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述祖德诗二首》(选一)原文翻译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30 22:08

述祖德诗二首(选一)原文

述祖德诗二首(选一)

谢灵运

序曰:太元中,王父龛定淮南,负荷世业,尊主隆人。逮贤相徂谢,君子道消,拂衣蕃岳,考卜东山,事同乐生之时,志期范蠡之举。

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已。

崩腾永嘉末,逼迫太元始。

河外无反正,江介有蹙圮。

万邦咸震慑,横流赖君子。

拯溺由道情,龛暴资神理。

秦赵欣来苏,燕魏迟文轨。

贤相谢世运,远图因事止。

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随山疏浚潭,傍岩艺分梓。

遗情舍尘物,贞观丘壑美。

【注释】

1、太元:晋孝武帝年号,公元376—396年。

2、王父:祖父,指谢玄。龛(kān)定:平定。龛通“戡”。淮南:淮水以南。此指谢玄太元八年(383)于淝水大破南犯的前秦苻坚。

3、逮:及,到。贤相:指谢玄的叔叔谢安,孝武帝时任宰相。徂(cú)谢:去世。

4、君子句:语出《周易·否卦》,说正派人受压。

5、拂衣:古人起身时的一种动作。蕃岳:地方长官。蕃通“藩”,岳指岳牧。

6、考:老。卜:选择。东山:在浙江始宁(上虞)。

7、乐生:指战国时燕人乐毅,曾率兵伐齐连下七十余城,后中反间计出奔赵国。

8、范蠡(lí):春秋时楚人,曾助越王句践灭吴,后变名易姓游历江湖。

9、中原:指西晋故都洛阳一带。丧乱:指匈奴南下侵扰。

10、解已:止息。

11、崩腾:山崩水腾,喻国家遭受严重破坏。

12、河外:指淮河以外洛阳等地。反正:平乱扶正。

13、江介:长江边。蹙圮(cùpǐ):喻指偏安江南的东晋国土局促日削。蹙,窘迫。圮,毁坏,倒塌。

14、万邦:各国。咸:都。震慑:震动害怕。

15、横流:喻局势混乱。君子:指谢玄。

16、拯溺:拯救落水者。此句语本《孟子·离娄上》“天下溺,援之以道”。

17、资:依赖,凭借。神理:指应付事变的才智。

18、秦赵:指氐族苻坚统治的河南、陕西等地。来苏:《书·仲虺之诰》“后来其苏”的缩语。来,说晋军北来,苏,指人民摆脱异族统治暂获喘息。

19、燕魏:指由鲜卑族慕容氏统治的河北、山东地区。迟(zhí):等待。文轨:《礼记·中庸》“书同文,车同轨”的缩语,指国家统一。

20、贤相:指谢安。谢世运:指去世。谢,辞别。

21、远图:指收复北方失地,统一祖国的远大志向。

22、高揖:拱手相让。七州:指谢玄曾做过都督的徐、兖、青、司、冀、幽、并七个州郡。

23、五湖:古指太湖,此借指始宁太康湖。

24、疏:开凿。浚:深。

25、艺:栽种。枌:白榆。梓:梓树。

26、贞观:尽情游览。丘壑:山水。

谢灵运《述祖德诗二首》(选一)原文翻译赏析

述祖德诗二首(选一)赏析

门阀制度是东汉末年开始形成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讲究门第阀阅几乎成了入仕的必备条件。所谓“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文选》任彦昇《为萧扬州荐士表》李善注引谢灵运《宋书序》),即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由于谢姓早在晋室南渡前就是陈郡阳夏的名门望族,加上东晋建立之初,谢安继王导之后为相,谢玄相广陵,在太元八年(383)的淝水之战中击败强敌,收复徐、兖、青、豫等州,为巩固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这些都使谢灵运对自己的出身和门第充满了强烈的优越感。这两首有“识度高明”(皎然《诗式》)之誉的述祖德诗,便是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其第一首云:

达人贵自我,高情属天云。兼抱济物性,而不缨垢氛。段生藩魏国,展季救鲁人。弦高犒晋师,仲连却秦军。临组乍不绁,对珪宁肯分。惠物辞所赏,励志故绝人。苕苕历千载,遥遥播清尘。清尘竟谁嗣,明哲垂经纶。委讲辍道论,改服康世屯。屯难既云康,尊主隆斯民。

与上诗虚含不同,此诗实叙,先从永嘉末年刘聪、石勒作乱,导致中原地区陷于异族统治落笔,写出晋室当时战乱不断、疆土日蹷的危急形势。然后正面称扬祖父谢玄以过人的卓识和才干,击败前秦的南侵之敌,保全了东晋在南方的半壁江山。但由于贤相谢安的不幸去世,原本要收复中原的远大计划受阻终止。这样祖父只能让位归隐,像范蠡那样徜徉江湖,尽情观赏山水之美。全诗记事历转而下,详略得体,寓颂于述,颇有史笔之妙。故前人评曰:“起六句叙时事,语壮阔该简,有气称题,为第一段。‘万邦’六句承递入题,次第精实,全篇中权正位,为第二段。‘拯溺’二句身分,凝句顿挫。‘贤相’以下收转……以结述德之旨,见归宿……以诗论,则经营布置,称停稠密,可谓极工,笔亦简老。”(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五)

【相关阅读】

更多谢灵运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