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作二首》赏析-(宋)陆游的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8 04:20

溪上作二首作品原文

溪上作二首

落日溪边杖白头,破裘不补冷飕飕。

戆愚酷信纸上语,老病犹先天下忧。

末俗陵迟稀独立,斯文崩坏欲横流。

绍兴人物嗟谁在?空记当年接俊游。

伛偻溪头白发翁,暮年心事一枝筇。

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

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

《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

《溪上作二首》赏析-(宋)陆游的诗

溪上作二首作品赏析

《溪上作二首》是陆游暮年在山阴时所作。其时,诗人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壮志未成,死有余憾,这是此诗的基调。这类感情在自古文人的诗中虽也时有所表现,但是,像陆游这样执著,这样念念不忘的,却并不多见。

在第一首中,诗人用感伤的笔调,描写自己老病交加,痛惜风俗陵迟崩坏,并嗟叹昔日的好友如今都已烟消云散,相继作古,无人可共功业。同时,诗人更表达了自己那种处乱世而独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崇高品格。

时当落日,冷风飕飕,诗人身披破裘,拄杖溪边,临风独立,无穷感慨,都上心头。这是首联所描绘的境界。“杖白头”可见他的老病,“破裘不补”则表明他的贫穷落拓。颔联紧承上文,对自己真正心事作了表述。他之所以落到如此地步,是因为秉性戆直,坚信前贤先哲的训诫,百折不回。“戆愚”,喻自己信道之笃,不为时俗所转移;“酷信”,则见守道之坚、之死靡它。此时南宋朝廷不思振作,官僚士子歌舞湖山,举国都在沉醉之中,诗人虽是既老且病,却是举世皆醉我独醒,先天下之忧而忧。读着这两联,我们眼前仿佛看到了鹑衣麻鞋、白头拄杖、翘首北望的杜甫。陆游在这两联中所创造的形象以及表达的思想,和杜甫颇有相似之处。

颈联转入对世事的描写,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志事。“末俗”,指衰世的风俗人情。“陵迟”,即衰替败坏。“斯文”,语本《论语》所载孔子之语:“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这里指列圣相传之道。“横流”,“沧海横流”的简称,喻天下大乱。这句意思是说,世衰道弊,天下行将大乱。诗人看到了“末俗陵迟”,看到了“斯文崩坏”,所以不禁生发往事的回忆,不禁想起昔日的故人。“绍兴人物”,指当年与陆游志同道合、共图恢复的友朋故旧。“俊游”,即指“绍兴人物”。然而,时光流逝,老成凋谢,如今有谁还在世呢?现在所看到的,只是些竖儒宵小,夏虫不可与语冰,即使朝廷想有所作为,又能与谁共图大事呢?“嗟谁在”“空记当年”二语,透露出了无限的沉痛与感叹。

第二首,主要是讲自己虽值暮年,仍然忧心国事,不改初衷。伛偻,驼背貌。筇,竹杖。“暮年”句看似平淡,实则颇有含意。伛偻溪头的支筇老叟,理当颐养天年,没有什么心事。“暮年心事”与“一枝筇”并列,语句的背后蕴含着多少牢骚与感慨。烈士暮年,忧思难泯,壮志未已。这正是此句的含意所在。第二联是移情于景。山衔落日,野旷天低。鸦起平沙,黑压压一片,蔽空而至。这一景物描写涂上了很浓的主观色彩,是烈士暮年眼中的萧索之境。到第三联,诗人笔锋一转,直抒胸臆,道出了自己暮年的心事。意谓:今日之天下,可忧之事知多少,而自己只是一介书生,虽有耿耿孤忠,却无地自效。不过,我人虽在野,军国大事、民生疾苦仍然萦绕于心,又怎能浮沉酒盏中,对此不闻不问呢?《东山》《七月》,是《诗经·豳风》中的两篇诗名。前者是讲周公东征后战士归途思乡的情绪以及胜利返回的喜悦,此用来代指宋朝为收复失土而对金国用兵的战事;后者是写西周时期农夫们一年的劳作活动,此用来代指当时的国计民生。

陆游虽然师事曾幾,受过江西派的沾溉,但给予他诗歌创作影响最大的,是杜甫、岑参、白居易诸人。特别是这两首《溪上作》,其高度执著的爱国热情,其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更可见杜甫的影响。

(刘禹昌、徐少舟)

更多陆游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