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6 03:35

南陵别儿童入京 古诗全文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南陵别儿童入京【注释】

①南陵:今山东曲阜县南有陵城南庄,时人呼为南陵。儿童:指白女平阳及子伯禽。②山中:指泰山。

③黍:北方呼小米之粘者为黍。

④买臣:即朱买臣,西汉时人,字翁子。买臣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樵薪自给。常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数止之,买臣不听。其妻羞之,求去,买臣日:“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妻悲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买臣后富贵,为会稽太守,其妻愧悔自。事见《汉书朱买臣传》。

南陵别儿童入京【题解】

宋本题下注云:“一云古意。”天宝元年(742)八月李白奉诏入京将离东鲁时所作。南陵,此南陵不是安徽之南陵,当在东鲁(今山东充州附近)。此诗将奉诏时兴高采烈的得意心情,写得尽出言表,表现出李白的率真性格。

天宝元年(742)秋奉诏入朝时作。题一作《古意》,当为初题,今题为李白后所改定者。南陵,前人多以为安徽宣州属县之南陵,大误。白入朝始发之地在东鲁;其《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诗有“月出鲁城东”、“鲁女惊莎鸡”之句,可知南陵必在白东鲁寓家处。诗中“会稽愚妇”当指与白结婚之“鲁一妇人”,乃弃白而离去者,如汉之朱买臣妻,诗题初作《古意》,意在此。妻已离去,故入朝时只与子女为别。结末“仰天大笑出门去”二句,写得意昂扬之态,如见其颜色,是情神俱到之笔。《唐宋诗醇》评日:“结句以直致见风格,所谓辞意俱尽,如截奔马。”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南陵别儿童入京》翻译译文

翻译译文:

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

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

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去长安而西入秦。

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南陵别儿童入京》赏析一

李白素有壮怀,自信“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但苦无“终南捷径”,长期不得实现。天宝元年(742),唐玄宗下诏征召,这年李白 42岁。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接到诏书后异常喜悦和极度自信的心情。

诗一开头“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就用充满喜庆的笔调,描绘出一派山村的丰收景象,流露出掩饰不住的欢愉之情,为下文的描写作铺垫。

接下四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正面描写了欢乐的场景,渲泄心中的欣喜之情。李白生性好酒,新醇肥鸡此时激发了诗人的酒兴,刚进家门,就大声呼喝,要童子烹鸡酌酒,大有欢庆受诏之意。其声亦如其人,诗人飞扬的神采亲切可见。小儿女天真可爱的情态,更增强了家庭的喜庆气氛。可是,淡淡而饮,诗人还觉不过“”,就“高歌取醉欲自慰”,纵酒高歌,大感快慰;酒至酣处,舞兴又起,于是“起舞落日争光辉”,离座舞剑,灿灿剑光与落日争辉。喜气洋洋的场面中,穿插描写了诗人的呼叫声、儿女的嬉笑声,而引吭高歌中又间以舞剑时的吟啸声,“四声”或热烈,或高扬,更加重了诗的喜剧色彩,衬托出诗人兴高采烈的情绪。

在热闹场面的铺写后,诗人又进而透视自己的内心。“游说万乘苦不早”,诗人的心情本已喜极,这里却宕开一笔,反写不能更早“游说万乘”的遗憾之情,显示了写情的多姿多采。“著鞭跨马涉远道”,其跃跃欲试之态宛然如在目前。显然,李白对自己入京的前景是充满乐观的。他把自己的出山和晚年得志的朱买臣联系起来,既鄙薄了那些鼠目寸光的世俗小人,又暗示了自己将不虚此行。故“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二句,联想自然,豪兴四溢。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两句,表现了李白乐极忘形的神态和自负自信的心理,完成了诗人形象的最后刻画。诗情至此,也犹如蕴蓄已久的波涛,异峰突起,把感情波澜推向高潮。

这首诗叙事完整、简洁、凝炼,从归家到离家,一气写来,动人地再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二句,更是描写刻画李白外部形象和内心世界的千古名句。而感情曲折,起伏有度,既见正面的铺写,又着间接的烘染,把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跌宕多姿,赋予全诗强烈而鲜明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南陵别儿童入京赏析二:

此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这不仅点明了从山中归家的时间是秋熟季节,而且,白酒新熟,黄鸡啄黍,显示出一种欢快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兴高采烈的情绪,为下面的描写作了铺垫。

接着,诗人摄取了几个似乎是特写的“镜头”,进一步渲染欢愉之情。李白素爱饮酒,这时更是酒兴勃然,一进家门就“呼童烹鸡酌白酒”,神情飞扬,颇有欢庆奉诏之意。诗人的情绪感染了家人,“儿女嬉笑牵人衣”,此情此态真切动人。饮酒似还不足以表现兴奋之情,继而又“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一边痛饮,一边高歌,表达快慰之情。酒酣兴浓,起身舞剑,剑光闪闪与落日争辉。这样,通过儿女嬉笑,开怀痛饮,高歌起舞几个典型场景,把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这里诗人用了跌宕的表现手法,用“苦不早”反衬诗人的欢乐心情,同时,在喜悦之时,又有“苦不早”之感,正是诗人曲折复杂的心情的真实反映。正因为恨不在更早的时候见到皇帝,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跨马扬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遥远的路程。“苦不早”和“著鞭跨马”表现出诗人的满怀希望和急切之情。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诗从“苦不早”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晚年得志的朱买臣。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担柴走路时还念书。他的妻子嫌他贫贱,离开了他。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诗中的“会稽愚妇”,就是指朱买臣的妻子。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浅轻视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会稽愚妇”,而自比朱买臣,以为像朱买臣一样,西去长安就可青云直上了。其得意之态溢于言表。诗题只说“别儿童”,这里用“会稽愚妇”之典故,是有所指责。詹锳认为此诗是“把刘氏比作‘会稽愚妇’

诗情经过一层层推演,至此,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可以想见其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显示了无比自负的心理。这两句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因为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了解李白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特色。诗善于在叙事中抒情。诗人描写从归家到离家,有头有尾,全篇用的是直陈其事的赋体,而又兼采比兴,既有正面的描写,而又间之以烘托。诗人匠心独运,不是一条大道直通到底,而是由表及里,有曲折,有起伏,一层层把感情推向顶点。犹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又生一波,使感情酝蓄得更为强烈,最后喷发而出。全诗跌宕多姿,把感情表现得真挚而又鲜明。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南陵别儿童入京》赏析三

天宝二年(公元743)秋季,李白得到了玄宗召他进京的消息,非常兴奋。当他由会稽进京,行至南陵(故址在今安徽繁昌县境)时,写下了这首与家中儿女告别的诗作。

首二句点明行踪和时令。“白酒新熟”、“黄鸡啄黍”,既渲染出一派丰年特有的愉悦和谐气氛,又自然引启下面“烹鸡酌白酒”一事,照应极为紧密。诗人刚从远方归来,烹鸡酌酒为归人接风,本是妻子应做之事;但诗人此时激情难捺,竟自“呼童”来做,并借“儿女嬉笑牵人衣”的举动来反衬自己兴高采烈的心情。此犹未足,更继之以“高歌”,又继之以“起舞”。从“呼”到“歌”再到“舞”,三个连续性的动作,将诗人进京之前的激动心情表露无遗。

然而,诗人在兴奋之中又感到稍许遗憾:没能更早一点向皇帝陈述自己的治国方略,直至四十三岁才有进京面驾的机会;但转念一想,这机会毕竟来了,这又确是令人高兴的事,所以,还是快一点“著鞭跨马涉远道”吧。下面两句,借汉代朱买臣因早年贫贱而受妻子轻视、晚年受到汉武帝赏识而发迹变泰的故事,比喻自己也象朱买臣一样,时来运转了;以前那些轻视自己的人,不过是些鼠目寸光的“会稽愚妇”而已。“辞家西入秦”,回应篇首“山中归”,点明去向;而一个“亦”字,突现了诗人此时因理想即将实现而极为快慰的心境。

最后两句,是诗人情感的总爆发,也是他内心活动的全部吐露。笑,大笑,乃至仰天大笑,这是何等的得意,又是何等的狂放!往日的屈辱,今日的快慰,来日的憧憬,都在这笑声中得到了发泄和表露。“我辈岂是蓬蒿人?”以此作结,令人想见诗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断言,从而感受到一种对自我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感情真挚、自然,无丝毫造作之态,而又一气贯注,激烈昂扬,表现了李白诗惯有的特色。。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南陵别儿童入京》古诗提要及诗中人物与地名

古诗提要:

《南陵别儿童入京》题一作《古意》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歌行体作品,作于天宝元年(742)秋。此诗用直陈其事的赋体,又兼采比兴,夹叙夹议,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在豪放跌宕的笔调中,洋溢着诗人积极奔放的生活热情和慷慨激越的进取精神,诗人求用心切、受宠忘形的神态跃然纸上。全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实现抱负的极其喜悦的心情和豪迈自得的心境。

论者初据《旧唐书·李白传》所云白入京为道士吴筠所荐,而吴时在越中,故断白天宝元年有越中之行,并于越中奉诏,于南陵(属宣州,今为安徽南陵县)别妻子入秦。

今论者考知白与吴筠并无交往,遂否定吴筠荐白入朝之说,及白天宝初之越中之行,由宣州南陵入京等说均为新说所代替。按白有《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诗,诗中南陵显在鲁地,与此诗中之南陵当为一处。又据白天宝元年初行踪考定,其奉诏入京之地当在东鲁。新说是。另,诗题中云“别儿童”,可知白当时并无妻室,而诗中大骂之“会稽愚妇”,则有两说:一.谓刘氏夫人。

魏颢《李翰林集序》云白在许氏夫人之后“又合于刘,刘诀”。二.鲁一妇人。魏序又云:“次合于鲁一妇人。”或刘氏(鲁一妇人)不安于贫而于开元末离白他适。白十数年漫游干谒无成,今奉诏入京,宏图待展,诗中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结末二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此诗名句。《唐宋诗醇》云:“结句以直致见风格,所谓辞意俱尽,如截奔马。

注释及诗中人物与地名:

会稽,县名,即今浙江绍兴市。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有“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和卢侍御通塘曲》有“梁鸿德耀会稽日,宁知此中乐事多”。《口号赠阳征君》有“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有“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别储邕之剡中》有“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南陵别儿童入京》有“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有“遥闻会稽美,一弄耶溪水”。《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有“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越女词五首》(其四)有“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赠从孙义兴宰铭》有“誓雪会稽耻,将奔宛陵道”。《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有“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另有《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

南陵,今安徽南陵县。李白《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有“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另有《江夏赠韦南陵冰》、《书怀赠南陵常赞府》、《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南陵别儿童入京》、《南陵五松山别荀七》、《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纪南陵题五松山》。

蓬蒿人:草野之人,也就是没有当官的人。蓬、蒿:都是草本植物,这里借指草野民间。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