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廉彦》原文赏析-张耒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9 18:50

和周廉彦原文

和周廉彦

张耒

天光不动晚云垂,芳草初长衬马蹄。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花开有客时携酒,门冷无车出畏泥。

修禊洛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绿浮堤。

【注释】

修禊:阴历三月上旬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结伴嬉游水畔,以消除不祥。这种古代习俗称修禊。

和周廉彦赏析

这首七律是和人之作,描摹芳郊暮色之美,抒写携酒踏春之乐。天津桥跨洛阳洛河上,风光优美,唐朝以来,便是著名胜地,“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从白居易的诗句,可想见这一带景物迷人的程度。

“苏门六君子,文潜(张耒字)尤可喜,其七言律多秀句”(贺裳《载酒园诗话》)。张耒的诗,学白香山之畅,得苏东坡之豪,自成舒坦俊发的诗格。《和周廉彦》这首七律,可以代表他的成就。这首诗的写景状物,避免了单调、孤立的静态描写,成功地采用了衬托笔法,明快地传达出生活的美感。他以“晚云垂”映衬“天光不动”,以“芳草初长”烘托马蹄轻快(这句近似白居易写西湖早春的名句“浅草才能没马蹄”,但略有变动,点明季节已到清明时节了);特别是“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两句,更是在衬托的运用上妙笔翻新,取得了特异的效果。

诗中写景,取两种自然物相衬托以构成画面,多数是以大托小,大者作为小者的背景。如李白的《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黄庭坚的《达观台诗》:“不知眼界阔多少,白鸟去尽青天回”,都是以移动着的白帆、飞动着的白鸟为较小的局部,衬托在白日青天这样的大背景上,益显其动感。另一种方法是以小衬大,让大事物坐落在小事物的某一方位上。如岑参的《宿东溪怀王屋李隐者》:“天坛飞鸟边。”这种写法就是钱锺书《宋诗选注》中所指出的:“把一件小事物作为大事物的坐标,一反通常以大者为主而小者为客的说法。”这在宋诗中有不少例子,如梅尧臣的《依韵和原甫月夜独酌》:“北斗柄高天渐转”,仿佛是北斗不动,有如轴心,整个天宇在环绕着七星斗柄而徐徐转动。张耒的“新月”、“落霞”一联,显然也来自梅尧臣《中秋新霁,壕水初满,自城东偶泛舟回》诗中“夕阳鸟外落,新月树端生”,但脱胎换骨,改造得更加明丽圆转。它的好处不仅在新月、落霞、夕阳、飞鸟四美俱陈,汇成美妙的晚景,而且这几种互相衬托的大小景物,全都在动态中浮沉变幻,色相无穷;归飞的孤鸟那边,新月流辉;下沉的夕阳西畔,落霞散绮。这样绚烂的景色,流动的笔意,若誉为“自然奇逸,非他人所及”(《童蒙诗训·张文潜诗》),该是当之无愧的。但张耒的诗每有秀句孤拔而通篇不称之累,“新月”、“落霞”再接下去,“花开”、“门冷”一联,读来便觉得浅露无味,不如上联的气韵自然生动。这就不免令人遗憾。

(吴锦)

【作者】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淮安市)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少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兄弟。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亦能词。有《张右史文集》。

更多张耒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