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古诗赏析-白居易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2 14:22

王昭君原文

王昭君

白居易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王昭君》古诗赏析-白居易作品

王昭君赏析

【赏析1】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之说:西施、王昭君、貂、杨玉环。古人形容她们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其中的“落雁”,说的就是王昭君出塞途中的故事:高飞的大雁因为贪看昭君的美貌以致忘了扇动自己的翅膀,而从高空跌落了下来。但就是这样一个美女居然没被汉帝看中,竟然派她出塞和亲,这怎不令后世文人们跌脚嗟叹、吟咏再三呢?据说千余年间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有七百多首,与之相关的小说、民间故事四十余种。历代著名文人纷纷上阵,其中就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王安石、耶律楚材以至近现代的郭沫若、曹禺、田汉、老舍等。

这七百余首昭君题材的古诗中,前人最称道的就是白居易的这一首。宋人罗大经评曰:古今赋昭君词多矣,唯乐天作有恋恋不忘君之意。(《鹤林玉露》)

“汉使却回凭寄语”,昭君请汉使回京后给皇帝带话。带什么话?“黄金何时赎蛾眉?”“蛾眉”者,女子代称,这里指王昭君。皇上什么时候拿黄金来赎回我啊?听起来,昭君像是在作人质,身在匈奴,心向汉庭,时时不忘回到汉帝身边。诚如明人瞿佑所论:“不言怨恨,而惓惓旧主。”(《归田诗话》)

“君王若问妾颜色”,这是昭君叮嘱汉使的话,设想汉帝如果问起自己现在是否美丽依旧该如何回答。“颜色”,容貌。“莫道不如宫里时”,不要说没有当年美丽了啊。这最后一句的潜台词甚多:当初画工毛延寿丑化我,害得我远嫁匈奴;匈奴的风沙使我的美貌无复当年;汉帝若知道了,怕不肯来赎我了。白居易写的《王昭君》同组有两首,另一首可为注脚:“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熏脸销红。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她满脸塞外的尘沙,大风吹乱了她的鬓发;眉上画的青黛半已脱落,脸也消失了红润。辛勤愁苦使她那么憔悴,和那毛延寿画丑了的图形有些相像了。)

昭君不懂,“和亲”是国策,是朝廷为避免战争而付出的代价,与她的容颜无关,但白居易该懂的。其实,古来所谓咏史诗,表面上是在评论历史,实则是诗人所处时代在其思想深处所形成的反射。纵观历代咏昭君诗,大致有三个阶段:一、汉魏时期,哀其不幸;二、唐宋时期,鸣其不平;三、南宋至元清,怒君王之无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变迁是与其时代的主题相对应的。到曹禺写话剧,更把昭君塑造成一个为了汉匈民族的团结而自请出塞的一个深明大义的女子形象。

白居易这首诗,细究起来,除了前人所说“惓惓旧主”,怕还有感慨昭君空有绝世容颜而不见宠于君王之意,含蓄地表达了对怀才不遇者的惋惜。

(陈坦)

【赏析2】

和亲,即将贵族女子嫁给少数民族的君长,利用婚姻作为纽带,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政治关系,乃是汉、唐时代汉族统治阶级常用的手段。派去和亲的,绝大多数是皇室成员,这是当然的。因为这些所谓“金枝玉叶”,更容易引起对方的重视。西汉元帝时,王昭君以“后宫良家子”即一位普通宫女的身份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可算是一个罕见的例外。但这位普通宫女的命运,却激动了两千年来许多人的心。昭君出塞是我国最流行的民间故事之一,被以各种文艺样式描写着,传播着。从晋代到清代,这个人物不仅多次出现在诗歌、讲唱文学和戏曲里,也广泛出现在音乐,绘画、雕塑里。经过人民和历代文学艺术家的发挥创造,王昭君逐渐成为一个丰富复杂的艺术形象。

昭君出塞是真人真事,最早见于《汉书》的《元帝纪》和《匈奴传》。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来朝,愿意当汉朝的女婿,元帝就把王昭君嫁给了他。单于立她为阏氏(皇后),生了一个儿子。后来呼韩邪死了,昭君上书成帝,请求归国。成帝命令她按照匈奴的风俗,再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复株累若鞮单于,又生了两个女儿。如此而已。但到后来,“踵事增华”的结果,故事逐渐完整起来,而且愈来愈具有悲剧性质。综合后来的传说,这个昭君出塞的故事大体如下:

王嫱,字昭君(晋朝为了避司马昭的讳,改称她明君,唐人因为她嫁给了单于,算是妃子,又称明妃),归州(今湖北省兴山县南)人,长得极美,被选入宫。当时,元帝因为宫女太多,就要画工毛延寿画像进呈,选择美貌的召幸。许多宫女都贿赂毛延寿,希图得宠,只有昭君不肯。毛延寿就陷害她,将她画得极丑,所以一直没有接近皇帝的机会。后来呼韩邪求婚,昭君就自己请求去和亲,元帝也答应了,等到辞行的时候,才发现她是后宫中第一美人,大为后悔,但已答应匈奴,无法改口,只好让她去了,后来查究原因,将毛延寿处死。昭君到了匈奴以后,怀念祖国,非常忧伤,经常弹奏琵琶,抒发哀怨。呼韩邪死了,他的儿子又要娶她,她就自杀了。胡地都长白草,而她的坟墓(位于今呼和浩特市南)上独长青草,因此称为青冢,被后人长期凭吊。

从这个故事看来,在人们的心目中,王昭君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是一个由于具有正直的品德而被陷害的人,是一个具有反抗性格的人,是一个热爱祖国又为她作出了贡献的人,是一个为广大人民所同情和怀念的人。

和亲,如果不是在被威胁和压迫的前提之下进行的,对于促进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内各民族的友好,加强彼此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流与连系,肯定是一件好事。唐代文成公主嫁给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对汉、藏两族的团结友好,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人们所熟知。对于昭君出塞一事,古代作家由于认识水平所限,并没有能正确地加以描述,有些作品甚至宣扬了封建奴才道德和大汉族主义思想。当然,大多数作品是同情昭君远嫁异乡,惓恋祖国的,或斥责统治阶级昏聩糊涂或腐朽无能的。对此应当加以具体分析,适当肯定,不能一概抹杀。

白居易这首诗是以王昭君为题材的有名篇章之一。它突出地然而委婉地写出了王昭君对于祖国的殷切依恋,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心情;并且从侧面揭露了统治者的无情和好色。

首句从昭君遇到的一个难得的机会写起。汉朝派有使者到匈奴来,办完公事,要回去了。试想:她这样一个弱女子,远嫁匈奴,生活在语言、风俗、习惯都完全不同的环境中,一旦看到来自祖国的人,该是感到多么亲切、欣慰呢!而在极不容易和祖国通消息的情况下,当使者就要启程回国的时候,怎么能不利用这个机会,郑重地托他带个口信,表示自己迫切的希望呢!

次句写口信的内容,也是她惟一的希望。她虽已长期远嫁,但还是希望朝廷能够用黄金将她赎买回去。这在当时,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如在东汉末年,曹操就曾经将友人蔡邕的女儿、著名诗人蔡文姬从南匈奴赎回)。她存着这个心愿已经很久了,并且渴望这一天的到来。“何日”两字,正非常精确地写出了她迫切的愿望,传达出她每一天、每一年都祈求回到祖国的心情。

王昭君是位民间姑娘,又在汉宫里住过一个时期,凭着阶级本能和生活经验,她深切地理解统治者的心思。她知道,如果她能被赎回,那决不会是由于皇帝的慈悲,而是由于自己的美色还可以供他玩乐。因此,诗的后两句就写她在托这位使者带口信的时候,不得不叮嘱他:倘使皇帝问起自己的容貌,可千万不要说已远不如当年在宫里那么动人了。皇帝如果知道她颜色已衰,怎么还会费钱费事赎她回去呢?这两句表现出她对这件事情有清楚的认识和细心的考虑,写出了她的沉痛心情,也写出了她的悲惨命运。

当然,这是诗人的虚构,然而这种虚构不正显示了诗人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开掘得多么深,理解得多么透吗?

王昭君在匈奴是怎么过日子的,诗人们也作过许多描写。我们在这里选读几首。杨凌《明妃怨》云:

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驮弦管向阴山。

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向单于照旧颜。

储光羲《明妃曲》云:

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

强来前帐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

这两首都是通过描写昭君在匈奴的生活,来显示她永离祖国的哀怨的。第一首写孤身远嫁,一去不还,纵有美丽的容颜,珍贵的镜奁,也羞于为异族的君王而梳妆打扮了。第二首写其不习惯于北方的气候,游猎的生活,却又不能不强颜为欢,勉强适应。这都是写其无可奈何的处境,孤寂不堪的心情,只举梳头、换衣、听歌、看舞以及等候单于这样一些琐事,而多少难言的悲哀痛苦都在其内。

再如王涣的《惆怅诗》:

梦里分明入汉宫,觉来灯背锦屏空。

紫台月落关山晓,肠断君恩信画工。

则又是一种写法,它通过对于昭君做梦的描写表达了她的故国之思。梦入汉宫,室有锦屏,一觉醒来,仍在毡帐。紫台月落,关山天晓,时间虽同,地域全异,相隔万里,无计重归,这岂不是由于皇帝完全相信画师的图像而赐与的结果吗?想到这里,真不能不使人肠断了。诗中并没有指斥皇帝,而皇帝的昏庸自见(紫台,即紫宫,指汉宫。江淹《别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诗即用赋语)。

以上是一些以咏叹为主的作品。此外,也还有人以议论为主,写了许多关于王昭君的诗。如清人赵翼《古来咏明妃、杨妃者多失其平,戏作二绝》之一云:

远嫁呼韩岂素期,请行似怨不逢时。

出宫始觉君恩重,临去犹为斩画师。

这首诗和他另外一首咏杨贵妃的,都是翻案文章。他认为昭君的远嫁,虽系主动请求,其实并非自愿,不过是因为以绝色而不见宠幸,有所怨恨,认为生不逢时而已,所以等到她出宫之后,才发觉君恩之重,否则,为什么当她临走的时候,元帝还把陷她于不幸的画师毛延寿斩了呢?

翻案文章不是不可以做,但必须是旧日的案定错了,才能够翻,才应当翻。前人的诗,多半斥责元帝的昏庸,哀怜昭君的不幸,是符合于民间传说中所塑造的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形象的。而此诗一方面否定了昭君的反抗性格,另一方面,又为元帝斩画师的行为开脱,认为他不是出于好色而后悔,反把这一行为解释为是对昭君施恩,这就恰好暴露了作者自己奴才式的封建道德观念。

同样是属于议论的作品,清初刘献庭的《王昭君》两首,就比较能够正确地评价这一传说。其一是托为王昭君的口吻写的,诗云:

六奇已出陈平计,五饵曾闻贾谊言。

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

这首诗写汉朝的君臣没有正当的方法和足够的力量去对付敌人,而只知道用美人计。在西汉高祖时代,陈平曾六出奇计,使汉朝转危为安。其中之一是高祖在平城被匈奴围困,陈平派人去游说阏氏,得以解围。据桓谭《新论》的揣测,陈平可能是说汉朝准备向单于进献美女,阏氏恐怕美女来后,夺了她的宠爱,就立即请求单于撤兵。又文帝时代,贾谊曾经建议,要用五种诱饵来控制单于,其中第三饵就是“赐之音乐妇人,以坏其耳。”由此可见,以美人计来缓和外侮,乃是汉家朝廷的祖传秘方、好计策,那么,我岂敢爱惜我自己一身之远嫁异国呢?

这首诗征引古事,连系自身,委婉但又辛辣地嘲笑了统治阶级的无能。戎昱《咏史》云:“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因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欲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两诗一反说,一正说,正可互相证释。

其二云:

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这一首就画师立论。历来歌咏此事,往往是恨画师的贪贿作弊,颠倒黑白,欺蒙皇帝,陷害昭君;也怪皇帝不明,信任宵小,以致绝代佳人,冤死异域。这也就是将对昭君的怜悯和惋惜变为对汉元帝与毛延寿的责备。另外,也有因为不便指斥皇帝,就将罪恶集中到画师身上,而仅慨叹皇帝之误信的,如王涣之作。甚至还有利用杀画师一事来为皇帝遮掩过失,认为这也算是对昭君的恩典,因为给她报了仇的,如赵翼之作。但此诗却开门见山,认为画师不足深论,主要是皇帝昏聩糊涂,指出这并非偶然的失察,也非昭君一人的遭遇。后宫有多少花朵样的美人啊,但由于并没远嫁匈奴,皇帝就根本不知道罢了。

咏王昭君的诗,撇开她远适异国,思念故土的悲哀,而集中火力来批判和讽刺最高统治者,是少见的。尽管历史上的昭君和亲也算是件好事,但在另外一些朝代,确实也存在过利用和亲乃至于用美人计以求免于强敌的侵扰这种事实。而由于封建制度本身的缺陷,怀才不遇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古典文学中,男子之怀才不见用,以女子之有色不见宠为比,又是一种传统的表现方法。因而王昭君在某种意义上,就也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形象。这后一首讽刺统治者之昏聩,无妨认为是包含有这种感情在内的。

对于一个历史题材,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写,这不但表现了作家们多种多样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其不同的立场、观点。以上各诗大体上可以证明。

在以王昭君为题材的古典作品中,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王安石的《明妃曲》两首、欧阳修的《明妃曲和王介甫作》两首以及元马致远的《汉宫秋》杂剧,都是杰出的,可以参读。

更多白居易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