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望之》原文赏析-何景明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4 15:37

答望之原文

答望之

何景明

念汝书难达,登楼望欲迷。天寒一雁至,日暮万行啼。

饥馑饶群盗,征求及寡妻。江湖更摇落,何处可安栖。

答望之赏析

孟望之,名洋,河南信阳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是何景明的表弟,能诗能文,有《有涯集》。他与何景明交往甚深,常有诗相唱和,何景明的墓志铭就是他写的。这首诗是何景明正德初年赋闲乡居时所作,当时孟洋宦游在外,作诗寄景明。这是答诗,原二首,这是第一首。

首联先写别后殷切盼望来书的心情。想到目前时局不太平,兵荒马乱,送封信很不容易,忍不住登楼远望。可是,烟水迷茫,何处是你的踪迹呢?先倒叙一笔,为后文作势。而“书难达”一语,也就把颈联所写时局形势暗示出来了。颔联承上登楼眺望,兼以“一雁”喻来书,点出题中“答”字之意。“万行啼”是说自己捧读来书时的喜极而泪之状。“天寒”“日暮”,也暗喻时局的萧条。颈联铺叙时局。《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泛指年成不好。有了灾荒,饥民铤而走险,揭竿起义,地方自然不平静,官府也就更多苛捐杂税了。杜甫《无家别》:“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又呈吴郎》:“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征求”,聚敛搜括的意思,指官府。这一联与首句“书难达”隐隐关合,兵荒马乱,盗起纵横,而你却漂泊江湖,音书难达,就更添我的思念之情了。尾联出句着一“更”字脉络更加紧密。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摆落而变衰。”后世即常以“摇落”代指深秋,“江湖”在这里也有双关之意,兼指孟望之正漂泊江湖。饥鸿遍野,关河阻隔,官吏诛求,音讯难通,又加上秋风萧瑟,满眼凄凉,又何处是你的安身之地呢?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宋谋玚)

【作者】

何景明(1483-1512),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今属河南)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与李梦阳等倡言复古,号称“前七子”。后与李梦阳发生争执,讥其为“古人影子”。实则其复古摹抉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其诗亦不乏清新谐雅之作。有《大复集》。

【相关阅读】

更多何景明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