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马嵬二首》海外徒闻更九州赏析-唐代关于咏史、怀古诗的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4 09:50

马嵬二首原文

马嵬二首(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李商隐《马嵬二首》海外徒闻更九州赏析-唐代关于咏史、怀古诗的古诗

马嵬二首赏析

此向为诗家所称道。“海外徒闻更九州”,起句破空而来,最是妙境!题作《马嵬》,平庸作手会从史事述起,而诗人却从一件奇闻逸事切入,如“危峰矗天,当面崛起”(吴乔《围炉诗话》卷一),寓历史兴亡于感慨突兀之中。明皇思杨妃,史有明文记载。或出于真情,或由于悔恨,更或因失势后迁入南内,悲思感慨,对杨玉环生前之感情尤觉可贵。然“此生休”矣!于是寄望于他生再结同心。然而,“他生未卜此生休”,诗人用这一极具现实感的断语,将其虚无渺茫之企望彻底粉碎。而“他生”“此生”,复叠回环,又似为他们留下悔恨之绵绵相思,并与首句“徒闻”互相关应。

中二联由“此生休”逗出,先取典型细节,形象概括马嵬之兵变经过。李杨悲剧,长歌、长诗记载较详,如白居易《长恨歌》、郑嵎《津阳门诗》等。而此二联只将“虎旅传宵柝”“鸡人报晓筹”“六军同驻马”“七夕笑牵牛”之细节,两两对举,则概括整个悲剧过程。若云《长恨歌》之“夜雨闻铃”充满悲凉感,则此第三句之“宵夜闻柝”则在悲凉之外更添一种凄惶之状。“虎旅”,指当时扈从的羽林军。在奔蜀途中,除了听到军士夜间敲打单调凄清之金柝声外,再听不见往日之笙歌曼舞,故云“空闻”。宋范温云:“如亲扈明皇,写出当时物色意味也”。(《诗眼》)四句以“鸡人”同“虎旅”对,“无复”字,显示当年“太平天子”于兴庆宫春宵软帐之中,卧听鸡人报晓,懒散而舒适之情景,一去不复返了。二细节对举,一险一安,一苦一乐,一个是凄惶无状,一个是春云卷舒;先写马嵬之宵夜,再逆挽昔日宫中之情景,互相映照,以安乐反衬险苦,五、六亦对照逆挽,先言“此日”,再逆折至“当时”,即从天宝十五载(756)六月缢死杨玉环之日,逆挽到五年前七月七日长生殿里之夜半私语,使人有“既有今日,何必当初”之感;既有今日之赐死,又何必当初之盟誓;既有今日之永诀,又何必当初笑牵牛织女一年一度之相会!如今盟誓在耳,而失盟者谁?牛女依旧,而设盟者“此生休”矣。“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诗人在七绝一首中已经有类似之质问。此则以强烈之反衬,将同情给予杨玉环,为末联推究罪责、反诘明皇蓄势。沈德潜推崇其作法,以为六句“用逆挽法,诗中得此一联,便化板滞为跳脱”(《说诗晬语》)。

七、八委婉感讽而又精深警策。言做了四十余年皇帝,保不住一个妃子,连普通百姓亦不如!“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是深邃的哲理性思索,又是史家的冷峻之笔,表现了李商隐的政治敏锐性,又充溢着诗人的感时伤逝之情。

玉妃既缢之后,上皇悲不自胜,因而谬托方士家言,言方士排神驭气,至于海外仙山,抽簪轻叩院门,果有太真出见,授以钿盒半扇,仍约生生夫妇。此无非欲聊自解释者也。今先生特又劈手夺去其说,言他生则我不能知,至于今生,则眼见休矣!因急以三、四实之,言既是他生尚愿夫妇,何不今生久住宫帏,而乃自致马嵬宵柝,永辞上阳晓漏耶?便令方士之饰说,更无以得申也。

此“六军”“七夕”“驻马”“牵牛”字,随手所合,不费雕饰。而当时陈元礼侃侃之请,与长生殿密密之誓,一时匆匆相逼,遂成草草不顾。写来真如小儿木马,鬼伯蒺藜,既复可笑,又复可悯也。末言四十余年天子,而不能保一妇人,以为痛戒也。

李商隐《马嵬二首》海外徒闻更九州赏析-唐代关于咏史、怀古诗的古诗

马嵬二首作者简介

李商隐

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擢进士第。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词。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集四十卷。○《纪事》云:义山少游,投宿逆旅,主人会客,召与坐,不知其义山也。酒酣,席客赋《木兰花》诗,义山后就曰:“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原是此花身。”坐客大惊,询之乃义山也。○《谈苑》云:李义山为文,多简阅书册,右左鳞次,号“獭祭鱼”。

更多李商隐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