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王大娘戴竿》赏析-[唐]刘晏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02:20

咏王大娘戴竿作品原文

咏王大娘戴竿

[唐]刘晏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

《咏王大娘戴竿》赏析-[唐]刘晏古诗

咏王大娘戴竿作品赏析

唐人郑处诲《明皇杂录》曾经记载,明皇御勤政楼,罗列百技,时教坊有王大娘,善戴百尺竿。“戴竿”,系流行于汉代及唐宋时的一种技艺,由一人头顶长竿,一人或数人缘竿而上做各种表演。“百戏”,是古代各种乐舞、杂技、武术表演的总称。

刘晏为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生于开元三年(715年),七岁举神童,后授秘书省正字,天宝初迁侍御史,因而有资格领取入场券于勤政楼前观赏百戏。中唐的顾况有《险竿歌》,而生卒年不详的柳曾则有《险竿行》,可见这一技艺之出神入化,激动人心。在争新斗奇的百戏中,刘晏最欣赏的正是王大娘的戴竿表演。“谁谓”,谁料之意,“翻”,反而,反倒。诗人说王大娘虽为妇女,却勇武有力,头顶百尺长竿还要人在上面载歌载舞,神妙绝伦的技艺真是令人赞叹。千年之后读此诗,我们仿佛还能听到勤政楼前那经久不息的掌声。

刘晏简介

刘晏,是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信奉道家。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明朝时列名《三字经》。历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谗臣当道,被敕自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