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束皙传》原文翻译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3-02 14:09

《晋书·束皙传》作品原文

《晋书·束皙传》

束皙,字广微,阳平元城人,汉太子太傅踈广之后也。王莽末,广曾孙孟达避难,自东海徙居沙鹿山南,因去“踈”之“足”,遂改姓焉。皙博学多闻,与兄璆俱知名。少游国学,或问博士曹志曰:“当今好学者谁乎?”志曰:“阳平束广微好学不倦,人莫及也。”还乡里,察孝廉,举茂才,皆不就。太康中,郡界大旱,皙为邑人请雨,三日而雨注,众谓皙诚感。皙与卫恒厚善,闻恒遇祸,自本郡赴丧。尝为《劝农》及《䴵》诸赋,文颇鄙俗,时人薄之。而性沈退,不慕荣利,作《玄居释》以拟《客难》,张华见而奇之。华召皙为掾,华为司空,复以为贼曹属。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大凡七十五篇,七篇简书折坏,不识名题。家中又得铜剑一枚,长二尺五寸。漆书皆科斗字。初发家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文既残缺,不复诠次。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皙在著作,得观竹书,随疑分释,皆有义证。迁尚书郎。武帝尝问挚虞三日曲水之义,皙进曰:“虞小生,不足以知,臣请言之。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照王以三日置酒河典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日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因此立为曲水二汉相缘皆为盛集。”帝大悦,赐皙金五十斤。时有人于嵩高山下得竹简一枚,上两行科斗书,传以相示,莫有知者。司空张华以问皙,皙曰:“此汉明帝显节陵中策文也。”检验果然,时人伏其博识。赵王伦为相国,请为记室。皙辞疾罢归,教授门徒。年四十卒,元城市里为之废业,门生故人立碑墓侧。

(节选自《晋书·束皙传》)

《晋书·束皙传》原文翻译

《晋书·束皙传》作品译文

束皙字广微,阳平元城人。汉代太子太傅踈广的后代。王莽末年,踈广的曾孙孟达躲避战乱,从东海迁居到沙鹿山的南边,于是去掉“踈”字的“足”旁,便改姓束。束皙博学多闻,与哥哥束璆都很有名。年少时在太学求学,有人问博士曹志:“当今好学的人是谁呀?”曹志说:“阳平的束广微好学不倦,没人能赶得上他。”(束皙)回到乡里,被察举为孝廉,又被推荐为茂才,都不就任。太康年间,郡境内大旱,束皙替同乡人求雨,三天后雨下如注,大家说是束皙的至诚感应(的缘故)。束皙与卫恒交好,听说卫恒遇害,从本乡去奔丧。他曾经作《劝农》和《䴵》等赋,文辞很通俗,当时的人(因此)轻视他。他生性沉静恬退,不羡慕荣华名利,作《玄居释》来模拟《客难》(东方朔所作),张华见此赋而认为他是奇才。张华召束皙做他的属官,后来张华担任司空,又让束皙做他官署辅佐的官吏。起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人名)盗魏襄王坟墓,有人说是安釐王的坟,获得竹简几十车。总共七十五篇,有七篇竹简损坏,不能识别题目名称。墓内又得到一把铜剑,长二尺五寸。用漆写的字都是蝌蚪文。当初盗墓的人烧竹简照亮取宝物,等到官府收存时,多是烧坏(毁坏)的竹简书札,文字已经残缺,不能再编纂次第。晋武帝把这些书简交付秘书校订排列次序,探求主旨,并用当时文字抄写。束皙任著作郎,得以看到这些竹简,按疑问分别解释,都有例证。升为尚书郎。武帝曾问挚虞三日曲水的意义,束皙进言:“挚虞是后学小生,不知道这些,请允许我说一说。过去周公建成洛邑,随着流水漂浮酒杯饮酒,所以逸诗上说‘酌酒于杯,浮于流水,随波传送’。另外秦昭王在河曲用三天时间设置酒宴,见金人献上水心之剑,说:‘让你拥有西夏。’于是昭王便称霸诸侯,因此设立曲水。西汉和东汉相沿袭,都是盛大的集会。”武帝十分高兴,赐给束皙五十斤金子。当时有人在嵩山下面得到一片竹简,上有两行蝌蚪文,互相传看,没有谁知道内容。司空张华问束皙,束皙说:“这是汉明帝刘庄显节陵中的策书文字。”检查对照果真如此,当时人佩服他知识渊博。赵王伦当相国,请他当记室。束皙推辞有病弃官回家,教授门徒。四十岁去世,元城市区内为此停业,门生和故人为他在墓旁立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