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六首》(其一、其三)原文赏析-严羽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9 03:23

有感六首原文

有感六首(其一、其三)

严羽

误喜残胡灭,那知患更长!

黄云新战路,白骨旧沙场。

巴蜀连年哭,江淮几郡疮?

襄阳根本地,回首一悲伤。

闻道单于使,年来入国频。

圣朝思息战,异域请和亲。

今日唐虞际,群公社稷臣,不防盟墨诈,须戒覆车新。

有感六首赏析

严羽论诗,标举“妙悟”、“兴趣”,谓“当以盛唐为法”(《沧浪诗话》)。但明人胡应麟云:“仪卿识最高卓,而才不足称”(《诗薮》)。其实,他身处宋末动乱时代,不乏感时忧国的佳作,五律组诗《有感》即是明证。此题原有六首,这里选其中两首。

关于《有感》的写作年代,学者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写于理宗端平三年(1236)以后,有人认为写于度宗咸淳三年(1267)以后。这里采用前一说。理宗端平元年,宋师与蒙古军联合灭金,乘势收复了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西京洛阳。但蒙古很快翻了脸。端平二年后,即挥戈南下,进军四川、湖北、安徽等地。端平三年,襄阳守将叛变,献城出降,严重影响了战局。《有感》就是反映这一历史动乱、抒发悲凉感慨之情的组诗。严羽诗近体学杜甫,风格沉郁苍凉。《有感》不仅题目采自杜诗,而且风格、语言皆有杜诗风味。

第一首首联两句起得沉郁顿挫,给人一种压抑感。“残胡灭”指国力衰微的金国终于在宋师与蒙古师合击下灭亡。“百年仇耻幸已雪”(《四方行》),岂不可喜?哪知宋朝协助蒙古灭金,自撤藩篱,对蒙古觊觎南宋之心,君臣竟懵无所知,岂不可悲?一个“误”字下得沉着有力。蒙古师比金兵为害更烈,故曰“患更长”。首联虽仅两句,但诗意递进转折,极尽顿挫之致。颔联出句描写战尘蔽天的场面;宿患方除,新敌已至;对句描写沙场情景:旧骨未瘗,战尘又起。这二句对仗工整,一“新”一“旧”,把历史与现实用“患”字贯穿起来,容量颇大,有很强的概括性。此联学习杜甫《有感》“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的句法,但意境自不同。颔联承首联写“患”之意,颈联写患“更长”的内涵。金兵只占据了中原,蒙古师却长驱直入到四川、安徽、湖北等地。“巴蜀连年哭”:“巴蜀”,即今四川一带;“连年”,见为患时间之长,“哭”,极写生灵涂炭之惨。“江淮几郡疮”,“几郡”写出为患之广,“疮”以满目疮痍喻蒙古师之酷。此联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描写,意境阔大,感情深沉。尾联着重抒写诗人对襄阳之失的“悲伤”,预示着来日大难。襄阳乃军事重镇,故曰“根本地”。此城一失,蒙古师即能长驱直入,南宋将后患无穷,所以诗人要“回首一悲伤”。至此,诗人忧国忧民之情已跃然纸上,其内心的痛苦亦表露无遗而催人泪下了。

后一首写蒙古派使者入宋议和一事,并表白了诗人对此事的深刻见解。《沧浪诗话》反对“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但宋诗好发议论的特点在此诗中仍有体现,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命运时时萦系于怀的情思。首联先写耳闻的一个事实。这既表明自己隐居的身份,也反映了诗人并非与世隔绝。“单于”原指匈奴最高首领。此“单于使”指蒙古派遣的特使。值此大动干戈之际,“单于使”为何“年来入国频”呢?颔联接着就解说了原因。“圣朝”指宋,“异域”指蒙古。一个“思息战”,一个“请和亲”,似乎双方都有握手言和乃至结秦晋之好的诚意。其实,宋朝“思息战”是真,既然“巴蜀连年哭,江淮几郡疮”,灾难深重的宋朝廷自然渴望化干戈为玉帛,与蒙古和平共处,但这只是一厢情愿而已。蒙古“请和亲”却是假,历史上诚然有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联姻而和睦友好的佳话,但此时蒙古贵族的“请和亲”只是缓兵之计,以利再战,并以此麻痹宋朝军民的斗志。诗人的头脑是清醒的,对蒙古贵族的认识亦入木三分。他以一个在野之民的身份对此原无须置喙,但居然按捺不住而借诗句向圣朝奏陈了。颈联二句当然是套语,不过是借此过渡到尾联:“不防盟墨诈,须戒覆车新。”“盟墨”指双方签订的和约,“覆车”喻失败的教训。诗人真诚地指出:如果不认识对方签订和约只是狡诈的手段,那么就要重蹈历史上因轻信“盟墨”而吃亏上当的覆辙。“不”与“须”两个副词用得自然巧妙,使尾联也构成工整的对仗句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卒章显其志”,明确地揭示主题,豁然醒目。诗人之所以把话说得直露,实乃出于忧国之心,故直言讽谏,无所顾忌了。后一首以议论为主,但有振聋发聩之力。

(王英志)

【作者】

严羽:生卒年不详。字仪卿,又字丹丘,号沧浪逋客,邵武(今属福建)人。精于诗论,倡“妙悟”与“兴趣”说。有《沧浪集》、《沧浪诗话》。

更多严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