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诗·良时不再至》原文赏析-李陵苏武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7 23:24

别诗三首(其一)原文

别诗三首(其一)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汉·李陵

《别诗·良时不再至》原文赏析-李陵苏武诗

别诗三首(其一)赏析

李陵送别苏武,写了一组诗。对这一组诗的作者是谁,历来争议很大,有人认为它是后人假托李陵之名写的,也有文学史研究者认为作者为李陵是可信的。但是,即便是“托名伪作”之说成立,就诗的内容本身来看,它很真切地反映了李陵和苏武这样一对历经沧桑的朋友,在远离故土的地方,那种依依惜别的心绪和感情,所以我们不妨就从这个角度,来欣赏它。

李陵是汉武帝时候的一位将军,是著名的“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广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位将军,非常了不起,司马迁小时候还见过他,说他“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就是说他非常质朴,老实得好像话都不会说。司马迁在《史记》里记录了大量关于李广能征善战、神武过人、威震匈奴、体恤下属、与普通士卒同甘共苦的事迹。而且,司马迁在《史记》的“列传”里面,对传主大多是直呼其名,但对李广例外,叫《李将军列传》,足见司马迁对李广的尊重。中国的古诗里头,写古代将军的寥寥可数,但是写李广的却很多,比如唐诗有王昌龄的《出塞》、卢纶的《塞下曲·其二》,都是写的李广;一直到现代,台湾诗人余光中还专门为李广写了一首《飞将军》,歌颂李广说:“两千年的风沙吹过去/一个铿锵的名字留下来/……他的长臂比长城更长/胡骑奔突突不过他的臂弯……”

但是李广最后的结局很不好。他退休以后,本可以安享晚年,却主动要求参战,去了以后,和他的上级,统帅大军的大元帅李广利处不好。因为李广利原来是李广手下的一个将军,没有什么本事,只因为他的姐姐嫁给了汉武帝,就被提升为大将军,李广瞧不起他,当然就处不好。结果,在打仗中李广出现失误,带领的部队迷路了,比军令规定的时间晚到了三天,李广利就小题大做,说他贻误战机,“按律处死”。汉武帝时法律苛刻,那些司法官吏又很恶毒,李广晓得他们整人很凶,不愿意拿给他们羞辱,就自杀了。

李陵当了将军后,也是打了很多胜仗,但因为他和他爷爷一样,对朝廷里面那些卑鄙的文官武将瞧不起,平时就不跟这些人往来,连话都不说,更不在一起喝酒言欢、联络感情,这就种下了祸根。

一次汉朝出动六支大军去打匈奴,李陵是其中人数最少的一支,只有五千步兵。他带着自己的部队准时到达了集合地点,却发现其他五位将军一个都没到,他成了孤军。后来李陵在给苏武的信中说:“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这件事在《史记》上写得很含糊,让后人推测那是人家有意设计,来陷害李陵的。照理说李陵完全有理由赶紧离开,但他认为大军有约,自己不能单独退兵,结果被八万匈奴大军围攻。虽然李陵的部队勇猛迎战,但毕竟寡不敌众,一直打到五千人马只剩下一百多人,箭都射完了,粮草也没有了,这才被匈奴俘虏。李陵被俘以后,匈奴单于亲自劝降,他一直不答应。拖了一个多月,突然从南边传来消息,汉朝听说李陵投降了匈奴,就把他全家都杀光了,上自八十多岁的老父亲,下到未成年的娃娃,一个不留。在这种情况下,李陵气慌了,这才答应投降。单于马上给他非常高的待遇,封他为右校王。这样一来,从汉武帝时代一直到今天,对李陵的评价就长期存在争议,司马迁还为此遭受了“宫刑”。

李陵投降以后,苏武作为汉朝的使臣出使匈奴,又被匈奴扣留下来,要他投降。苏武坚决不干,匈奴把他流放到当时荒无人烟的北海边(就是现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畔),想用这种办法逼苏武投降。苏武宁死不降,甚至拔剑自刎,匈奴一看没有办法,也就不逼他了。但苏武仍然坚持他的汉朝使臣的身份,把那个标志汉使身份的节杖一直带在身边,坚持了十九年。在这期间,苏武和李陵见了面,他的选择虽然不同于李陵,但对李陵非常理解,深知他是迫不得已的,两人成了最好的朋友。十九年以后,苏武要回汉朝去了,李陵就写了这一组诗来送他。

第一首是这样的: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李陵一开始就说:我们在一起度过的时光,是很美好的,可惜你马上就要走了,而且你这一走,不会再回来,我俩那种快乐、美好的聚会,不会再有了,所以他说“良时不再至”。这是分别在即的深深惋惜。“良时”者,美好的时光也。下一句“离别在须臾”,是说我们马上就要分手告别了。“须臾”是指时间很短、一晃就过去了。这是一个叠韵连绵词。关于这个词,我们需要多说几句。

“连绵词”是古诗文中大量出现的语词现象,它的特点,是两个语音连缀成义,构成一个联合表意的词组,要根据两个字连贯发出的声音去理解,而不能把两个字扯开来讲,这就叫“以音求字”。比如这里的“须臾”,就不能分开说“须”是什么、“臾”又是什么。这两个字读快了就是“倏”,倏忽的倏,也就是我们口语中,直到现在还在说的“唰一下就过去了”的那个“唰”。“须臾”两个字韵母相同,就叫“叠韵连绵词”;如果是声母相同,就叫“双声连绵词”。

接下来的“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衢路”是平交道口; “执手”是手拉着手,“野”是荒野。“屏营”也是叠韵连绵词,“踟蹰”就是双声连绵词,它们的意思都是徘徊流连,不忍离去。其中这个“踟蹰”是从蜘蛛取象而来的——蜘蛛结网的时候,不就是来回转圈子吗?把“蜘蛛”这个名词动词化,来表达那种动作的特征,就成了这个“踟蹰”,它还可以写成“踯躅”或者“彳亍”,写法不同,意思完全一样。好朋友舍不得分手,告别之际来回徘徊,就和蜘蛛结网那个样子很像,所以很好理解。

后面四句诗:“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描绘的是这样一个场景——两个那么好的朋友,马上就要分手了,他们手拉着手站在一望无边的荒凉的草原上,仰头看着天上被风吹着疾走的白云,看着它们很短暂的碰一下头,马上又互相错开,被风推送着,朝着不同的方向越飘越远,一个飘向天的这一头,一个飘向那一头……这里的“浮云”是飘动的云,“驰”是疾走;“奄忽”是忽然、迅速,很短的时间;“互相逾”是擦身而过,又彼此分开;后面的“波”不是指波浪,而应该解释为播送的“播”,“风波”就是被风吹向远处;“失所”是离开它们各自原来的地方,不知会在何处才停下来。这四句诗,实际上是李陵的感慨:我们就像这样的浮云,今后各自朝不同的方向飘,再难汇到一起了。诗贵含蓄,它不是把这一对朋友的离愁别绪直接说出来,而是用眼前的物象来表达心情,这才是诗。这种手法,古今诗人是相通的,比如徐志摩写的《偶然》,就借用两艘航船:“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情绪。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长”者,永远也;“当”者,应该也;“且复”是姑且、暂时的意思;“立斯须”就是停下来,再站一会儿。李陵是说,我们从这里一旦分别,今后怕是永远也见不着了,你暂时不要走了,我们姑且在这里再停留一会儿。

为什么要停留一会儿呢?原来,李陵还想和苏武在一起再住一个晚上,第二天早晨他还要送苏武:“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欲”是打算、想法,是李陵表达自己的心思;这个“因”与“藉”相通,是借助、顺着的意思。草原上的晨风是北风,而苏武回汉朝是往南走,所以他是顺风行走的,故谓之“因”。后面的“子”是指苏武,“贱躯”是李陵自己的谦称。这就是说,等到明天晨风吹起的时候,我还要亲自送你,我要立在晨风中,目送你顺着北风渐渐远去……

更多李陵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