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怀古》原文翻译赏析-马戴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8 08:38

楚江怀古作品原文

楚江怀古

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楚江怀古》原文翻译赏析-马戴作品

楚江怀古注释译文

【注释】

①木兰舟:此因楚江而用《楚辞》中的木兰舟,即木兰树所制之舟,木兰有微香。

②云中君:云神。

【译文1】

夕阳的斜晖从山丘上投射过来,映在露气上,泛出一片寒光。洞庭湖边的林中,传来阵阵猿啼声,我在江上摇着木兰舟。明月从广阔的湖面上升起,急流在山谷间奔泻。《九歌》中的云中君仰望不见,整个晚上我都在怀古悲秋。

【译文2】

霜露凝聚着寒光,夕阳落下了楚丘。洞庭湖畔的树丛里,猿声哀啼。乘驾木兰舟,顺水漂游。浩瀚的湖面明月冉冉升起,苍莽的青山,夹着喧闹的水流。我望不见飘渺的云神,彻夜难眠,怀古悼往独自悲愁。

【译文3】

江上露气蒙蒙凝聚着寒光,夕阳落向楚地山丘。洞庭湖畔的树上猿猴啼叫,人坐在木兰舟上缓缓飘游。宽广的洞庭湖面升起明月,苍山上夹着泉瀑分泻乱流。可惜我看不见天上云中君,整夜里唯有独自伤感悲秋。

《楚江怀古》原文翻译赏析-马戴作品

楚江怀古赏析评点

【赏析1】

宣宗大中初年,诗人犯颜直谏得罪上司,由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尉。他从北地辗转至江南,于洞庭湖边、湘江岸上,触景伤情,追思昔日圣贤,感慨自身遭际,创作了五律《楚江怀古》三首,本诗是其中第一首。诗中勾画了洞庭一带的风光,追念屈原,表现诗人对屈原的敬慕,同时抒写自己内心的忧闷苦楚。

首联描绘景色:薄暮之时,水面上烟雾缭绕,露气蒙蒙,寒气逼人,夕阳西下,落向楚山,如此凄清萧索的秋色,暗示着诗人心底的酸楚。

颔联仍然在写景。第一句写耳畔响起猿猴哀啼,眼前展现着洞庭岸边的秋树;次句写的是诗人自己乘着木兰舟泛游江上。此番情景令人联想到屈原《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以及《涉江》中的“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泛舟江上,见景思人,诗人联想到了屈原。

颈联从水、山两方面描写夜间景色:黄昏后,皓月从宽广的洞庭湖上升起,苍山间夹涌着条条乱流。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广泽生明月”意境开阔而恬静,衬托着诗人谪旅的孤独寂寥;“苍山夹乱流”显得迷乱,暗示着诗人心中的迷惘。

末联道出“怀古”主题。诗人在楚江天地间徘徊,思及当地遥远的传说与屈原《九歌》里的“云中君”。“不见”照应“自”,“悲秋”不但表达了诗人的寂寥情怀,而且在时令上与开头对应,让整首诗表现出和谐统一的美感。

这首诗凄丽婉转,寓情于景,用情细致隐约,真挚感人。

【赏析2】

该诗前三联写景,最后一联抒情。写景自夕阳西下到明月初升,配以寒露、“猿啼”“苍山”“乱流”等等,描绘出一片萧瑟苍茫的楚江晚景,隐隐透出悲情,最后才点明“悲秋”。诗人为什么会悲秋?所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此诗中难以寻出答案。马戴写《楚江怀古》本来有三首,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不妨录出另外两首。第二首云:“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芦洲生早雾,兰隰下微霜。列宿分穷野,空流注大荒。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第三首云:“野风吹蕙带,骤雨滴兰桡。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阴霓侵晚景,海树入回潮。欲折寒芳荐,明神讵可招。”三首诗合起来看,“怀古”,应该怀的是屈原、宋玉。“屈宋魂冥寞”,“屈宋”的魂又是什么呢?首先,从诗中用典来看,兰、蕙等在屈原的《离骚》中暗喻人才或美好的品德。“云中君”即云神,屈原《云中君》有云“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君,即指云中君;马戴诗言“云中君不降”“明神讵可招”,源出于此。又,宋玉《九辩》抒写落拓不羁的悲愁和哀愤,开千古文人悲秋之先声。马戴诗言“悲秋”,言“屈宋”,当与此相关。由此可见,诗中所言“屈宋魂”当指怀才不遇和贫士落魄的哀愤。其次,从诗人的身世遭遇看,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马戴初作幕僚,45岁以后才中进士,“苦家贫,为禄代耕,岁廪殊薄”,“白头从宦,俸不医贫”。一生不得意,遂易悲春伤秋。近人俞陛云也说“借云中君以托想,谓其恋阙怀人,亦无不可也”(《诗境浅说》)。因此,可以判断,马戴三首《楚江怀古》是借怀念屈宋,表达自己不被重用、不得意的身世之悲。不过写得委婉含蓄、语近情遥而已。

在这三首诗中,第一首写得最好。原因有二:第一,以写景做铺垫,逼出结句,水到渠成。前三联写景,夕阳西下,露气初凝,树猿哀啼,人在江湖,月升广泽,乱流出山,均是楚地景象,语气自然,悲情隐约。读来只觉一股悲凉萧飒之气自肺腑中涌出。诗人花这么大篇幅做渲染、铺垫,至尾联才逼出“悲秋”之情绪及原因,点到即止,余味不尽。相较之下,第二首纯写景,少情味。第三首情景交错,略显跳跃,没有第一首语气自然。第二,有妙句“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气象比较阔大,写悲情而不局促,是马戴诗的一贯特点,也是其肖盛唐处。其余两首中的“列宿分穷野,空流注大荒”“阴霓侵晚景,海树入回潮”均如此。但后两联没有前一联纯出自然,绝无雕琢之感,仿佛脱口而出。同时,这两句又檃栝了屈原《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和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之句意。清沈德潜说这一联“二语连读,乃见标格”(《唐诗别裁集》),近人俞陛云赞其“风致独绝”(《诗境浅说》),故曰妙。因为写得好,故录此首。

(张应中)

《楚江怀古》原文翻译赏析-马戴作品

【赏析3】

唐宣宗大中初年,原在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的马戴,因直言被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尉。从北方来到江南,徘徊在洞庭湖畔和湘江之滨,马戴触景生情,追慕前贤,感怀身世,写下了《楚江怀古》五律三篇。这里所选录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诗人描写了洞庭湖的风景,通过对屈原的凭吊,抒发了欣羡屈原的情怀,表达了苦闷忧伤的心境。全诗含蓄深沉,苍凉雄浑。楚江,这里指湘江。

首联写景,先点明薄暮时分,江上雾气初生,露气迷茫,寒意侵人,夕阳西下,渐逼楚山。这种萧瑟清冷的秋暮景色,隐约透露出诗人悲凉的心境。

颔联继续写景,上句写物,入耳的是阵阵的猿鸣,入目的是洞庭湖边的秋树;下句写人,也就是诗人自己,驾一条木兰舟,漂流江上。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屈原的诗歌:“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涉江》)。诗人泛舟湘江上,对景怀人,想到屈原。

颈联两句分别从水、山两个角度写夜景,黄昏已尽,一轮明月从广阔的洞庭湖上升起,深苍的山峦间夹泻着汩汩而下的乱流。“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广泽生明月”的阔大和静谧,曲折反映出诗人远谪的孤单落寞;“苍山夹乱流”的迷乱,正好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彷徨。

尾联才点出“怀古”的主旨,以悲愁作结。诗人俯仰于楚江天地间,不禁想起了楚地古老的传说和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不见”与“自”相呼应;“悲秋”二字点明孤独悲愁之意,同时在时间和节候上与开篇相呼应,使全诗在错综变化中呈现出和谐完整之美。

全诗借景抒怀,清丽婉约,情真意切。

【赏析4】

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被贬,从太原到湖南,徘徊于洞庭之滨,心有郁结,题诗怀古。诗中描写泛舟洞庭所见景色,凄迷的景物引发他对屈原的怀想(《云中君》是屈原《九歌》的篇名),因“云中君不见”而“竟夕自悲秋”,实则是对自己直言被贬的悲叹。全诗富于画意,风格高雅雄浑。

更多马戴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