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素女》赏析陶渊明的文言文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5 11:21

白水素女作品原文

白水素女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如有人为者。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如此,后更实问,邻人笑曰:“卿已自取妇,密著室中炊爨,而言吾为之炊耶?”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后以鸡鸣出去,平早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端便入门,径至瓮所视螺,但见女。乃至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于是乡人以女妻之。后仕至令长云。今道中素女祠是也。

《白水素女》赏析陶渊明的文言文

白水素女作品赏析

本篇选自《搜神后记》,是一则叙写人间男子得到超自然女性帮助的神话故事,民间俗称《田螺姑娘》。故事流传甚广,本事出自西晋束皙所作《发蒙记》。另外,《搜神记》《述异记》《舆地广纪》均有记载,唐代皇甫氏《原化记》亦载,情事相类,叙述更为婉曲细密。

白水素女,这位走入孤苦无告而又恭谨自守的未婚男子生活中的女性,或云银河女神,或云水神,或云天仙,或云妖异,总之,忽而为螺,忽而为美妇,可瓮中飘然而出,又可与风雨翕然同去,具有着超自然的神力,其所留螺壳,也是米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物。这种超人的力量具有的神性,给人以恍惚迷离的朦胧美感,而白水素女的勤劳、善良,又赋予她现实的人性,从而更为这一形象增添了迷人的艺术魅力。

就叙事技巧而言,本文为制造真幻错综、以假乱真的神话幻想色彩,并令人领略到更多的人间情味,借助了限知视角,以增强阅读中由惊奇到亲切的心理效应。谢端劳作中拾得大螺带回家,以后下地回来便有做好的饭菜,他怀疑是邻居的好意,邻居却笑他藏妇为灶,这是从谢端的角度展示故事侧面,使人们在一种好奇猜测和生活亲切感中看到一个清新奇特的世界。而后人们又随着谢端的视线揭开谜团,得知少女来历。一种农耕生活理想通过白水素女清新优美的形象和委婉动人的言谈表达出来,写得非常务实而充分。限知视角通过制造悬念引人入胜,以优美的仙话风格表达了人间朴实的生活理想。

本篇小说小小情事而千载不废,见出民间故事丰富的想象力和叙事艺术所勃发的强健而持久的生命力。

(王、燕、于天池)

白水素女作品注释

1、侯官:郡名,今福建福州。

2、出居:单独居住。《太平广记》引作“始出作居”。

3、愍(mǐn):同情、可怜。

4、邑下:城墙脚下。

5、炊爨(cuàn):烧火做饭。

6、天汉:银河。白水素女:银河之女神。明冯梦龙《情史》卷十九作“白螺天女”。

7、翕(xī)然:迅疾的样子。

8、令长:县令,县长。

更多陶渊明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