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行经吴邮亭诗》原文赏析-庾肩吾古诗-南北朝诗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5-01 15:06

乱后行经吴邮亭诗原文

乱后行经吴邮亭诗

庾肩吾

邮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

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

獯戎鲠伊洛,杂种乱轩辕。

辇道同关塞,王城似太原。

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

殷牖爻虽赜,尧城吏转尊。

泣血悲东走,横戈念北奔。

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

人事今如此,天道共谁论。

【注释】

1、以上二句指侯景。《梁书·侯景传》:“普通中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后景果乘白马,兵皆青衣。”《古诗(穆穆清风至)》,“青袍似春草。”《孔子家语》:“颜渊与孔子俱上泰山,东南望吴昌门外。孔子见白马,引颜渊指之:‘若见吴昌门乎?’颜渊曰:‘见之,有系练之状。’”是二句用辞所本。庾信《哀江南赋》:“青袍如草,白马如练。”所指正相同。

2、獯戎:即獯鬻,种族名,周代名猃狁,汉代名匈奴。鲠:阻。辕:山名,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巩县西南,登封县西北。以上二句“伊洛”、“辕”当是借指南朝郊畿之地,否则中原久已沦于异族,本不消说。獯戎、杂种,指侯景。景是北朝朔方人,自齐降梁。

3、辇道:宫苑中人君乘车游行的道。太原:是西周和猃狁交锋之地。《诗经·六月》:“薄伐猃狁,至于太原。”以上二句言侯景作乱,使得京邑和边塞无别。

4、休:美。鼎尚重:春秋时楚庄王向周大夫王孙满问九鼎轻重。九鼎是三代传国的重器。楚有图周之意,所以问鼎。王孙满答楚王道:鼎之能迁移与否要看德的盛衰而不在鼎的轻重。“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见《左传·宣公三年》)这句诗是说梁德未衰,不致亡于异族。

5、秉礼:春秋时齐桓公问大夫仲孙湫:“鲁可取乎?”仲孙回答,“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见《左传·闵公元年》)这句诗是说梁室犹似鲁国有可以保存之道。

6、殷牖:殷代的牖里。牖,与“羑”通,“牖里”就是“羑里”。殷纣囚周文王于羑里,见《史记·周本纪》。爻:《周易》的卦画叫做“爻”,是表示交错变动的。赜:是幽深难明的意思。相传周文王作卦爻辞,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说:“文王拘而演周易。”尧城:借指台城。尧也有被囚的传说,见《竹书纪年》。吏:指狱吏。《史记·绛侯世家》:“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以上二句是说梁武帝在台城被侯景所逼。

7、东走、北奔:指萧绎、萧纶等奔走赴援。

8、七庙:七世之庙。《孙子》注:“古者兴师命将,必致斋于庙,授以成算,然后遣之,故谓之庙算。”庙略:犹“庙算”。五陵:长陵、安陵、阳陵、茂陵、昭陵。这些都是汉朝皇帝的陵,借指萧梁的祖陵。以上二句言画策复仇。

《乱后行经吴邮亭诗》原文赏析-庾肩吾古诗-南北朝诗歌

乱后行经吴邮亭诗赏析

御亭:吴大帝(孙权)所建邮亭,在晋陵(今江苏武进)。本篇是侯景乱后凭吊之作。

这首叙事诗主要记述梁武帝太清年间(547—549)侯景谋反和中原动乱的事态,并深切表达希图匡复之志,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情思,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是一篇包含有人民情绪和愿望的诗作。

据《梁书》卷五十六《侯景传》载,太清二年(548)八月,景遂发兵反,陷京都,破吴中,逼掠子女,毒虐百姓,吴人莫不怨愤。诗的开头四句即为这一事件的记实文字。“邮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当诗人行经吴邮亭时,回头一望,只见滚滚烟尘遮天蔽日,极言叛军势力之盛。“回”字用得尤妙,如果诗人一直向前看,是无法观察后面的追兵,只有“一回望”,才能透过诗人的视觉客观地映现出千里风尘的雄伟场景,显得十分壮观,而风尘之下的千军万马则无须文字描写,也就十分形象地奔腾起来了,从而渲染出叛军的浩浩声势。“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诗人借用侯景好骑白马,将士曾著青袍的事典,以形容侯景军队之多无异于草色,且已攻入吴地。这里虽系用典,却无突兀之感,能如此自然把事典化用为具体生动的形象,这是很可贵的。

诗人面对吴门之乱,不禁想起中原大地政权分裂、各族混战的局面。自“獯戎鲠伊洛”以下四句,主要写凶悍枭勇的匈奴等少数民族侵入中原,祸害伊洛,搅扰人民,完全冲破边地防线,以致出现“辇道同关塞,王城似太原”的结果。接着,诗人笔锋一转,自“休明鼎尚重”以下四句,着重写出对封建王朝的期望和忧伤,只要有英明良善的政策和奉守礼法的臣节,政权就不会灭亡,国家也将存在下去。梁武帝虽然被拘禁起来,就像文王被拘于羑里还探究八卦的深奥道理和尧被囚于小阳城一样,将来也一定会有好的转机,这说明诗人对封建帝王还抱有一线希望,而其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然后,自“泣血悲东走”以下四句,再起波澜,进一步描写因避难东走和誓平叛乱的决心。在京城陷落,侯景独揽大权的情况下,诗人离京出走吴中,生死难料,前途未卜,心情自是凄苦难言,悲伤已极。然而,每当想起横戈跃马,率众拒敌而又不得不逃往北方的人们,他的心情就陷入更深的惆怅之中。不过,诗人并未为国难所吓倒,他心中所想的是如何依凭封建王朝制定的安邦定国之计,平息叛乱,以雪皇族被辱之耻,这不正是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吗!

最后,全诗以“人事今如此,天道共谁论”作结。诗人目睹山河破碎、民生涂炭的严酷现实,心急如焚,忧思重重,虽有匡复中兴之志,恨无力挽狂澜之人,最后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慨叹,社会人生既然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天意,又能同谁讨论清楚呢?“人事”与“天道”相对,正说明诗人在难以解释清楚的现实面前,只好求助于冥冥之中的“天道”,这是无法摆脱的矛盾心理,也是时代局限所致。

总之,这首叙事诗,实际上是以政治抒情为主,从开头到结尾,诗人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一写出,指事议论,即事抒志,充分发挥叙事诗的特点,具体地表达了诗人深明大义,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感,这是颇为成功的。有时为了更形象地叙事说理,抒写情志,诗人又灵活地运用事典,以取得一石三鸟的效果,既使叙事不落俗套,生动鲜明,又使语言精炼,概括有力,还可发人深思,以史为鉴,为政治叙事诗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先例。

另外,结构谨严,情节多变是本诗的又一特点,全诗通过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把记述侯景之乱与獯戎之害、国之鼎明与中兴之愿、逃亡之痛与雪恨之志,巧妙地编织起来,节节相联,丝丝相扣,汇成一曲壮怀激烈的慨歌,凝聚着诗人与国家共命运的思想感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张锡厚)

【诗人名片】

庾肩吾(487—550),字子慎,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诗靡丽,工琢句。与刘孝威等十人号为高斋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