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雪月之观》原文翻译赏析-沈周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6 19:20

记雪月之观作品原文

记雪月之观

沈周

丁未之岁,冬暖无雪。 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 风寒冱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 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 寒浃肌肤,清入肺腑,因凭栏楯上。 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而莫禁,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以传信于不能从者。 顾所得不亦多矣!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与月当有神矣。我思挟之以飞遨八表,而返其怀。汗漫虽未易平,然老气衰飒,有不胜其冷者。 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 仍归窗间,兀坐若失。 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而健忘日,寻改数日,则又荒荒不知其所云,因笔之。

【注释】

[1]丁未: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

[2]戊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霁:雪停放晴。

[3]冱(hù):寒冷凝结。

[4]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

[5]浃:透。栏楯(shǔn):栏杆。纵为栏,横为楯。

[6]呀(xiā):张大了口。太素:朴素,质朴。在道家哲学中代表天地开辟前出现原始物质的宇宙状态。殆:大概,几乎。

[7]挟:依傍。八表:八方之外,指极远的地方。汗漫:没有边际的。衰飒:衰落。

[8]二鼓:二更天。

[9]兀坐:独自端坐。

[10]荒荒:暗淡不明的样子。

《记雪月之观》原文翻译赏析-沈周作品

记雪月之观作品赏析

在江南,遇到一个雪月之夜并不容易。江南地暖,本来下雪就不多,雪落下不久就会化掉,难有积雪。沈周遇到的这个雪月之夜尤为难得。那是一个暖冬,整个冬天都没有下雪,到了正月初三,突然下了一场大雪,一连下了三天才停。但这个时候的月亮还是弦月,暗弱无光。幸好雪停后天气寒冷依旧,地上的雪一直积到正月初十尚未融化。初十的晚上,月亮升起,明月照积雪,月光雪光把夜晚映得明彻。

沈周被这月光雪光吸引,登楼徘徊。大地和大地上的一切都被雪覆盖,明月下照,“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俨然一个晶莹澄明的世界。楼下有溪,月光照在溪水上,溪水清澈如镜,水中有树的倒影,清晰可见,“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清寒沁人肌肤,环顾天地之间,不类人世,几乎恍恍惚惚有飘然若仙之感。

可是太冷了,寒冷中断了沈周在这雪月之夜的神游。不过这并没有让他觉得扫兴,他浩歌下楼,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