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从军行》原文翻译赏析-李颀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7 02:23

古从军行作品原文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古从军行》原文翻译赏析-李颀作品

古从军行注释译文

【注释】

①交河:地名,汉代车师国首府,在新疆吐鲁番西北,因河水分流环绕城下而得名。

②轻车:汉代有轻车将军,此处指将帅。

③蒲萄:即葡萄,原产西域,汉武帝时引入中原。

【译文1】

白日登山眺望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哀怨。旷野扎营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离母的胡儿眼泪双双地滴落。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随从将军拼命奔波。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译文2】

白日里登上高山,去眺望边城报警的烽火,傍晚时饮马在边地的交河,在昏暗的风沙里行军,注意倾听军中刁斗声。琵琶声传出无限哀怨,仿佛乌孙公主远行。边地万里荒无人烟,只有这座大野孤营;雨雪纷纷弥漫天地,就像与大漠融成一气。胡地的鸿雁夜夜由此飞过,哀叫着投向南方;胡兵的眼泪一串又一串,洒落在这僻远关山。听说身后的玉门关啊,被朝廷派兵阻塞,战士们只有舍生拼命,跟随主帅去血战。年年阵亡的将士尸骨埋在荒野之外,只不过换来那葡萄种子传入汉地。

【译文3】

白天登山眺望报警的烟火,黄昏到交河旁饮战马。远行的队伍在昏暗的风沙中敲着刁斗,军中的悲哀气氛如同和亲公主的琵琶声般幽怨。野营万里,望不见一座城镇,雨雪迷蒙,只有那荒凉无际的沙漠。胡地的群雁夜夜哀鸣朝南飞去,胡兵们听了,忧伤的泪水双双滴落。听说玉门关仍被皇帝封锁只有拼出性命跟随将军搏杀战场。每年都有大批的战士暴死在塞外,换来的只是葡萄移植到汉家的花园。

《古从军行》原文翻译赏析-李颀作品

古从军行赏析评点

【赏析1】

“从军行”是古乐府题名。诗人借汉代的事表达对唐玄宗用兵政策的不满,由于怕惹怒皇帝,故加一“古”字在题目前避嫌。全诗记录了从军之苦,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深切同情,以蒲桃之小和牺牲之大做对比,表达了强烈的反战思想。

前四句诗写出了边塞生活的苦闷艰难。一、二句写将士们的日常生活:白天要登到山顶察看有没有举烽火的边警;黄昏又要带战马到河边饮水。三、四两句是对夜晚景致的描绘: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只有狂沙扑面而来;巡夜的打更声和如泣如诉的琵琶声更让人觉得孤寂萧肃。

中间四句着意渲染边陲的艰苦环境。军队驻扎在荒野之处,无城郭相依。雨雪之夜,大雁空鸣,尽显荒凉之景。从“胡雁”两句开始,诗人由“汉兵”转而写“胡儿”,由胡人之事衬托边疆之苦,表现了诗人的良苦用心。胡地的大雁、孩子尚且感慨落泪,更不用说戍边的“汉兵”了。

文末四句诗,诗人巧借典故讽刺了皇帝的穷兵黩武。在此等恶劣条件下谁又愿意戍边呢?“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则彻底熄灭了将士们返乡回家的念头。《史记·大宛传》中记载,汉武帝曾令李广利攻打大宛,在连战受挫的情况下他上书请求班师回朝。武帝震怒,令人关闭玉门关,号令:“军有敢入,斩之!”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明战争无法结束,将士们只能不断拼命作战以求一胜。而“年年战骨埋荒外”却只是赢得区区的蒲桃而已,实在是得不偿失。

全篇一句紧接一句,层层深入,直至结尾方才点出诗眼,彰显出极大的讽喻之力。

【赏析2】

此诗是唐代边塞诗中反战题材的名篇。

玄宗天宝年间,连年对外用兵,人民不堪其苦。此诗以古喻今,借汉讽唐,所以题目中加一个“古”字。在这首感情深沉、章法平整、主题深刻的边塞诗中,诗人对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战士的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谴责。在艺术上,该诗能融现实与史事于一体,笔法雄浑苍凉,悲多于壮。末二句,运用对比手法,述说战士至死不得还乡,而换来的仅是葡萄入汉家,发人深思。

战争,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都以牺牲生命作为代价。打赢了,是一部分人请赏论功;打输了,就要生灵涂炭。这首诗,写的就是征战之士的愿望。这些征战之士,白天要眺望烽火,保持警惕;晚来又要到交河饮马。军中听到的声音,不是报夜的刁斗声,就是幽怨的琵琶声。边地的环境,是万里荒漠,雨雪纷纷,胡雁哀鸣,胡儿夜哭,极其荒凉凄惨,不忍目睹。但皇帝派人遮断了玉门关,不准罢兵,战士们只好拼着性命跟随将军继续打仗。这种残酷的战争到底换来了什么呢?每年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士,所得只是葡萄种进了汉家天子的宫苑罢了!诗人将厌战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于诗语之间了。

《古从军行》原文翻译赏析-李颀作品

【赏析3】

这首诗用乐府古题作边塞抒情。四句一解,凡三解。篇幅不长,令人百读不厌。诗中写征夫之苦,不采用客观叙述角度,而用第一人称语气写成,有如泣如诉之感。

一解中说:白昼登山站岗放哨,黄昏傍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喂饮战马,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如此,既辛劳又单调;边地风沙很大,日月暗淡无光,夜闻刁斗寒声,令人尤觉凄凉。

诗中用陪衬的写法,由征夫之幽怨,陪写入汉家公主的幽怨。昔汉武帝以江都王建女为公主,遣嫁乌孙,念其行道思家,故使工人裁筝筑为马上之乐,名日琵琶。和亲本是汉文帝定下的睦邻外交政策,无论得失如何,对公主本人来说,总是被迫作出的牺牲,何况这牺牲还未能换来边地的持久和平。征夫与公主,贵贱悬殊,却在被迫作无谓的牺牲这一点上达成同情和共鸣,这是诗中极富于人情味的一笔。

二解专事环境气氛烘托,陪写入胡儿、胡雁的凄苦。胡雁哀鸣还可以说是因为自然环境的险恶,胡儿下泪则只能是因为战争不息的缘故了。在边塞诗中,从来胡汉对立,而李颀却着意于彼此的同情,他指出胡儿、汉儿同是战争的受害者,在征人泪的另一面,则是胡儿泪,这是诗中极富于人情味的又一笔。批判现实的精神,使诗人超出了狭隘民族主义的天地,而达到了人道主义的思想高度,是此诗过人之处。

三解再次运用汉事,武帝时李广利为夺取马匹资源攻大宛不利,表请回军,武帝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史记·大宛列传》)。言表请回军无望,只有继续进行开边战争。汉武帝开边的结果,随汗血马进入中原的还有葡萄、首蓿种子。西域文明的引进,当然也是有重大意义的事,然而,文明的输入难道就非使用战争的手段不可吗?末二句极言统治者重物轻人,求之匪计,非战之意甚明。

《从军行》加一“古”字,仿佛只是沿袭古题,对汉代历史教训进行反思,然而借古鉴今的用意是很清楚的,可谓婉而多讽,发人深思。此诗多用骈句,调声上兼注意双声(“刁斗”“琵琶”),叠词(“纷纷”“夜夜”“双双”“年年”),反复(“胡雁”“胡儿”)等手段,使得全诗音韵谐婉,唱叹生姿。

(周啸天)

【赏析4】

“从军行”是古乐府题名。此诗借汉代的事表达对唐玄宗用兵政策的不满。又由于避嫌怕惹怒皇帝,故加一“古”字在题目前。全诗记录了从军之苦,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深切同情。以蒲桃的小和牺牲的大做对比,表达了强烈的反战思想。

前四句诗写出了边塞生活的苦闷艰难。白天登到山顶察看有无举烽火的边警;暮色降临又要带战马到河边饮水。三、四两句是对夜晚景致的描绘: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只有狂沙扑面而来,而巡夜的打更声,恰似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之音,更让人觉得孤寂萧肃。

中间四句着意渲染边陲的艰苦环境。军营位于荒野之处,无城郭可相依。雨雪之夜,大漠上空鸣的大雁,尽显荒凉之景。“胡雁”两句起由“汉兵”转而写“胡儿”,表现了诗人的良苦用心。由胡人之事衬托了边疆之苦。本土生长的胡雁,胡儿尚且感慨落泪,更不用说戍边的“行人”了。

文末四句诗巧借典故讽刺了皇帝的穷兵黩武。在此等恶劣的条件下谁又愿意戍边呢?“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则彻底熄灭了“行人”返乡回家的念头。《史记·大宛传》中记载,汉武帝曾令李广利攻打大宛,在连战受挫的情况下他上书请求班师回朝,武帝震怒,令人关闭玉门关,号令:“军有敢入,斩之!”这表明战争尚未结束,将士只能拼命作战以求一胜。而“年年战骨埋荒外”却只赢得区区的蒲桃而已,实在是得不偿失。

全篇一句紧接一句,层层深入,直至结尾方才点出诗眼,彰显出极大的讽喻之力。

【诗人名片】

李颀(约690~751),赵郡(今河北赵县)人,长居颍水之阴的东川别业(在今河南登封)。偶尔出游东西两京,结交当代文士。开元十三年(725)中进士,任新乡尉。经五次考绩,未得升迁,遂辞官归东川。其诗以边塞诗著称,尤以七言古诗见长,可与高适、岑参、王昌龄等比肩;描写音乐的诗篇,亦具特色。

更多李颀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