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摧心肝"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9 17:39

名句的诞生

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摧心肝"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完全读懂名句

我所思念的人,在长安。当秋天的蟋蟀在井边啼叫时,我独自不寐,薄霜初降,连竹席也起了寒意。孤灯黯淡,相思欲绝,我不禁卷起窗帘,对着月儿长叹。美人如花,仿佛就相隔云端。上有青苍高远的长天,下有微波荡漾的清池。如此天长路远,更让人感到魂牵梦萦,但这层层阻隔的关山难以飞度。我永远思念着你,那相思之情真使我肝肠痛断。

"长相思,摧心肝"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名句的故事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遭谗辞京、还山后所作的。诗文对于美人的相思之情,描写得极为缠绵悱恻,在后半段中更以“梦境”来表达对美人的思念。由于此诗在一开头就指出思念的是长安,所以也有人认为李白对于在朝为官的生活并未忘情,而诗中“美人”正隐喻玄宗。

以“美人”隐喻在上位者,其实早自战国时代的屈原在《离骚》中便是这么用的。表面上说是思念美人,想一亲芳泽,其实是想着楚怀王,想着回朝为官;然而若过度解释,以此认为屈原是同性恋者,便有失原意了。这样的用法,一直是广受被国君冷落的贤人志士所青睐,后来宋朝大文豪苏轼在《前赤壁赋》中高声吟道:“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袅袅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其中的美人指的便是宋神宗。

“美人如花隔云端”,诗文后段一开头,便隐约道出诗人对美人的爱慕之情,开始了这场梦游式的追求。仔细推敲,此句却不像实际生活的写照,而显有托兴的意味。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则驰骋其想象,上有幽远难极的高天,下有波澜动荡的渌水,还有重重关山,尽管追求不已,还是“两处茫茫皆不见”。“天长路远”两句写的是诗人的感叹,其中“梦魂”一句其实是化用了蔡琰《胡笳十八拍》中的句子:“关山阻隔修兮行路难。”彼此相隔遥远,即使在梦中,又能飞度至关山?于是诗以沉重的一叹作结:“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三字回应了篇首,而“摧心肝”则是全诗在情绪上进一步的发展。结句短促有力,给人一种十分强烈而震撼之感,而诗情虽然悲恸,但绝无萎靡颓丧之态。

对于此诗,王夫之曾这么评说:“题中偏不欲显,象外偏令有余,一以为风度,一以为淋漓,呜呼,观止矣!”明白地道出此诗的写作特征,然而光是如此,就以“观止”这样盛大的词比喻了,再加上诗的背后寄寓的君国之思,便更凸显诗作的价值。

"长相思,摧心肝"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历久弥新说名句

诗里头谈及美人的难以追求,但对于美人却又“长相思,摧心肝”,内心挣扎的痛苦,其实颇类战国时屈原《离骚》中“求女”一段。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在楚怀王二十八年之前,虽然楚国政治日趋败坏,但情况还算稳定;然而至二十八年后,秦、齐、韩、魏四国三面夹攻,楚国屡次兵败割地,完全陷于孤立无援的处境。此时屈原正当思想成熟、生命力旺盛的阶段,身为中国第一位爱国诗人代表,和楚国的关系又是如此深厚,见到国家糜烂至此,自是痛心泣血,悲愤无极,于是便写下了这首篇幅长达370多句、2400多字、堪称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在诗里,屈原依据自己在政治斗争中的深切感受,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为主轴,揭露并批判楚国的黑暗与现实,表现诗人进步的政治理想与忠于国家、热爱这块土地的情操与情感。而其中屈原将自己对楚怀王深切的感情,及追求这感情所受到的疏离与挫折,描写得最为细腻的,就在于“求女”一段。

一开头,屈原就写自己欲追求爱情的渴望。首先他乘龙驾凤、驱云使月,历经种种困难来到天庭门前,却受到帝阍的阻挠,无由得进。既已求不得天上、高丘之神女,于是屈原转求人间之女。他首求宓妃,并请蹇修当他的提婚人,但因为宓妃“信美而无礼”,所以便中途违弃了。于是遍观四极,又欲觅求简狄,却因为鸩媒“告余以不好”,又“恐高辛之先我”,抢先一步和简狄交好;后来再求二姚,则恐理弱媒拙、导言不固,根本就没有进行。

到了全段尾声,诗人于是感叹世溷浊而嫉贤,好蔽美而称恶,又说“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我们终于知道,前面的求女,都只是自己对爱国情感的一种抒发,仔细分析屈原求女的经过,从天庭到人间,诗人求女之心情是十分急切,但同时要求又很高:他不仅追求美丽的容貌,更追求高尚的道德质量,还坚持有正规的媒介。而求女遇到的挫折,其实就是感叹君主之不听自己的劝言。

同样是抒发对国君、国政的思念与关心,甚至把国君当作欲“追求”的对象,或许,这就是历代仁人志士所不能释怀的情感的寄托吧。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