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思》原文赏析-徐幹古诗-魏晋诗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9 00:21

室思原文

室思

徐幹

沉阴结愁忧,愁忧为谁兴?

念与君相别,各在天一方。

良会未有期,中心摧且伤。

不聊忧餐食,慊慊常饥空。

端坐而无为,仿佛君容光。

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

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

每诵昔鸿恩,贱躯焉足保!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辞。

飘飖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惨惨时节尽,兰华凋复零。

喟然长叹息,君期慰我情。

展转不能寐,长夜何绵绵。

蹑履起出户,仰观三星连。

自恨志不遂,泣涕如涌泉。

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

安得鸿鸾羽,觏此心中人。

诚心亮不遂,搔首立悁悁。

何言一不见,复会无因缘?

故如比目鱼,今隔如参辰?

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终之。

别来历年岁,旧恩何可期!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讥。

寄身虽在远,岂忘君须臾?

既厚不为薄,想君时见思。

【注释】

1、不聊:犹言“略不”、“且不”。聊,且略之辞。这两句是说所以有“慊慊饥空”之感并非为餐食而忧,言外之意是因为见不着爱人。这就是《诗经·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两句的意思。

2、诵:与“颂”通。

3、君期:傅玄《秋兰篇》“君期历九秋”句。“期”一作“其”。

4、三星:指参星。参宿共七星,四角四星,中间横列三星,古人又以横列的三星代表参宿。《诗经·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所谓三星也是指参星。《绸缪》是乐新婚的诗,作者可能联想及之。

5、益:增加。劳勤:忧苦企望。以上二句是说思念而不见其人,只见其人在家时常用的巾栉等物,因而更增益忧念之心。《太平御览》作“思见君巾栉,以弭我劳勤”,意思不同,但也可通。

6、悁悁:忧貌。

7、靡:无。《诗经·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此诗“人靡”两句所本,表示希望对方始终如一。

《室思》原文赏析-徐幹古诗-魏晋诗歌

室思赏析

室思:犹“闺情”。《玉台新咏》卷一将全诗分为六章。有些选本以前五章为《杂诗》,末一章为《室思》,不可从。诗的内容,前五章写女子对于在远方的爱人的思念、盼望和失望,末章写希望对方不忘旧情。

“室思”,即闺妇之思。诗写女子对久出不归的丈夫苦苦思念的情怀。这种题材,前代不乏写得好的篇章,如乐府《伤歌行》,《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明月何皎皎》等,都是非常突出的。它们都以较短的体制,抓住触发思妇情感的某一契机,叙写特定场景下相思之情。贵在以少总多,言简情遥。徐幹这一首,则以其空前的规模,更加完美的艺术结构和对主人公心理流程、相思情态多侧面的细腻刻画,构成异于上述诸作的鲜明特色。

诗一开头,便以“沉阴”二字,一语双关,由景入情,简括有力地写出阴晦的天宇、沉重的氛围和思妇灰暗愁戚的心情;随之点明愁情的产生由于丈夫远别,会面无期,直落主题;接着再具体描写这种相思之情。在那阴暗寂寞的环境、骚动不安的心绪中,只有丈夫的幻影,给思妇带来希望和光明,她的忧思该有多么深重!这一章是总写,为全诗的纲;二、三、四章,便紧承终日“无为”,唯见“君容”而展开,分别表现女主人公在不同时节、环境下感物伤情的复杂心态。

春天是发人情思的季节。思妇登上高山望夫,却只见昔时丈夫远去的道路,不见今日回归的身影;眼前道路遥遥万里,陡增心中天涯远隔之苦,愁情百结,怎不令人红颜暗老!那遍地芜秽的草色告诉她,青春正在匆匆逝去,转念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难道让美好年华在孤独等待的愁恼中消逝?她想强自宽解,寻欢遣愁,然而念及恩爱的往事则又自甘为爱情而献身,寂寞自守,从而陷入更恼人的相思之中。

夏日炎炎,怀思焦灼,尤难自已。思妇遥望远方,只见浮云如水,流向他乡,不禁幻生出托浮云以“通辞”——给心中人捎话的意念。然而浮云飘飘径自离去,留下的是加倍的空虚和寂寞。这里,浮云这个意象是个极好的创造。后来晋傅玄作《云歌》:“白云翩翩翔天庭,流景仿佛非君形。白云飘飘,舍我高翔;青云徘徊,为我愁肠。”显然有《室思》这四句的影子,只是写尽写露了,而其中的复杂情感,《室思》中却都含蓄地包容了。思妇由白云的飘浮不归,生出丈夫“独无返期”的怨叹,见室外朗朗的天宇,映衬出室中明镜黯淡、尘灰久积;从流云如水,引出情思悠悠,无有穷已;总之由白云的意象生发,把撩乱的情思集中而真切地传达出来。结尾以其比喻新鲜,含思婉转,而成为诗史上的名句,后人纷纷仿作,以至于“自君之出矣”变成乐府的一体,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秋冬时节,百物凋零。思妇由花木的枯萎,意识到生意的将尽,更加深了内心的惨痛。她呼唤着丈夫,向他发出“君期慰我情”的恳请和哀告;这种内心无望的独白,正是二章自解不得,三章苦思不遂的心理、情感的深化。她彻夜难眠,更觉长夜漫漫,心境凄凉。空闺独处令人心酸,出户所见,又是那象征新婚幸福的星光,益发伤情;思昔抚今,更预感到爱情理想的破灭。“自恨志不遂”是经历长年痛苦后的清醒,而清醒却只能给她带来更大的苦痛,她只有吞声饮泣,泪如涌泉!

丈夫虽远去,而家中旧物犹在,似乎处处留下他的身影,真是触处皆情,物皆含思,使思妇的忧虑与日俱增。她幻想化为禽鸟飞到丈夫身边,而幻想的结果便是对现实更强烈的失望。“搔首立悁悁”活画出她焦虑、烦乱、不安的情态。为什么你一去不返?为什么我们再无缘相会?为什么昔时恩爱若比目鱼?为什么今如参商二星永不见面?丈夫留给她的只是一连串找不到答案的沉重疑团!她由思到疑,不祥的预感已笼罩心头。这一章通过写睹物思人,回应首章的“仿佛君容光”,而与前三章写四季之思形成交叉的结构,进一步深化了对女子无时无处、无有穷尽的思夫心理的表现,完成了诗歌的第二部分。

第六章是诗的结尾,写思妇在失望中冷静地思考。“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既是社会的常态,何况丈夫一去不返已久历年岁,哪有丝毫旧恩可以期待?她绝望了,已经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遗弃的命运,然而对于失去丈夫即失去一切社会地位的封建时代的女子来说,要她自愿接受这种被遗弃的命运毕竟是困难的,她仍然只能委婉劝说丈夫勿忘旧恩,不要做出那“重新而忘故”,为君子所责备、所讥讽的负义之事,幻想用自己“岂忘君须臾”的痴情,用“想君能终之”“想君时见思”的反复诉说,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以图打动丈夫。尽管希望是渺茫的,但这是思妇情感的唯一支柱,她只能在这绝望与希望的交织中痛苦地等待下去。正是在这里,诗歌通过对思妇矛盾心理的揭示,深刻写出了封建时代妇女命运的悲剧。

综观此诗,前五章均以景起情,在物我交融中凸现思念之切,末章出之以理,在理智的思考中深化内心情感的揭示。全诗叙写层次递进,井然不紊;体情真切周至,细腻传神;诗歌语言清新自然,颇具风华流美的韵致,读来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它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建安诗歌长于言情的特征;而这种对个人内心情感世界的深入观照,又正是那一时代“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精神的体现。

(胡大浚)

【诗人名片】

徐幹(171—217),字伟长,北海(今山东寿光东南)人,建安七子之一。性恬淡,不重视官禄,以著述自娱。有《中论》二卷,为当时作家所推重。诗仅存四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