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八齐注释版
八齐
八齐·其一
岩对岫[1],涧对溪。
远岸对危堤[2]。
鹤长对凫短[3],水雁对山鸡。
星拱北[4],月流西[5]。
汉露对汤霓[6]。
桃林牛已放[7],虞坂马长嘶[8]。
叔侄去官闻广、受[9],弟兄让国有夷、齐[10]。
三月春浓,芍药丛中蝴蝶舞;五更天晓,海棠枝上子规啼[11]。
注释
1、岫:山谷,亦可指峰峦。
2、危堤:指高高的水坝。因高而显得危险。
3、鹤长:指鹤的腿很长。凫短:指野鸭的腿很短。凫,野鸭。《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用“鹤长凫短”比喻事物各有特点,并不整齐划一。
4、拱北:拱卫北极星。语本《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后因以喻拱卫君王或四裔归附。唐罗邺《春晚渡河有怀》:“万里山河星拱北,百年人事水归东。”
5、月流西:指月亮向西偏斜。流西,指日月星辰向西运行。中国古人称日月星辰运行皆为“西流”。魏曹丕《燕歌行》其一:“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晋刘琨《重赠卢谌诗》:“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晋傅玄《两仪诗》:“日月西流景东征。”唐金立之《秋夕》:“寒露已催鸿北去,火云渐散月西流。”
6、汉露:汉武帝迷信神仙,在建章宫筑神明台,立铜仙人舒掌捧铜盘承接甘露,想要服食长生。《汉书·郊祀志上》载汉武帝:“其后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唐颜师古注:“《三辅故事》云:‘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汤霓:成汤征伐天下,百姓期待他就好像大旱的时候盼望看见雨前云彩和雨后彩虹一样。《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汉赵岐注:“霓,虹也,雨则虹见,故大旱而思见之。”宋孙奭疏:“云霓,虹也。”
7、桃林:古地区名。在今河南灵宝以西、陕西潼关以东地区。周武王克商之后,将战马放归华山之南,将运载辎重的牛放归桃林郊野,以示不再动用武力。《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伪)孔传:“山南曰阳,桃林在华山东,皆非长养牛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示天下不复乘用。”《史记·留侯世家》:“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复输积。”唐刘禹锡《述旧贺迁寄陕虢孙常侍》:“关头古塞桃林静,城下长河竹箭回。”
8、虞坂:古地名。在今山西平陆一带。《初学记·州郡部》:“《战国策》曰:骐骥驾盐车上虞坂。今按:在安邑县界。”按:传世本《战国策》,“虞坂”作“太行”。《战国策·楚策四·汗明见春申君》:“汗明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骥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伯乐一日路过虞坂,见到一匹成年千里马因为主人不识货而被用来拉盐车,眼看这匹马步履艰难,伯乐不由上前抱住马脖子,失声痛哭,那匹马也仰天长嘶,似乎是找到了知音。
9、叔侄去官闻广、受:《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受叩头曰:‘从大人议。’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及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泣。”疏广做太子太傅,他的侄儿疏受做太子少傅,疏广对侄子说:我听说人要是懂得满足就不会受辱,如果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困顿,“功成身退”是天道,如今我们身居高位,功成名就,如果还赖着不走,恐怕有祸,不如早点归隐故乡。侄子深表赞同,于是双双辞官而去。去官,辞官。广、受,指汉代疏广、疏受叔侄。
10、弟兄让国有夷、齐:《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孤竹君要立叔齐为君,孤竹君死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同意,说这是父亲的意思,并且逃走了。叔齐不愿为君,也逃走了。后来二人双双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让国,让出国君之位。夷、齐,指伯夷、叔齐,是殷商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11、子规啼: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传说子规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埤雅·释鸟》:“杜鹃,一名子规。”唐杜甫《子规》:“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八齐·其二
云对雨,水对泥。
白璧对玄圭[1]。
献瓜对投李[2],禁鼓对征鼙[3]。
徐稚榻[4],鲁班梯[5]。
凤翥对鸾栖[6]。
有官清似水[7],无客醉如泥[8]。
截发惟闻陶侃母[9],断机只有乐羊妻[10]。
秋望佳人,目送楼头千里雁;早行远客,梦惊枕上五更鸡[11]。
注释
1、白璧: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白玉,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亦可作饰物。《管子·轻重甲》:“禺氏不朝,请以白璧为币乎?”玄圭:一种黑色的玉器,上尖下方,古代用以赏赐建立特殊功绩的人。《尚书·禹贡》:“禹锡玄圭,告厥成功。”(伪)孔传:“玄,天色,禹功尽加于四海,故尧赐玄圭以彰显之,言天功成。”宋蔡沈集传:“水色黑,故圭以玄云。”《汉书·王莽传上》:“伯禹锡玄圭,周公受郊祀,盖以达天之使,不敢擅天之功也。”
2、献瓜:用陆贽谏止唐德宗赏路献瓜果者官典故。《新唐书》及《资治通鉴》皆载此事。《新唐书·陆贽传》:“道有献瓜果者,帝嘉其意,欲授以试官。贽曰:‘爵位,天下公器,不可轻也。’”《资治通鉴》:“上在道,民有献瓜果者,上欲以散试官授之,访于陆贽,贽上奏,以为:‘爵位恒宜慎惜,不可轻用。起端虽微,流弊必大。献瓜果者,止可赐以钱帛,不当酬以官。’”投李:典出《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后用“投李”比喻赠人礼物。
3、禁鼓:见前注。征鼙:出征的鼓声,亦比喻战事。鼙,战鼓。前蜀毛文锡《甘州遍》词之二:“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4、徐稚榻: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徐稚(97—168),字孺子,豫章南昌(今属江西)人。家贫,而以贤德闻名。陈蕃做豫章太守时,曾经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榻,徐稚走后就把榻悬挂起来。“徐稚榻”后用作礼贤下士之典。榻,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
5、鲁班梯:《墨子·公输盘》:“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鲁班即公输盘,春秋末期鲁国人,曾经为楚国制造云梯以便进攻宋国,被墨子阻止。
6、凤翥:凤凰飞舞。翥,鸟向上高飞。多搭配二字,作成语用。“凤翥龙翔”,形容姿态优美。“凤翥鸾翔”,形容女子婚姻美满。鸾栖:鸾鸟栖止。比喻贤士在位。《晋书·苻坚载记上》:“百姓歌之曰:‘长安大街,夹树杨槐。下走朱轮,上有鸾栖。英彦云集,诲我萌黎。’”又与“凤食”二字搭配,而为成语“凤食鸾栖”。鸾凤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比喻高位或帝位。
7、清似水:形容为官清廉,内心清白。典出《汉书·郑崇传》:“崇又以董贤贵宠过度谏,由是重得罪。数以职事见责,发疾颈痈,欲乞骸骨,不敢。尚书令赵昌佞谄,素害崇,知其见疏,因奏崇与宗族通,疑有奸,请治。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上怒,下崇狱,穷治,死狱中。”西汉尚书仆射郑崇因汉哀帝欲大肆封赏外戚而多次进谏,得罪哀帝与权贵,汉哀帝责问郑崇说:“到你家门前求见的人多得好比市场的人,你凭什么要阻止君上行事呢?”郑崇回答说:“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8、醉如泥:醉得瘫成一团,扶都扶不住。形容大醉的样子。语本《汉官仪》载周泽事。《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永平)十二年,以泽行司徒事,如真。泽性简,忽威仪,颇失宰相之望。数月,复为太常。清洁循行,尽敬宗庙。常卧疾斋宫,其妻哀泽老病,窥问所苦。泽大怒,以妻干犯斋禁,遂收送诏狱谢罪。当世疑其诡激。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唐李贤注:“《汉官仪》此下云:‘一日不斋醉如泥。’”《初学记·职官部下》引汉应劭《汉官(仪)》曰:“北海周泽为太常,恒斋。其妻怜其年老疲病,窥内问之。泽大怒,以为干斋。掾吏叩头争之,不听,遂收送诏狱,并自劾。论者非其激发。谚曰:‘居代不谐,为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既作事,复低迷。’”《艺文类聚·职官部》《太平御览》亦皆引之,而文字稍有出入。
9、截发惟闻陶侃母:晋代陶侃的母亲因为家贫,曾经剪断头发卖钱,用来招待陶侃的朋友。典出《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也。初,侃父丹娉为妾,生侃,而陶氏贫贱,湛氏每纺绩资给之,使交结胜己。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湛氏封鲊及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鄱阳孝廉范逵寓宿于侃,时大雪,湛氏乃彻所卧新荐,自锉给其马,又密截发卖与邻人,供肴馔。逵闻之,叹息曰:‘非此母不生此子!’侃竟以功名显。”陶侃(259—334),字士行,祖籍鄱阳(今江西都昌),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东晋名将,官至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卒谥桓,追赠大司马。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
10、断机只有乐羊妻:东汉乐羊曾经远游求学,一年之后就回来了,妻子问他原因,他说是因为想家。妻子于是拿刀割断了织机上的布匹,说他外出求学,还没学成就回来,就好像把没织完的布割断一样。乐羊感到十分惭愧,于是重新回去苦读,七年不归,终于成就学业。典出《后汉书·列女传》:“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反。妻常躬勤养姑,又远馈羊子。”断机,截断织布机上的布匹。
11、五更鸡:五更时报晓的鸡鸣。汉郭宪《洞冥记》卷三:“有司夜鸡,随鼓节而鸣不息,从夜至晓,一更为一声,五更为五声。亦曰五时鸡。”
八齐·其三
熊对虎,象对犀。
霹雳对虹霓[1]。
杜鹃对孔雀[2],桂岭对梅溪[3]。
萧史凤[4],宋宗鸡[5]。
远近对高低。
水寒鱼不跃,林茂鸟频栖。
杨柳和烟彭泽县[6],桃花流水武陵溪[7]。
公子追欢[8],闲骤玉骢游绮陌[9];佳人倦绣[10],闷欹珊枕掩香闺[11]。
注释
1、霹雳:又急又响的雷。汉枚乘《七发》:“其根半死半生,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虹霓:为雨后或日出、日没之际天空中所现的七色圆弧。常有内外二环,内环称虹,也称“正虹”“雄虹”;外环称霓,也称“副虹”“雌虹”或“雌霓”。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仰视山颠,肃何千千,炫耀虹霓。”
2、杜鹃:鸟名。又名杜宇、子规。相传为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春末夏初,常昼夜啼鸣,其声哀切。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六:“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其声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也是花名。又名映山红、红踯躅。唐李绅《新楼诗·杜鹃楼》:“杜鹃如火千房拆,丹槛低看晚景中。”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诂笺五》:“润州鹤林寺杜鹃,今俗名映山红,又名红踯躅者,此花在江东,弥山亘野,殆与榛莽相仍。”
3、桂岭:古地名。因山岭多桂而得名。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兴安县为桂岭县,属贺州郡,唐代袭用。地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八步区桂岭镇。又,唐人常将“桂阳岭”简称“桂岭”,刘禹锡《度桂岭歌》:“桂阳岭,下下复高高。人稀鸟兽骇,地远草木豪。寄言千金子,知余歌者劳。”又,唐诗中常提及“小桂岭”,刘禹锡《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南登小桂岭,却望归塞鸿。”梅溪:旁植梅树的溪水。宋范成大《天平先陇道中时将赴新安掾》:“霜桥冰涧净无尘,竹坞梅溪未放春。”梅溪作为小溪名及地名,也很常见,有多处。宋人卫宗武有《过安吉梅溪二首》诗,此梅溪即今浙江湖州安吉梅溪镇。宋人王十朋号梅溪,则因其生于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四都左原梅溪村。
4、萧史:春秋时期秦国人,善于吹箫,曾经教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吹箫,两人结成夫妻,曾经吹箫引来凤凰,穆公为他们建造了凤台使他们居住,后来两人乘着凤凰飞走了。《艺文类聚·灵异部上》引《列仙传》曰:“萧史,秦缪公时,善吹箫,能致白鹄孔雀。公女字弄玉,好之,以妻焉,遂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十年,凤皇来止其屋。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皇飞去。故秦氏作凤女祠,雍宫世有箫声。”
5、宋宗:指晋代兖州刺史宋处宗,他曾经得到一只长鸣鸡,把鸡装在笼子里放在窗前,时间长了,鸡竟然能与人讲话,而且言谈很高妙,处宗的学问因此而大有长进。后人就用“鸡窗”来代指读书窗。《艺文类聚·鸟部》引《幽明录》曰:“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买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着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巧大进。”
6、彭泽:地名。在今江西。陶潜曾做彭泽县令,在自己家门前种过五棵柳树,号五柳先生。
7、武陵溪:即桃花源。晋宋之际的大诗人陶潜,在《桃花源记》中写过东晋太元(按: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起于376年,讫于396年,共计二十一年)年间一个捕鱼为业的武陵人,误入桃花源的故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后以“武陵源”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艺文类聚》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曰:“汉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遂留半年,怀土求归,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讯问得七世孙。”后世文人往往将这两个故事混用。如:唐王涣《惆怅诗十二首》其十:“晨肇重来路已迷,碧桃花谢武陵溪。”武陵,古郡名。汉高祖五年(前202)改秦所置黔中郡为武陵郡,后世沿用,地当今湖南常德一带。
8、追欢:寻欢作乐。古诗文习用语。唐谷神子《博异志·许汉阳》:“客中止一宵,亦有少酒,愿追欢。”宋苏轼《去岁与子野游逍遥堂》:“往岁追欢地,寒窗梦不成。”
9、骤:疾驰。玉骢:即玉花骢,泛指骏马。古诗文习用语。唐韩翃《少年行》:“千点斑斓喷玉骢,青丝结尾绣缠鬃。”绮陌:繁华的街道。亦指风景美丽的郊野道路。古诗文习用语。南朝梁简文帝《登烽火楼诗》:“万邑王畿旷,三条绮陌平。”唐刘沧《及第后宴曲江》:“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
10、倦绣:倦于刺绣,绣花绣累了。
11、欹:又作“攲”,斜倚。“闷欹”为古诗文习用语。宋杨泽民《法曲献仙音》:“静听寒砧,闷敧孤枕,蟾光夜深窥户。”珊枕:珊瑚做的枕头。泛指材质华贵的枕头。“珊枕”“珊瑚枕”为古诗文习用语。唐刘皂《长门怨》:“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唐权德舆《玉台体十二首》其四:“泪尽珊瑚枕,魂销玳瑁床。”香闺:指年轻女子的内室。古诗文习用语。唐陶翰《柳陌听早莺》:“乍使香闺静,偏伤远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