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如意》原文赏析-谢翱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30 21:22

铁如意原文

铁如意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楚舞,一起作楚歌。

双执铁如意,击碎珊瑚柯;

一人夺执之,睨者一人过。

更舞又一人,相向屡傞傞;

一人独抚掌,身挂青薜萝。

夜长天籁绝,宛转愁奈何。

铁如意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了悼念文天祥殉国而写的。

元世祖至正十六年(1279),文天祥兵败被俘,押解到大都(今北京),虽经百般威胁利诱,始终坚贞不屈,至正十九年从容就义,年仅四十七岁。

据胡翰《谢翱传》记载,谢翱早年绝意仕进,闭门读书。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文天祥到了当时的行都福安(今属福建),被端宗任命为枢密使,都督诸路兵马,进兵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开府聚兵,图谋恢复。谢翱也变卖家产,率乡兵数百人赴难,任谘议参军。在与文天祥相处的短短几个月中,这位谢翱仰慕已久的雄杰,给他留下了终身难以忘怀的印象。

文天祥殉国后,谢翱悲不能禁。第二年(1283),他过姑苏,这是文天祥恭帝德祐元年(1275)开府旧治,他触景生情,“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至正二十三年又“哭之于越台”(即越王台,在今广东广州北越秀山上)。至正二十七年,又与友人吴思齐、冯桂芳、严侣登西台(即子陵台,在今浙江桐庐富春山,相传为汉光武帝时隐士严光钓鱼处)绝顶。西台地势险峻,孤绝千丈,谢翱等为文天祥设立牌位,酹酒恸哭,并以竹如意(一说铁如意)击石,作楚歌为天祥招魂,歌词说:“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水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毕,竹石俱碎。诸人又移榜中流,感喟赋诗,谢翱也作有《西台哭所思》以寄托哀思。《铁如意》便是记叙这件事的。

为死者招魂,是古代民间习俗。楚怀王客死秦国后,屈原痛惜不已,曾为其作《招魂》。谢翱深慕屈原,曾取屈原《少司命》句,自号“晞髮子”,并作有《楚词芳草图谱》。为文天祥招魂一事,看来是受了屈原的影响。

诗的开头四句,总叙月下歌舞的概况。在皎洁的月光下,有五、六个仙人婆娑起舞。他们散乱的身影如同迷蒙的云雾,依稀可辨;袅袅的余音回旋良久,飘散到杳杳的远方。仙客,这里指仙人。“仙客”与“月下”对举,更具虚无飘渺之致。“散影”、“遗音”,则见诗境的空灵无迹。寥寥数语,平平叙来,为读者勾画出一个朦胧飘忽的境界。

以下十句,就“影”和“音”展开描写,是诗篇的主要部分。仙客中有一人翩翩起舞,楚舞,这里泛指南方的舞蹈;有一人引吭高歌,楚歌,这里泛指南方的歌曲。这两句诗乃从《史记·留侯世家》载刘邦对戚夫人说的话“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化出,而含义完全不同。志士郑思肖在宋亡后,坐必南向,岁时伏腊,望南野哭。和“南向”、“望南”一样,“楚舞”、“楚歌”寄托了作者对于故国的怀念。仙客楚歌楚舞,激昂慷慨,他们手中所持的铁如意,将珊瑚树美丽多姿的枝条击得粉碎。如意,是古时的一种观赏器物,一般用竹、铁等制成,长约三尺多,柄端可作指形、芝形等。以如意击珊瑚,借用《世说新语·汰侈》事。晋时石崇与王恺斗富,曾用铁如意击碎王恺所藏的珍奇的珊瑚树。这里借用这个典故,切合本事的以铁如意击石,自然浑成,不着迹象。

另外几位仙客的动作更为生动,一人夺过歌舞者手中的如意,加入了歌舞的行列,另一人却以目斜视,从他身边飘然而过。加入队列的还有另外一个人,他们微带醉意,歌舞不停。傞傞,这里是醉舞不停的样子。接着作者的笔锋转向另一个人,用一“独”字,写出了此人的超群脱俗,不同凡响。他像屈原笔下的山鬼一样,“披薜荔兮带女萝”,并以手击节,为歌舞者助兴。至此,诗篇铺叙详赡,层次分明,一幅“月夜歌舞图”已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气氛似乎是欢快的。最后两句却陡然翻转,夜色沉沉,万籁俱寂。“愁修夜而宛转兮”(《楚辞·哀时命》),在这漫漫的黑夜里,何时才能见到希望的曙光,何时才能盼到金色的黎明呢?“宛转”,辗转不能入睡的样子。一句“宛转愁奈何”,突出了作者忧心忡忡,愁肠百结的心境。原来仙客的月下歌舞,不过是长歌当哭,聊以发泄心中的忧愤而已。作者花了那么多的笔墨描绘月下歌舞的情景,实在不是闲笔,而是为篇末的跌宕蓄势。一个反跌,作品便戛然而止,收得突兀,却又耐人寻味,余韵无穷。

明人胡应麟以为:“宋末盛传谢皋羽歌行,虽奇邃精工,备极人力,大抵李长吉锦囊中物耳。”(《诗薮》外编卷六)《宋诗钞》也称“(谢翱)古诗颉颃昌谷”(《谢翱传》)。谢翱的诗,深受李贺一派影响,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从《铁如意》可见其诗风的一斑。李贺的诗歌,本来以意境幽僻、清冷艳丽著称,谢翱的诗,虽也新颖奇险,变幻莫测,然而南宋末年国势的危殆以及元兵南下后国破家亡的惨痛体验,却赋予他的诗歌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李贺诗歌意象的虚幻冷艳相比,谢翱的诗更具现实成分,声情绵邈,音节苍凉悲壮,有强烈的艺术力量。

谢翱与友人登西台以如意击石,声震林木,本为悼念文天祥,为文天祥招魂,而作品却不从正面描写登西台经过,无一字提及文天祥,无一语涉及史实,而是以叙述登台歌舞为主,借助客观景象的细致描绘和气氛的有力渲染,构筑成空灵迷离的意境,因而大大地丰富了诗篇的内涵。元人任士林说:“(谢翱)所作歌诗,其称小,其指大,其辞隐,其义显,有风人之余,类唐人之卓卓者,尤善叙事。”(《松乡集·谢翱传》)这是很有见地的。

伤悼知音的云亡,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是屡见不鲜的。“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礼记·檀弓上》)宿草,隔年的草。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死者的哀悼之情逐渐淡忘,本来是人情之常。然而谢翱登西台恸哭,上距文天祥殉国,已有整整八年之久。“凋悴缘何事,青青忆旧丛。”对倾覆的故国的怀想,对为国捐躯的烈士的悼念之情也与日俱增。“国破山河在”,诗人终其身不能无哭,然一腔热泪无处抛洒,强捺义愤,长歌当哭,作者内心的伤痛是可以想见的。有人将谢翱的西台恸哭,比之于汉高祖时追随田横自杀的五百门客,其实,谢翱忧国忧民的高风峻节,是“士为知己者死”的田横之客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是数百年来谢翱的诗歌一直传诵不衰的重要原因。

(雷履平 赵晓兰)

【作者】

谢翱:(1249—1295)字皋羽,晚号宋纍,又号晞髮子,福安(今属福建)人,后迁居浦城(今属福建)。元兵南下,率乡兵投文天祥,任谘议参军。入元不仕。曾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天祥被害于大都,作《西台恸哭记》。有《晞髮集》,辑有《天地间集》。

【相关阅读】

更多谢翱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