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凉州》原文赏析-俞明震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9 11:50

宿凉州原文

宿凉州

俞明震

云与雪山连,不如山向背。残日在寒沙,婉娈得月态。

群羊去如水,远色倏明昧。此景夙未历,垂老临绝塞。

地远古愁多,草枯残垒在。天山一线脉,盘旋走关内。

流泉满驰道,千里有灌溉。巍然古重镇,四郊如拥戴。

风吹大月来,南山忽沉晦。莽莽天无根,静与长城对。

宿凉州赏析

此诗作于宣统三年辛亥(1911)深秋,写诗人客宿凉州所见,以及引起的联想。写景状物,凝结着诗人浓烈的感情。时俞明震正在甘肃提学使任上,经常奔波于河西走廊的大漠雪山之间。

前八句着重写自然景观。边塞凉州的深秋时节,极目远望,高耸入云的祁连山与天上的白云紧密相连,浑然一体,已不能分辨山的正面和背面。每当夕阳西下,可以看到即将沉没的落日斜晖,映照在辽阔的荒沙上,形成一片苍莽景色。入夜,则可以尽情领略月笼寒沙的迷茫夜色。成批的群羊,如流水一般疾驰而去,放眼望去,在落日的余晖中忽隐忽现,蔚为壮观。最后两句由景及情,说这般西域景色,诗人以前所未见到过,而今已是垂暮之年(时年52岁),却来到这遥远的边陲地区,得以目睹这奇异的边塞风光。“垂老临绝寒”,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苍凉感情。

中间六句,转向主要写社会生活,是由景及情的联想。这荒僻的“绝塞”,正是“地远古愁多”的境域。自古以来,这里战争频仍,给无数的征夫和思妇造成了无限的愁怨和哀伤。至今,在衰败的枯草荒丛中,仍可看到古代军营的“残垒”断垣。接着,诗人以“天山一线脉,盘旋走关内”为转折,语意双关。一个意思是说,祁连山脉,从西方蜿蜒而来,入嘉峪关,经酒泉、张掖、武威等地,绵亘千余里。另一个意思是,祁连山脉一带,嘉峪关内外,如今都是在大清帝国的版图之内,今天,这里已经是“流泉满驰道,千里有灌溉”,到处是流水潺湲,广阔的地面上都可以引水浇田,从事农耕。诗人写此诗时,已是辛亥革命的前夕,腐败的清政府,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是,作为一个地方的学官,他还不得不对自己供职的政府给以一定的粉饰。对此,今天的读者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六句又回到写景。古城凉州,在四野的拥抱中巍然高耸。秋夜的寒风,从西域古国大月氏的方向吹来,令人感到凉意袭人。城南的山峦在朦胧的月色中隐约可见。寥寂无边的夜空,与嶙峋静卧的万里长城默默相对,使边塞古城的深秋月夜充满了静谧而沉闷的气息。

(别廷峰)

【作者】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号觚庵,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工诗,好苦吟。有《觚庵诗存》。

【相关阅读】