陋、窄小的屋子,却因为有他这个人,不凡的才能、超脱的德行,因此更显得不同。刘禹锡是采取隔句对仗的手法,作为文章的起头,也开宗明义点出本文的章旨,实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只是,他在文中虽然显得怡然自得,却又让人无法忽略他的孤芳自赏。《陋室铭》的最后,刘禹锡道出陋室就像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诸葛是指诸葛亮,孔明先生在南阳躬耕,这是他“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前的生活;西蜀子云亭系指西汉文学家扬雄的居所“草玄亭”,扬雄在此写书。扬雄所处的世代必须投靠宦官或外戚,才能青云直上,而他却不愿奉迎此道,这是刘禹锡推崇之处,也是他自己选择的方向。陋室里面居然有像孔明、扬雄这样如仙、龙的人才,所以“何陋之有”,怎么可以说是简陋呢!这其中多少隐含作者的自况、自慰和自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翻译原文赏析故事

【名句赏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让人有一种“卧虎藏龙”的感觉。例如中国有一报载是这样描述:“坐落在北京市小汤山的北京锡昌医院,虽然地处偏僻,医院不大,只有80多张床位,却挺有特色,用中、蒙药治疗晚期食道癌、胃癌,确有独到之处。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

也有人把这句名言,用来强调一种“特色”。例如: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商业中心不在大,有特色就行,再大没有特色,不能满足人们某一方面的特殊需要,客户就不会过来。

由于这句话非常容易朗朗上口,后人常因而联想出一些有趣的句子。例如“年不在高,好动则名”,是一位不知名的作者,谈他年幼但却无比好动的女儿,因为好动贪玩的缘故,居然在幼儿园里声名大噪。还有一句“礼不在贵,有诚则行”,是说一位做丈夫的要送礼物给太太,礼物不需要太贵,诚意最重要。这两句虽然俚俗,却也真实有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翻译原文赏析故事

【名句原文】

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翻译原文赏析故事

【创作背景】

所谓“铭”是指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的符号或文字,最早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上。“铭”或用为记载政治情事、祭祀庆典,或用来记述一个人之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用为警惕自己、赞颂他人的文字;甚至于借物抒情,表示永不忘记。因此“铭”随着时间与人的应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例如座右铭、墓志铭。

刘禹锡19岁游学长安,21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他做过监察御史、屯田员外郎、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及连州、夔州、和州、苏州等地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陋室铭》的诞生要从刘禹锡被贬谈起。

唐顺宗即位后,起用士大夫王叔文等人实施改革,史称“永贞革新”。“永贞革新”运动大大打击了宦官、藩镇、世袭官僚的势力,因此双方演出激烈的朋党倾轧,失败的“王叔文党”纷纷遭到贬谪,为王叔文所重用的刘禹锡也被贬为朗州司马,这是刘禹锡第一次被贬谪。近十年后,刘禹锡被“以恩召还”,旋即又因“桃花诗案”被贬为连州刺史。简单来说,“桃花诗案”就是刘先生又作了一首诗《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语带双关地嘲弄、蔑视权贵,当然又被贬谪,这次一贬就是14年。一般认为,刘禹锡就是在这14年中,曾转任和州刺史一职时写下《陋室铭》。陋室的故迹是在现今安徽省和县。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