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出处意思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9 16:21

置之死地而后生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名句出处

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淮阴侯列传

注释

拊循:慰抚。 士大夫:指军中的将士。 市人:市民。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出处意思赏析

名句解读

完全读懂名句

韩信(对诸将)说:“这在兵法中就有,只不过各位没想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将军队放到最危险的地方,就(拼命)得以生存’吗?而且,我眼下带领的部队并非久经训练的战士,这正是所谓的“驱使普通老百姓去打仗,非得置之死地才能让他们个个拼命,如果给他们有逃生之路,早就跑光了。哪还能用来打仗呢?”

历久弥新说名句

《三国演义》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吩咐他“依山傍水”结阵,马谡不听,反而在山上结阵,还说这是仿效韩信“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被司马懿切断水源,大败而回。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名句可以这样用

原句的意思是为了“求生”而拼命,但若是阴谋害人,必欲“置之死地”,就是完全不同的意思了。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出处意思赏析

名句故事

韩信领兵攻击赵王(赵歇),对方号称20万大军。韩信先派出两千轻骑兵,埋伏在山林中。再派出一万军队背水结阵,赵军看见都大笑,因为这是一个退无可退的“绝阵”。

韩信主力与赵军主力大战一阵之后,假装败退,进入背水阵垒。赵军于是倾巢而出抢夺韩信败退时丢弃在战场上的军旗、战鼓(可以拿来报功劳)。

背水一战的韩信军队个个殊死抵抗,赵军攻不下来,而韩信预先埋伏的轻骑兵趁虚而入赵军营垒,拔去赵军旗帜,插上汉军红旗。赵军一时攻不下韩信,准备退回整军再战,却只见大本营尽皆红旗,剎时军心大乱,四散奔逃,韩信大胜。

收拾战果之后,诸将问韩信:“为何不依照兵法,在山前水后结阵,反其道而行,却能大胜?”韩信就做了前述的解释。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出处意思赏析

更多史记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