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赏析-[唐]杜甫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03:35

南征作品原文

南征

[唐]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南征》赏析-[唐]杜甫古诗

南征作品赏析

大历四年(769年),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作《南征》一诗。他发出的是前所未有的“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的叹息,因为他以前的歌哭大都是为国家民族,为天下苍生,为至爱亲朋,却从来没有涉及过自己生前身后的名声。忠厚谦逊的杜甫,对前辈、同辈和晚辈的诗作,他充分地表示了景慕、褒扬与提携,然而,他的同时代人几乎没有只言片语提及他的作品。他死后不久,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选了至德到大历末年二十六位诗人的作品,杜甫名落孙山。杜甫光耀了他的时代,时代却如此亏待于他。

自中唐诗人元稹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和韩愈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哪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之后,杜甫才逐渐为人所识,在宋代名声日隆,杨万里就赞扬他是“圣于诗者”,而明代费宏和陈献章、胡应麟、王嗣奭等人先后正式称他为“诗圣”,清初以后,“诗圣”就成了他专用的光荣的冠冕。

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