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鲥鱼》原文赏析-何景明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4 15:37

鲥鱼原文

鲥鱼

何景明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桔未能先。

赐鲜遍及中珰第,荐熟谁开寝庙筵。

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

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箸金盘敢望传!

鲥鱼赏析

这是何景明正德年间在京作中书舍人时的作品。正德皇帝是个花天酒地的少年天子,宠任宦官,刘瑾、钱宁等迭掌大权,更引诱得他日益荒淫无耻,至今民间还流传正德皇帝下江南,舞台上还有《游龙戏凤》之类的戏。鲥鱼是江南特产,江苏金山、浙江桐卢等处所产尤其有名,是地方官讨好皇帝的时鲜贡品。何景明这首诗写的就是因进贡鲥鱼引起的感慨。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桔未能先。”开头两句,就把鲥鱼之美,以及地方官吏的趋奉之殷勤,都写得淋漓尽致了。鲥鱼产海中,春夏之交,溯江产卵,江浙一带才可以捕到。“燕”指北京。当时交通工具落后,江浙到北京要走几十天,鲥鱼四月上市,五月就运到了北京,极言供应传递之速。《文选》注以卢橘为枇杷,与荔枝都是产于南方的名贵果品,且很难保鲜的。杨贵妃嗜荔枝,唐明皇从四川涪州取荔枝,不惜人力,以致杜牧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之句,这里用荔枝、卢橘来衬托鲥鱼的名贵。“先”,超过的意思,“未能先”即不能超过,把荔枝、卢橘都比下去了。

三、四两句“赐鲜遍及中珰第,荐熟谁开寝庙筵。”“鲜”,时鲜,这里指鲥鱼。“中珰”,宦官。宦官专在宫廷内服务,所以称中官或中人。《汉官仪》说,秦官名中有“中常侍”,汉光武以后,专任宦者,右貂金珰。珰是一种冠饰。既然宦者中常侍的冠饰是右貂金珰,所以后因以金珰或中珰称宦官。《春秋穀梁传·桓公八年》注:“无牲而祭曰荐”。以成熟的时鲜贡品祭献于宗庙,就叫“荐熟”。明武宗是特别宠任宦官而不怎么尊敬列祖列宗的。江南名贵的鲥鱼到了,所有亲信的宦官都得到了恩赐,而太庙里的老祖宗却没有谁来理会,对不起,忘记了。这两句确是委婉而深刻的讽刺。

五、六两句是补叙鲥鱼来京之速和一路上护惜之切。第五句写陆运,第六句写水运。风尘仆仆,飞骑传递;鲥鱼味鲜易坏,江船水运时亦必须护之以冰。这两句是互文,飞骑传送也须冰护、江船转运也是飞速的。

末两句“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箸金盘敢望传!”鲥鱼白鳞,脂肪肥厚,所以说“银鳞细骨”。“怜”,爱。“银鳞细骨堪怜汝”句中的词序有点颠倒,正常应该是:“汝银鳞细骨堪怜”,为迁就诗句的韵律颠倒词序;宾语提前,有加重语气之意。“玉箸金盘”,皇帝用以赐予臣下食物的容器,杜甫寓居成都时的诗《野人送朱樱》的尾联“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金盘玉箸”也是说皇帝赐予。“传”,颁赐。“敢”,岂敢。这两句是说,鲥鱼虽然可爱,但自己官卑职小,又怎敢奢望皇帝颁赐呢?表面上似乎是嗟叹受赐无望,实际上却是说皇帝专宠宦官,连老祖宗都不理睬,何况我们这些闲散小京官呢,用意仍在于讽刺。

这首诗脱胎于杜甫的《野人送朱樱》,但用意与做法又不尽相同。杜甫的诗是因为接到乡下人送的樱桃而回忆起在朝廷供职曾受过皇帝颁赐的樱桃,无限感慨;何景明却是反其意而用之,从皇帝遍赐宦官鲥鱼而不向百官颁赐甚至连荐庙之举都忘记了,以资讽刺。杜甫是回首往事,樱桃相同,而皇恩难再;何景明却是注目时事,鲥鱼虽美,而专宠宦官,国势可危。何景明与李梦阳齐名,是明代中叶的复古派领袖之一,“弘治七子”中的关键性人物,他的诗也是尊崇杜甫的。但后来颇厌李梦阳模拟大过,书信往还,争论不已,主张“舍筏登岸”,有创新之意。从这首规抚杜甫而又有所前进的《鲥鱼》看来,也可以窥见一点消息。

(宋谋玚)

【作者】

何景明(1483-1512),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今属河南)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与李梦阳等倡言复古,号称“前七子”。后与李梦阳发生争执,讥其为“古人影子”。实则其复古摹抉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其诗亦不乏清新谐雅之作。有《大复集》。

【相关阅读】

更多何景明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