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9 17:54

名句的诞生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完全读懂名句

青山横亘在北郭外,流水绕过东城下。我们就在这里分手,从此像蓬草似的万里飘零。游子的行迹就如浮云般难有定所,朋友的别情就如落日般难以挽留,挥挥手,你从此离开了,只听得离群的马儿萧萧哀鸣。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名句的故事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感人肺腑。对于此诗,有说作于宣城,亦有说作于南阳。“留别”可说是全诗的主旨,而诗中的“游子”似为诗人自指。

在诗文里头,诗人运用了很多意象作为象征,传达情感,这是此诗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如“孤蓬”、“浮云”、“落日”,及“萧萧鸣叫的班马”,都各自代表了深厚的意思。蓬草轻盈,随风飘荡,就如同漂泊不定的人生;浮云离散,无有归所,更有如游子流落异乡。夕阳西下,余晖渐消,就如同朋友之离别而难以挽回;离群的马儿萧萧鸣叫着,又何尝不是朋友间分别的喟叹?

以“孤蓬”喻漂泊人生,例子所在多有,亦有作“飘蓬”或“飞蓬”者。像是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诗》:“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澄客尚飘蓬”以及陆游《拆号前一日作诗》“飘零随处是生涯,断梗飞蓬但可嗟”便都是这么用的。至于诗文中的“浮云游子”,其实早在汉古诗十九首的《行行重行行》,里头就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样的诗句,同时写出了“浮云”和“游子”。但真正将“浮云”喻为游子,还是李白这首诗头一个这么用的。而诗文末句之马鸣状声词,则实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而来。

对于此诗,前人应时在《李诗纬》中这么说道:“太白五律之结构,当推此诗第一。”可说是极为推崇的了。今人葛景春则这么评道:“李白此诗虽为律诗,但自然而不雕琢,不求巧而自巧,自是太白本色。”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历久弥新说名句

在名句里,诗人以游子的行迹比喻为浮云:浮云飘浮不定,来去无踪,意象十分鲜明,也因为如此,历代文学作品对于“浮云”是用得很多。早在先秦的孔子就曾经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将“不义而富且贵”的事儿,视如过眼烟云,用的即是浮云易散的形象。

再看到唐朝诗圣杜甫的《可叹诗》,这首诗是杜甫在晚年所写下的。历经了安史之乱、人事剧变,又看到了社会黑暗、民生疾苦,而写下轰动古今的三吏三别的他,内心自是感慨万千。于是他喟叹:“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天上浮云多变,而人生万事,古往今来,就如同浮云一样变化多端。经由杜甫巧手一写,后来“白衣苍狗”、“浮云苍狗”便喻有“世事无常”的意涵。宋朝的陆游在《寄题胡居仲故居诗》更加以引用:“浮云每叹成苍狗,空谷谁能絷白驹?”化用得不着痕迹,真不愧为南宋头号诗人。

这样的用法承袭到了后代,号称明朝最伟大的诗人高启的《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诗有这样的句子:“回头乐事浮云改,瘗玉埋香今几载。”瘗玉埋香是同义复词,“瘗”本身就有埋葬的意思。诗里说乐事如浮云改换,其实就是感叹乐事稍纵即逝、改易无常的意思。仔细推敲,这浮云的用法其实正从杜甫之“白云苍狗”幻化而来,文学运用的承袭关系,还真是不可忽略。

此篇名句中的浮云是以浮云飘浮未定的特性做比喻,跟杜甫及高启诗里头浮云意象的表现还是略有不同,同样一个单纯的东西,却可以细分其性格特色并做各别的运用,或许这正是文学创作吸引人的地方。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