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赏析-宋代关于仕隐两难的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5 05:39

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原文

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

辛弃疾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

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

药笼功名,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

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

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

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

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

故人何在?长庚应伴残月。

辛弃疾《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赏析-宋代关于仕隐两难的古诗

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赏析

酒酣耳热之际,词人想起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为其中的才士失意之痛和人生如梦之悲所感染,于是依韵而和之。只不过,苏轼最终是被永恒的江月抚平了激荡的情感,显得神采超旷;而稼轩此时的国恨身愁,却难以被外部的风月来安慰,足见英雄悲凉。

此词上片主要写身世之愁。但因为他始终把抗金复国作为唯一的功业追求,于是在他的身世之愁中,透出的是他的爱国之恨。起韵突然一问,劈空而来,把作者对于世间功名——这一被庄子论为偶然性外物的蔑视和困惑的矛盾感受显示出来,寄寓着比平叙更强烈的情感。自己的光阴被消耗殆尽了,满头的乌发已白如堆雪,这是多么的可惜!他的命运悲歌,唱到此处,悲情无以复加。以下猛然顿住,收住这曲浩歌,以“坐中三杰”作为旁衬,唤起下文。

值得注意的是,词人在开篇追问“功名何物”,表明他虽然对功名有困惑,但蔑视的情感更分明,而其下却自许“药笼功名”,说明他虽然否定世俗所追求的一般功名——也即富贵的别称,却对于抗金复国的真英雄事业孜孜以求,希望建立那样的真正功名。

下片正面来抒发耿耿国忧。将希望和失望、安慰和痛苦糅合在一起来写,显得愈加感慨凄凉,情蕴丰富。过片接上片末句而来,在意境上忽然宕开,在情调上突然振起。他即景生情,以凋零的黄菊与冲寒的新梅作对比,表明自己虽然衰老沉落了,却有继起的新人——也就是“坐中三杰”在成长,作者对他们寄予了希望。结韵以在长庚残月的凄清景色中怀念故人的意象,表明故人零落、自身孤寂的情感,结得悲怆。

辛弃疾《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赏析-宋代关于仕隐两难的古诗

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的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曾聚集两千人起义抗金,之后仕途多舛,最终归隐上饶。1207年,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更多辛弃疾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