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柳四首》(选一)原文翻译赏析-王士祯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7 22:37

秋柳四首·选一作品原文

秋柳四首(选一)

王士祯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注释】

[注]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晚号渔洋山人。济南府新城县(今山东省桓台县)人。清初著名文学家。

[1]销魂:指极度悲伤。白下:南京的别称。

[2]差池:参差不齐。《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3]黄骢曲:据《乐府杂录》:“黄骢叠,唐太宗定中原所乘马,征辽马毙,上叹息,命乐工撰此曲。”乌夜村:在今江苏昆山东南,东晋何准之女在此出生,后成为晋穆帝皇后。但晋穆帝十九岁即驾崩,何皇后自此孤苦独居。

[4]玉关哀怨: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秋柳四首》(选一)原文翻译赏析-王士祯作品

秋柳四首·选一作品赏析

从《诗经》开始,柳树就成为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古今咏柳或涉及柳的作品不计其数,但大多是咏春天的柳、象征离别的柳,比如《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比如唐朝诗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比如北宋词人周邦彦《兰陵王》中“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而王士祯的《秋柳四首》却别辟蹊径,咏秋天之柳,而且赋予柳意象以更深广的历史蕴涵。

王士祯写作《秋柳四首》的缘起是在游济南大明湖时被湖畔秋柳触动,诗歌却是从南京的柳起笔。南京,是一座最能触动兴亡盛衰之叹的城市。远有六朝的更迭,近有南明的覆灭。柳亦如城,曾经春日繁盛,如今憔悴枯萎。残照西风,故都衰柳,这一番景象怎能不令人感慨。而秋柳处处都有,大道两边,村庄内外,整个江南都是一片衰飒之意。至于边关塞外,本就是苦寒之地,春天时尚且“春风不度玉门关”,更何况秋天呢。

这首诗咏柳,除了诗题却无一柳字,而每一联又尽得“秋柳”神韵。诗中多处用典,却又不着痕迹,不觉晦涩雕琢。整首诗弥漫着挥之不去的历史的感伤,却又不是指向具体的历史事件。

王士祯这首诗作于顺治十四年(1657),明清易代的剧变刚刚过去,每个人都有深刻的王朝兴衰的体验。王士祯的《秋柳》诗恰好表达出了一种时代的心理,因而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连顾炎武都来到济南,作有《和秋柳诗》。

更多王士祯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