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2 09:0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这首古诗给我的感觉,就如同“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样的熟悉和亲切感。小时候,在还没有开始上学时,家里已经开始教我们背诵唐诗三百首,往往最先会背的就是“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家喻户晓的唐诗。

千百年来,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之心。从它的题目来看,就已经很清晰明白地告诉了我们王维在重阳节的时候,想念家乡的亲人了。

王维的家在蒲州,就是现在的山西永济,不明白王维背景的人常常会误会题目中所说的“山东”是指现在的山东省,就寻思着他明明是山西人,可是为什么会有山东的亲人?甚至有的人还以为他想念的不是亲人,而是在山东省的好友。其实是因为蒲州是在华山的东面,“山东”指的是山的东面,而并非是今天的山东省。

当时,王维正在长安考取功名,待到重阳节时,他独自一人,他乡为客,面对繁华的帝都,感受着长安的各家各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过节的气氛,而自己却是举目无亲,心里便思念起了家乡的亲人们。

这首古诗的开头两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直抒胸臆,用“独”、“异”两个字表现出了他内心的孤独,为他思念家人的心情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长安或许是很多人朝思暮想,费尽心力想要扎根立足的大都市,但是每每在这样的节日当中,都让人很清楚地感受到自己不属于这座城市,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有的只是孤寂和陌生。长安越是繁华热闹,就越显得游子孤独无奈。

佳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这样的节日里,往往都会勾出所有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想念,而这种想念比平常要来得深刻得多。王维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贴切而又朴实无华地写出了思乡的心情。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是诗人在长安遥想从前每逢重阳节的时候,和兄弟一起去登高,身上佩戴着茱萸,而如今自己却一个人在异乡,不能参与这样的活动。

古人把重阳节又称作登高节、茱萸节、茱萸会,在这一日,按照民间的风俗,人们在重阳节除了要登高远望,还要喝菊花酒,并且在身上插茱萸或者佩戴茱萸香囊。

茱萸有一个雅号,叫做“辟邪翁”,采摘茱萸的枝叶,连它的果实用红布缝成一个小包包,佩戴在身上可以用来避邪。杜甫也曾在他的《九日蓝田崔氏庄》中写道:“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在唐朝的时候,重阳佩戴茱萸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它的作用其实是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会有一段时间的回暖,而重阳以前秋雨潮湿,秋热也还未完全退去,衣物就容易发霉。而茱萸有略微的小毒,有除虫的作用。但是在宋元之后,佩戴茱萸的习惯就慢慢淡化了。

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郎,背负着家中的期望考取功名,忍受着思亲之苦,“倍”只一字,已然道出了他心中全然的苦闷。在前两句当中,他先从自己的角度述说,“独”、“异”,以及“倍”三字,用得巧妙,从他自我的感受上表现思亲之情。而后两句,用“遥知”两字,转换到家乡亲人的角度上去写,从“少一人”三字当中,似乎让人体会到了不单单是他在想念亲人,他家乡的亲人此刻也正在遗憾不能和他一起登高,不能和他一起插茱萸避邪消灾。

此时此刻,不禁让我想起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这首诗整体读来,给人的感觉自然逼真,仿佛一切的描述都现于眼前,所有的字词都自然流露,出于肺腑,朴实无华,毫不雕琢。两首诗,皆是源于生活,写出了内心深处的真实感情,由此,我才会将两首诗联系到了一起。

陆游曾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从王维笔墨间晕开的,是浑然天成的感情。不经修饰,自然流泻,其情可见。

更多王维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