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行别人》原文赏析-谢枋得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8 18:50

北行别人原文

北行别人

谢枋得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

天下岂无龚胜洁,人间不独伯夷清。

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

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北行别人赏析

谢枋得,南宋遗民。宋亡,变易姓名隐居闽中。后来为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不食而卒。这首诗就写在北上前夕。

首联一开始就把舍生取义的打算明确地告诉了送别诸人。“纲常”指三纲五常,此处指“君臣”一纲。下文中的“义”、“礼”的用法与此同。此联意谓,我犹如雪中松柏,不改青青之色,此去目的正在扶植“纲常”,至于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用意与文天祥《正气歌》相同,凛然正气溢于言表。

颔联用了两个典故。龚胜是西汉人,哀帝时为光禄大夫。王莽篡汉后曾遣使者欲拜胜为讲学祭酒,龚胜说:“岂以一身事二姓”,并从此不开口饮食,十四日而卒。伯夷是商代孤竹君之子,商亡,他和弟弟叔齐耻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薇而食,以至饿死山中。龚胜和伯夷是千百年来人们递相传扬的忠臣义士的表率,作者以他们作比,不仅是在为自己树立学习的榜样,而且在句中冠以“岂无”、“不独”字样,大有“今日将与我而三”的气概。

如果说颔联是照应首句,用比喻来显示自己的凛然正气,那么颈联便是承接第二句,直陈此行的意义。生和死历来是人生最重要的抉择,但这首诗中说“生堪舍”、“死甚轻”,就是因为义重于生的缘故。在这里作者把生、死、礼、义作了最认真的衡量,得出了最明晰的结论。

尾联总提全篇。南八,即唐朝时的南霁云。据韩愈《张中丞传后叙》记载,霁云随张巡守睢阳,安史叛军破城以后,他和张巡同时被俘,在被害之前,“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第七句全用韩愈文中词语,至今读来似乎仍然可见张巡呼告、霁云笑答时的情景神态,而作者也正把自己比作告别张巡的南霁云,宣告大丈夫有死无降,表示了以身殉节的决心。末句用“皇天上帝眼分明”作结,句意既指南霁云的不屈精神有皇天可鉴,也指自己虽将被迫北上,但一片忠心,对天可表。

这首诗中所表现的凛凛气概和不屈不挠的气节是感人至深的。据《坚瓠集》载,枋得此诗一出,和者甚众。“张叔仁诗云:‘打硬修行三十年,如今证验作儒仙。人皆屈膝甘为下,公独高声骂向前。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值半文钱。到头毕竟全清洁,留取芳名万古传。’枋得会其意,甚称之。”可见在当时就曾有过很大的反响。

这首诗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它特殊的结构方式上。如果我们把全诗分成一二句、三至六句、七八句三个部分,那么就不难发现各部分的前一半是用比兴体,后一半则用赋体,这样处理既使作品鲜明生动,又避免了单用一种手法可能产生的枯燥之弊。其次,作者选用了一些很富有表现力的虚字,也给此诗增色不少。比如颔联中的“岂无”、“不独”,不仅表示自己要追配古人,还表明决不向元朝统治者屈膝。再如五六句中的“堪”、“甚”二字,一说“值得”,一说“特别”,表明自己早就下定了“舍生取义”的决心。此诗的最大意义,就是表现了孟子所说的“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李济阻)

【作者】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宝祐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除抚州司户参军,即弃去。曾为建康考官,出题以贾似道政事为问,遂罢斥,谪居兴国军。德祐元年起为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率兵抗元。城陷后,流亡建阳,以卖卜教书度日。后元朝迫其出仕,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强制送往大都(今北京),乃绝食而死。门人私谥文节。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叠山集》。

更多谢枋得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