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十一尤注释版
十一尤
十一尤·其一
荣对辱,喜对忧。
夜宴对春游。
燕关对楚水,蜀犬对吴牛[1]。
茶敌睡[2],酒消愁。
青眼对白头[3]。
马迁修《史记》[4],孔子作《春秋》[5]。
适兴子猷常泛棹[6],思归王粲强登楼[7]。
窗下佳人,妆罢重将金插鬓[8];筵前舞妓,曲终还要锦缠头[9]。
注释
1、蜀犬:蜀地的狗。蜀地多雾,不常见日,每逢日出,狗皆疑而惊叫。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后遂以“蜀犬吠日”比喻少见多怪。吴牛:吴地的水牛。吴地之牛畏热,见月亦疑为日,喘息不已。《太平御览》引汉应劭《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后遂用作典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亦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2、茶敌睡:指饮茶可以让人睡意全无,即战胜睡魔。元明以来古诗文习用语。元末明初陶宗仪《严寒次粟隐德上人韵二首》其一:“茶敌睡魔浮玉乳,酒烘吟脸晕红潮。”
3、青眼:见前注。
4、马迁:指汉代司马迁,他写了《史记》。详见前注。
5、《春秋》:儒家经典,编年体史书名。相传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所记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凡二百四十二年。叙事极简,用字寓褒贬。为其作传者,以《左氏》《公羊》《穀梁》最著,并称“《春秋》三传”。
6、适兴子猷常泛棹:本句典出《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徽之(字子猷)与戴逵是好朋友,他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有天晚上夜雪初停,月色非常好,他开始思念戴逵,于是当夜就乘着小船去探访戴逵。当时戴逵在剡县,子猷乘船走了一夜才到,结果到了戴逵门口的时候,他却不进去又返回了山阴。人家问他原因,他说我本是乘着兴致去,兴致尽了就回来,为什么必定要见戴逵呢?子猷,即王徽之(338?—388),字子猷,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子,王献之兄。东晋名士,曾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车骑将军桓冲参军,官至黄门侍郎。为人任性放达,不乐居官,后遂辞官。
7、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微山)人。名门之后(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少时即为名流蔡邕赏识。因关中骚乱,前往荆州依靠刘表,客居荆州十余年,因貌寝短小,不为所重。后归曹操,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官侍中。博学多识,善属文,有诗名,为“建安七子”之一。所作《七哀诗》《登楼赋》颇著名。强:勉强。登楼:王粲滞留荆州的时候,意不自得,且痛家国丧乱,乃以“登楼”为题作赋,借写眼前景物,以抒郁愤之情。后词曲中常以“王粲登楼”喻士不得志而怀故土之思。
8、金插鬓:指将金质首饰插在发间。古诗文常用语。明王汝玉《追赋杨氏夜游》其三:“插鬓金鸾小,填蛾翠雁斜。”
9、锦缠头:古代歌舞艺人演毕,客以罗锦为赠,置之头上,谓之“锦缠头”。后又作为赠送女妓财物的通称。唐杜甫《即事》:“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清仇兆鳌注引《通鉴注》:“旧俗赏歌舞人以锦彩,置之头上,谓之锦缠头。”
十一尤·其二
唇对齿,角对头。
策马对骑牛[1]。
毫尖对笔底,绮阁对雕楼[2]。
杨柳岸,荻芦洲[3]。
语燕对啼鸠[4]。
客乘金络马[5],人泛木兰舟[6]。
绿野耕夫春举耜[7],碧池渔父晚垂钩。
波浪千层,喜见蛟龙得水;云霄万里,惊看雕鹗横秋[8]。
注释
1、策马:用马鞭抽打马,驱马使行。策,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古诗文习用语。唐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策马谁可适,晤言谁为应。”
2、绮阁:华丽的楼阁。古诗文习用语。唐李世民《初秋夜坐》:“斜廊连绮阁,初月照宵帏。”雕楼:华丽的阁楼。雕,指雕梁画栋。
3、荻芦洲:古诗文习用语。宋方惟深《渔父》:“买酒解衣杨柳岸,得鱼吹火荻芦洲。”荻,一种生在水边的植物,和芦相似但是叶子比芦叶宽。
4、语燕:鸣叫的燕子,像是人在呢喃低语,故称“语燕”。古诗文习用语。唐王涯《闺人赠远五首》其四:“啼莺绿树深,语燕雕梁晚。”啼鸠:啼鸣的斑鸠。古诗文习用语。宋邹应龙《游宝林寺》:“乳燕啼鸠三月暮,淡云疏雨午时天。”
5、金络马:指配金络头的良马。金络,指以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古诗文习用语。唐骆宾王《帝京篇》:“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
6、木兰舟:用木兰树造的船。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用为船的美称。
7、举耜:指以耜耕地。耜,原始翻土农具“耒耜”的下端,形状像今的铁锹和铧,最早是木制的,后用金属制。古诗文习用语。《宋史·乐志》载《郊庙朝会歌辞·亲耕藉田七首·公卿耕藉》:“率时农夫,举耜载扬。”
8、雕鹗:两种能飞的猛禽。唐杜甫《奉赠严八阁老》:“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横秋:此处指猛禽飞行于秋天的高空。
十一尤·其三
庵对寺[1],殿对楼。
酒艇对渔舟[2]。
金龙对彩凤,豮豕对童牛[3]。
王郎帽[4],苏子裘[5]。
四季对三秋。
峰峦扶地秀[6],江汉接天流。
一湾绿水渔村小,长亭送客,离魂不觉黯然消
。龙马呈河,羲皇阐微而画卦[7];神龟出洛,禹王取法以陈畴[8]。
注释
1、庵:佛寺,多指尼姑修行的寺院。
2、酒艇:饮酒游玩的小船。艇,轻便的小船。古诗文习用语。宋彭汝砺《寄庭佐弟与润之同作》:“红炉双酒艇,清夜一诗篇。”
3、豮(fén)豕:去势(阉割)的大猪。《周易·大畜》:“六五,豮豕之牙,吉。”童牛:无角之牛,小牛。《周易·大畜》:“六四,童牛之牿,元吉。”唐陆德明《释文》:“童牛,无角牛也。”
4、王郎貌:典出《晋书·外戚传·王濛》:“(王濛)奉禄资产常推厚居薄,喜愠不形于色,不修小洁,而以清约见称。善隶书。美姿容,尝览镜自照,称其父字曰:‘王文开生如此儿邪!’居贫,帽败,自入市买之,妪悦其貌,遗以新帽,时人以为达。”晋代王濛长得非常英俊,帽子破了,自己去集市上买,卖帽子的老妇看他长得漂亮讨人喜欢,就送了他一顶新帽子。王郎,指王濛(约309—约347),字仲祖,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哀帝王皇后父。少放纵不羁,不为乡曲所齿,晚节克己励行,以清约见称,善隶书。司徒王导辟为掾,补长山令,徙中书郎。长于清谈,穆帝永和二年(346)司马昱为会稽王辅政,贵幸之,与谈客刘惔号为入室之宾。转司徒左长史。年三十九病卒。
5、苏子裘:典出《战国策·秦策·苏秦始将连横》:“(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糊,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苏子,指苏秦,字季子,洛阳(今属河南)人。战国纵横家,曾经游说秦国,但是他的理论不被采用,生活非常困顿,穿的黑貂裘也已经破旧不堪。主张合纵攻秦。先奉燕昭王命入齐,进行反间活动,使齐疲于对外战争。齐湣王时任齐相。与赵国李兑一起约五国合纵攻秦,迫使秦归还部分侵占的魏、赵之地。齐亦乘机攻灭宋国。后来燕将乐毅联合五国大举攻齐,他的反间活动暴露,被车裂处死。
6、峰峦扶地:指峰峦拔地而起。
7、“龙马呈河”二句:相传龙马自河中负图而出,伏羲氏以之画八卦。《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旧题汉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粤在伏羲,受龙马图于河,八卦是也。”羲皇,指伏羲氏,古三皇之一。阐微,阐明精微深奥的道理。
8、“神龟出洛”二句:相传神龟自洛水负书而出,夏禹据洛书写《洪范》九畴。《尚书·周书·洪范》:“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俛。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孔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所以次叙。”汉马融注:“从‘五行’已下至‘六极’,《洛书》文也。”陈畴,献谋。此处指贡献《洪范》九畴。畴,类。指传说中天帝赐给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即《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