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十蒸注释版
十蒸
十蒸·其一
新对旧,降对升。
白犬对苍鹰。
葛巾对藜杖[1],涧水对池冰。
张兔网,挂鱼罾[2]。
燕雀对鹍鹏[3]。
炉中煎药火,窗下读书灯。
织锦逐梭成舞凤[4],画屏误笔作飞蝇[5]。
宴客刘公[6],座上满斟三雅爵[7];迎仙汉帝[8],宫中高插九光灯[9]。
注释
1、葛巾:用葛布制成的头巾。《宋书·隐逸传·陶潜》:“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着之。”藜杖:见前注。
2、鱼罾(zēng):渔网。罾,是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呈兜状,内置鱼饵,沉入水中,待鱼虾入网,将网提起捕捉。亦名“扳罾”。今南方水乡仍用。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林居看蚁穴,野食待鱼罾。”
3、燕雀:燕和雀。泛指小鸟。比喻卑微浅薄之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毋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鹍鹏:传说中的大鸟名。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鲲,后讹为“鹍”。常以“鹍鹏”比喻才能卓异、志向高远的人。亦指鲲和鹏。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之二:“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鹍鹏鳞羽多。”按,鳞指鹍言,羽指鹏言。鹍,当作“鲲”。本篇此句后二字,通行本《声律启蒙撮要》作“鹏鹍”,“鹍”字在上平“十三元”韵,“鹏”字在下平“十蒸”韵,可知当作“鹍鹏”。又,涂时相本《声律发蒙》此句恰作“燕雀对鹍鹏”,可知“鹏鹍”当是“鹍鹏”之倒文。
4、舞凤:指锦上的凤形图案。此种锦,称凤皇(凤凰)锦。《初学记·宝器部·锦》:“陆翙《邺中记》曰:御府中有凤皇锦、朱雀锦。”《太平御览·布帛部二》引《邺中记》,云织锦署有“凤皇锦”。
5、画屏误笔作飞蝇:本句典出《三国志·吴书》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录》:“曹不兴善画,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以作蝇。既进御,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三国时画家曹不兴给孙权画屏风,误将墨点落在画上,于是就画成小蝇,孙权见了,以为是真蝇,用手来弹它。
6、刘公:指刘表(142—208),字景升,山阳高平(今山东微山)人。皇族远支。少时知名,名列清流“八俊”。献帝初平元年(190)为荆州刺史,得当地豪族支持,据有今湖北、湖南地方。李傕、郭汜入长安,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不参与混战,爱民养士,从容自保。及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绍求助于表,表许而不至,亦不援曹操,欲观时变。操败绍后征表,未至,表病卒。子刘琮降曹。
7、三雅爵:汉末刘表有大中小三号酒杯,大的叫伯雅,中等的叫仲雅,小的叫季雅,宴客的时候,供宾客随意取用。《太平御览·饮食部·酒下》引三国魏曹丕《典论》曰:“刘表有酒爵三: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雅容七升,仲雅六升,季雅五升。”《太平广记·器玩》亦引之。
8、汉帝:指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景帝中子。在位期间,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分地与子弟为侯,削弱诸侯国势力。设十三刺史部以加强控制。征收商贾车船税,行“告缗令”,征收商贾资产税,以抑制富商。采桑弘羊议,实行冶铁、煮盐、铸钱官卖。设平准官、均输官,官营贸易与运输。行“代田法”,兴修水利,移民屯田,发展农业。遣张骞通西域,派唐蒙至夜郎,建立西南七郡。又遣卫青、霍去病进击匈奴,保障北方。用董仲舒策,“独尊儒术”,兼用法术刑名,强化封建统治。行封禅,求神仙,大兴土木,徭役繁重,以致农民流亡,天汉二年(前99),关东农民纷纷起事,历经数年。自建元至后元曾改年号十一次,为帝王有年号之始。在位五十四年。
9、九光灯:相传汉武帝曾在宫中点燃九光之灯以迎接西王母。《初学记·岁时部下》引《汉武帝内传》曰:“七月七日,乃扫除宫掖之内,张云锦之帷,燃九光微灯。夜二唱后,西王母驾五色之班龙上殿。”《太平御览·时序部》亦引之。
十蒸·其二
儒对士,佛对僧。
面友对心朋[1]。
春残对夏老,夜寝对晨兴[2]。
千里马[3],九霄鹏[4]。
霞蔚对云蒸[5]。
寒堆阴岭雪[6],春泮水池冰[7]。
亚父愤生撞玉斗[8],周公誓死作《金縢》[9]。
将军元晖,莫怪人讥为饿虎;侍中卢昶,难逃世号作饥鹰[10]。
注释
1、面友:貌合神离的朋友。汉扬雄《法言·学行》:“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心朋:知心朋友。
2、寝:睡。晨兴:早起。
3、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青少年。
4、九霄鹏:在高空翱翔的大鹏鸟,比喻非同寻常的人才。九霄,指天之极高处,高空。
5、霞蔚:云霞盛起。云蒸:云气升腾。二者皆古诗文习用语。多连用,且多写作“云兴霞蔚”。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金元好问《范宽秦川图》:“云兴霞蔚几千里,著我如在峨嵋巅。”
6、阴岭:背阳的山岭。古诗文习用语。唐祖咏《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唐许浑《对雪》:“阴岭有风梅艳散,寒林无月桂华生。”
7、泮(pàn):冰面因天气变暖而开裂、消解。
8、亚父愤生撞玉斗:本句典出《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上,刘邦脱身后,张良代替刘邦向项羽赠玉璧一双,向范增赠送玉斗一双。范增大怒,撞碎了玉斗。亚父,指项羽的谋士范增,项羽尊称其为“亚父”,谓尊之仅次于父。范增(前277—前204),居鄛(今安徽巢湖)人。善计谋。秦末农民起事时,劝项梁立楚国贵族后裔以广号召。梁死,属项羽,为羽主要谋士。使羽称霸诸侯,被尊称“亚父”。屡次劝羽杀刘邦,羽不听。后刘邦使反间计,增为羽所疑,削职夺权,愤而离去,疽发背,卒于途。玉斗,玉制的斗型酒器。
9、周公:即周公旦,武王弟,成王叔。见前注。《金縢》:《尚书》篇名。《尚书·周书·金縢·序》:“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唐孔颖达疏:“武王有疾。周公作策书,告神请代武王死。事毕,纳书于金縢之匮,遂作《金縢》。”周武王生病时,周公曾经向三王祈祷,愿以自己来代替武王去死,史官把他祈祷时的祝策收藏于金縢柜中。后来周公被人污蔑有异心,周成王打开了金縢之书,从而知道了周公的清白忠义。
10、“将军元晖”四句:典出《魏书·昭成子孙列传第三》:“(元晖)再迁侍中,领右卫将军。虽无补益,深被亲宠。凡在禁中要密之事,晖别奉旨藏之于柜,唯晖入乃开,其余侍中、黄门莫有知者。侍中卢昶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虎将军,饥鹰侍中’。”元晖(?—519),北魏宗室,鲜卑族,字景袭。常山王拓跋遵曾孙。宣武帝时,为给事黄门侍郎。迁侍中,领右卫将军。因生性贪婪,时人号曰“饿虎将军”。迁吏部尚书,用官皆纳贿,有定价,时称“市曹”。出为冀州刺史,聚敛无极,百姓患之。孝明帝时,拜尚书左仆射,与任城王元澄、京兆王元愉等共决门下大事。卒谥文宪。卢昶(?—516),字叔达,小字师颜,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孝文帝太和初以太子中舍人、兼员外散骑常侍使南齐,有辱使命,归遂罢黜。宣武帝景明初,除中书侍郎,累迁侍中、兼吏部尚书。深得宠信,时人号曰“饥鹰侍中”。出除镇东将军、徐州刺史。永平四年(511)表请取朐山,惨败免官。未几,复为雍州刺史,卒于任。谥号为穆,赠征北将军、冀州刺史。
十蒸·其三
规对矩[1],墨对绳[2]。
独步对同登[3]。
吟哦对讽咏[4],访友对寻僧[5]。
风绕屋,水襄陵[6]。
紫鹄对苍鹰[7]。
鸟寒惊夜月[8],鱼暖上春冰[9]。
扬子口中飞白凤[10],何郎鼻上集青蝇[11]。
巨鲤跃池,翻几重之密藻;颠猿饮涧,挂百尺之垂藤。
注释
1、规:画圆的工具。矩:画方的工具。《礼记·经解》:“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唐孔颖达疏:“规所以正圆,矩所以正方。”规矩,指礼法,法度。《史记·礼书》:“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
2、绳: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绳墨,木工画直线用的工具。《礼记·经解》:“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喻规矩、准则。汉张衡《思玄赋》:“竦余身而顺止兮,遵绳墨而不跌。”
3、独步:独自行走。亦指独一无二,超群出众。《慎子·外篇》:“(蔺相如)谓慎子曰:‘人谓秦王如虎,不可触也,仆已摩其顶,拍其肩矣。’慎子曰:‘善哉,先生天下之独步也。’”《后汉书·逸民传·戴良》:“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4、吟哦:有节奏地诵读。亦指推敲诗句,写作诗词。讽咏:讽诵吟咏。
5、寻僧:探望、拜访僧人朋友。
6、襄陵:大水漫上丘陵。语本《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孔传:“襄,上也。”
7、鹄:天鹅。“黄鹄”是古诗文习用语,“紫鹄”相对罕见,清人诗文或有用之。陈维崧《瀛台赐宴诗序》:“即或弋来紫鹄,落隽永于云端。”
8、鸟寒惊夜月:本句为古诗文常见意象。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施枢《和东圃郑震见寄》:“月冷乌惊夜,霜明鸡唤晨。”
9、上春冰:语本《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10、扬子:指汉代文人扬雄。见前注。口中飞白凤:《西京杂记》:“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后因以“吐凤”称颂文才或文字之美。
11、何郎:指何晏(190—249),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宛城区)人。何进孙。随母为曹操收养。少以才秀知名。娶魏公主。美姿容,面白,人称“傅粉何郎”。齐王芳正始中,曹爽辅政,累官散骑侍郎、尚书,典选举,晋人傅咸谓其所用官吏皆能称职。赐爵列侯。坐曹爽同党,为司马懿所杀。好《老》《庄》,援老入儒,其说以贵无为本。与夏侯玄、王弼等倡玄学,事清谈,形成一时风气。撰有《论语集解》等。鼻上集青蝇:何晏梦见青蝇数十只集在鼻端,管辂认为是凶兆。典出《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正始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吏部尚书何晏请之,邓飏在晏许。晏谓辂曰:‘闻君著爻神妙,试为作一卦,知位当至三公不?’又问:‘连梦见青蝇数十头,来在鼻上,驱之不肯去,有何意故?’辂曰:‘夫飞鸮,天下贱鸟,及其在林食椹,则怀我好音,况辂心非草木,敢不尽忠?昔元、凯之弼重华,宣惠慈和,周公之翼成王,坐而待旦,故能流光六合,万国咸宁。此乃履道休应,非卜筮之所明也。今君侯位重山岳,势若雷电,而怀德者鲜,畏威者众,殆非小心翼翼多福之仁。又鼻者艮,此天中之山(裴松之案:相书谓鼻之所在为天中。鼻有山象,故曰‘天中之山’也),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今青蝇臭恶,而集之焉。位峻者颠,轻豪者亡,不可不思害盈之数,盛衰之期。是故山在地中曰谦,雷在天上曰壮;谦则裒多益寡,壮则非礼不履。未有损己而不光大,行非而不伤败。愿君侯上追文王六爻之旨,下思尼父彖象之义,然后三公可决,青蝇可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